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机之神局-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顾新被我这一句给逗乐了。

    “说白了,咱们就是死,那也得死个明白。”明白了一切之后,顾新也开始发宝气。

    我也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笑归笑,但我们心里其实都很清楚‘它们’的真实存在及‘它们’力量的可怕。

    也许二人都想到了这些东西,接下来,两个人就开始在办公室闷头抽烟,谁也没再说话。

    抽到第五根的时候,顾新站起来了:“哥,与其等‘它们’来找我们,不如,咱们先去找‘它们’。”

    “这我知道,我正想着从哪里开始着手呢。”我瓮声瓮气地说。

    “要不先从我家查起?”顾新道。

    “不行!说不定‘它们’正在那里等我们呢。”我断然拒绝,“既然‘它们’在那里发现了‘绿鸡蛋’的线索,不会就那么轻易放弃的。现在去就等于送死,同时也等于告诉‘它们’东西在我们这儿。”

    “我们就从当年的科考地查起。”我淡然道,“‘它们’也许认为,当年出了那次意外以后,人类是绝对不敢再去涉足那里的了。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就去‘它们’认为我们不敢去的地方。”

    “你敢不敢?”我斜眼看着顾新,结果,他直接就给了我个白眼。

    方向是定了,但这一切又从何查起?

    这才是令我犯难的事。

    我们又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先查清当年牟永年二人在秦岭科考的地点,再计划以后的事。

    我让顾新把我办公室里那张大地图给取下来,摊在了茶几上。

    “从干娘描述的情形来看,最明确的地名就是‘西岔河公社’。”我对顾新道,“这是干娘他们出来的地方,也是整个事件中唯一明确的地名。”

    “所以,我们只能采用逆推法,从终点往上去溯源。”我继续道。

    “‘西岔河公社’?‘公社’是七十年代才有的名词,现在应该叫‘西岔河乡’或者叫‘西岔河镇’。”顾新看了我一眼。“你这张地图上是绝对看不到的。”

    “我又没说在这上面去找。”我白了他一眼。

    说罢,我打开网页,在谷歌地图上开始搜索。很快,我就在上面找到了一个叫“西岔河乡”的地方。

    接着,我按照临近“西岔河乡”附近较大的地名,在那张大地图上用红笔画了个靶标。

    “我娘说,他们那时是一直按指南针往东南方向走的。”顾新在一旁帮着推算,“那自‘西岔河乡’应该往西北去找。”

    接着,我以靶标为中心,往西北方画了一条斜线。

    虽然老太太没说他们生活过的城市叫什么,但稍加注意就会明白,那应该就是陕西省的西安市。因为历史的原因,只有当时西安的考古研究所才是最有话语权,无论是人才、经验、还是资历,都是顶尖的。具体是哪家研究所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老太太还说过,他们虽不能确定当年科考地的具体地址,但可以肯定是在秦岭腹地。

    根据牟永年的推断,我以西安为中心,往西画了一条线。

    牟永年当年的判断如果正确的话,当时,他们第一次停留的地点应该是哪里呢?

    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那天晚上,车队行进的速度不是很快,也就三四十公里的时速,估计他们觉得太快容易引起外人的注意,尤其在那个时代,敌特还是有很多的。

    取个中间值,假设他们的时速是三十五公里,他们是晚上十二点出发的,天刚亮时到达山区,算上在市区兜圈子的时间,大概用了差不多六到七个小时,那么,他们当晚移动距离应该在二百一二十公里左右。

    于是,我又在地图上,以西安为中心,画了一个半径为二百一十公里的圆。

    这时,我发现最初画的那条斜线直线与刚画的圆,二者相交的地方在宝鸡市附近。

    于是我连忙又回头仔细地研究了一下谷歌地图,看地形,秦岭那一带都是崇山峻岭,他们最可能的上山点,应该在一个叫神农镇的地方,我又在那里画了一个小圈。

    牟永年还认为,他们是兜了一个大圈子才到达目的地的,而且他还在那里看到了雪峰。

    四五月的天气,能看到雪峰的地方就只有秦岭的主峰――太白山了!

    也只有那里才有终年不化的雪峰。
………………………………

第279章 土豆呼叫地瓜

    接着,我又在谷歌地图上一顿猛找,看哪里还有河流一类的地方。

    从西岔河乡往西北方一路过去,结果发现,只有湑水河的源头,也就是太白山南麓那一面,最符合条件。不过,光从地图上看就知道,那里绝对是个人迹罕至的凶险之地。

    而且,我还发现,牟永年他们当年之所以要兜一个大圈子,因为太白山海拔有三千多米,以他们当时的情况,直接翻越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才从太白山西麓绕到南麓。

    为防万一,我又让顾新也演练了一遍,结果相同,果然就是那个地方。

    二人对望一眼,先舒了口气,然后又坐下开始吐云吐雾。

    抽完一支烟,我就问顾新:“野外生存探险那一套你应该懂吧?”

    顾新点点头,嗯了一声。

    我从身上掏出一张卡,递给顾新:“明天,你赶紧去准备必须用品,我再安排一下公司和家里的事。等一切妥当,咱俩就出发!”

    “省着点花,咱们的钱不多。”我没忘记叮嘱顾新。

    “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顾新对我撇了撇嘴。

    “都重要!”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坐回我的‘太师椅’后,我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一看接通,马上拿腔捏调地喊道:“土豆呼叫地瓜,土豆呼叫地瓜,收到请回答。完毕!”

    “你他妈哪根筋又搭错了?有屁快放!”电话那头传来骂声。

    “老子现在每一根筋都搭错了!我他妈摊上事儿了,摊上大事儿了。”我装了个哭腔,“赶紧来我公司。”

    “草,朕日理万机,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你他妈又来打扰朕的清梦!要不要朕开救护车来?”骂声中,那边挂了。

    “给元哥打电话了?”顾新皱起了眉头,不无担忧地道,“哥,咱们这事非常危险,还是别把元哥拉下水了吧!”

    “如果避不开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笑得很贼,“而且,这种事若是少了他,就像菜里没放盐一样。”

    顾新只得苦笑。

    “没事的,我主要是想让他帮我们查查那‘绿鸡蛋’,看能否得到什么线索。至于去不去,他自个决定。”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以我俩目前的能力,一无仪器,二不懂专业知识,那是没办法搞清楚这个东西的特性的。对于这个东西,我们知道的越多越好,那怕只是一点,将来都有可能救我们的命。难道我俩就这么盯着这东西看,还能看出个子丑寅卯来?”

    顾新这才点头称是。

    之所以给洪开元打电话,是因为我想彻底了解这颗‘绿鸡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他手里资源众多,应该可以帮上这个忙。

    这个我多年的铁杆哥们,比死党还死党,今年已经32岁了,在市二医院,已经做到了放射科主任,正宗的医学博士。

    他为人耿直急躁,生性诙谐,插科打诨是他的拿手好戏,一直都是大家的开心果。由于他体态偏胖,加上曾用名洪戍,得外号“红薯”,最后演变为“地瓜”,还别说,这外号真还很贴切。

    洪开元虽然学识渊博,事业辉煌,但由于患有“美女恐惧症”“人来疯综合症”,所以至今未婚。因特别欣赏李隆基,后来更名为洪开元。

    找他的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洪开元和我一样,痴迷于自然科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喜欢野外生存探险,对不明的自然现象尤其着迷。

    更何况,我之前的经历他基本上都参与过,也正是因为他,于有光才会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还查到了很多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

    虽然没想着拉他下水,但这么重要的发现,如果将他蒙在鼓里,作为朋友就显得有点不大厚道了。

    一个半小时后,洪开元就出现了在我的办公室。

    “你他妈是一路滚过来的吧。要这么久?”一进门我就没给他好脸色。

    “老子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洪开元大声吼道,“一路上全是猴屁股,你快得起来?再说了,polo可比不得你那奥运少个环,老子想超个车都费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