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我不太明白,长大后才开始觉得奇怪。也曾经在聊天的时候,和祖父母聊起过这些,但祖父总是笑而不答。问得急了才道“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后来,我又问祖母,她老人家倒是说了个大概,大意是祖父年轻时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之事,而这世上最重要的事也莫过于此了,所以,他才将一切都看淡了。
为了证实祖母的话,我也曾故意将聊天的内容引向祖父年轻时从军的经历,虽然他也是含糊其辞,但最后我总算也明白了个大概。
祖父是工程兵,早年属于白崇禧下属某个机械化兵团,专门负责检修坦克、装甲车、大炮和汽车摩托车一类的东西,抗日战争初期,他还在后方,到了中后期,因为战情的需要,他们也经常出现在前线。
由此,他经常见到的景象是:漫山遍野的尸体,很多还是分不清敌友。在此期间,他换了几十位战友,而这些战友都是和他在战场临时抢修时死于冷枪之下。绝大部分还是和他说着说着话,一声枪响过后,等他回头,战友就已经死了。
那时他们抢修的通常都是在战场被炸坏了又不能拖下来维修的东西,为了应急,在战场抢修的情况不少,而且,这种时候还总是发生在刚刚结束战斗之际,很多时候还是中途暂停状态。
敌我双方都明白重武器的重要性,所以往往都会及时派人处理这种事,同时会安排人防止敌方及时修好其火力控制区内的装甲类重武器。当然,这通常都是由狙击手一类的人来完成!因此,这类抢修纯粹就是拿命玩的。
也许祖父真的是命大,每次都是有惊无险。这种事情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解放战争初期,爷爷找了个理由脱离了军队,当然,他也是托了关系才搞定这些的。按照祖父的说法是,他已经看多了人类之间杀戮,现在又要手足相残,他根本无法接受,故而设法脱离了军队。
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根本就无法去设想和体会祖父当年的心境,因此,对此我是毫无想法。
接下来的两天,全家人都在整理祖父的遗物,当然也包括祖母的。几个月前祖母离世后,父亲就将祖父接到了我家去居住,没有动老宅里的东西,现在二老先后离世,按照风俗,老人的很多东西要拣出来烧毁的。这段时间,叔父特别卖劲,仔细地检查着所有的物品,连犄角旮旯都没放过。但结果却令他很失望,除了一些常用的生活物品,很多都是这几十年下来各时期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注意的物件。
头七刚过,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散了,祁浩和叔父在市里工作,也赶去上班去了。家里就只剩下父母、弟媳和侄女,再加上我!与前几日相比,家中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本来,我也想早点返深,但母亲有些不舍,加上已经临近春节,于是就留在家里准备春节后再作打算。
我给温菁打了个电话,却没将祖父母离世的事告诉温菁,只说我母亲想多留我在家里几天,她说应该的,又告诉我所有的事已经安排妥当了,问我公司放假怎么安排。
我告诉她这事让厂长去处理。之后她说要来跟我一起陪父母过年,想着这丫头一年到头也没回去几回,她家就她这么一根苗苗,所以我就让她也早点回去,多陪陪父母。一开始温菁还不愿意,被我说得多了,这才同意。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按照老家风俗,这一天是家里大扫除的时候。一大早,母亲就和弟媳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扫除。父亲说,虽然现在祖父母都已过世,但老宅子也是需要清理一下子的,毕竟这是祖上一直留下来的,过年了也得有个过年的样儿。
我知道父亲的意思,所以也没多说什么。早饭后,父子二人就去了老宅,开始收拾和整理。
除了前段时间已经整理完了的东西,老宅里已经没有多少祖父母留下的遗物了,而遗物中的大部分也已经被烧掉,因此,这次的整理主要还是将东西归整和清扫为主。
老宅子呈一个很规则的矩形,南北走向,共有十间房,正好夹在村中街道和村后公路(以前的官道)之间,面积约一千六七百多平米,没有院子。
整个宅子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四间房,后半部分六间房,呈两列排布,都是二层楼的结构。在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段类似于庭院结构的空间,二楼的楼梯就设在这个空间里。和普通庭院不同的是,这部分空间是有穹顶的,很像现在酒店的大堂!估计当初先辈们是出于客栈用考虑而特意设计成这个样子的。
厨房、杂物房及茅房都位于宅子的后部,正在在村后的那条公路的边上。
父亲吩咐我打开了所有的房门,说要通通气。我也没多想,依言而行。但等我将所有的房门都打开后,心里忽然涌起了一种熟悉的怪异的感觉。
宅子一楼的门设计很奇怪,以前我没有这样的感觉,但自从我成年以后总觉得它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
因为整个宅子所有纵向房间的门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你可以站在村后的公路上,看到村中街道的部分情景,反之亦然。
更为奇怪的是,因为宅子纵向的两列房子的门只有一堵墙厚的间距,加上所有房间的门都是双开式的,每扇门的宽度都超过了两米,如果将宅子所有的门完全打开的话,那么从街上到村后的公路,人的视野几乎达到了近五米的宽度!而且,如果洞开所有的门,对房间里的人来说,基本没有什么私密性可言!
这完全不符合人们对自我**保护的心态,显得非常的反常!因为即便是村里别人有类似于这样布局的宅子,它们的门都是相互错开的,其目的当然是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
据祖母以前的描述,这老宅是在祖父的曾祖辈重新改建过,它原本应该不是这样的结构。
站在宅子后门外,我看着村中的街道上不时有人经过,心里那种怪异的感觉却更加明显起来:祖辈们为何将宅子的门都设计成这个样子?!如此怪异的布局,若非出于某种特殊的用途或目的的话,常人绝对不会这么做!那么,当年的祖辈们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又想用来做什么呢?
一时间,我那多疑的毛病又开始复发。
帮着父亲清扫房间的时候,我故意不经意地道:“爸,咱们家这么多房间当初是谁建的呀?”
父亲正忙着收拾,也没在意,随口道:“这房子可有些年月了,也不知道是何时建成,听你爷爷说,这房子在他高祖父那一代重新修缮过一次,之后就一直保持了这个样子!”
“这房子也真怪,如果刮大风几乎可以将房间里的所有东西都刮走了!”我边扫边继续引导父亲的思路。
………………………………
第136章 祖父的秘密
“这房子原本就是按客栈的布局来建的,这么做当然是为了客人出入的方便!再说,在我们这里哪来那么大风?”父亲依然没在意。
父亲这么说也是我意料之中的,确实,整个一楼的门如此布局不但可以方便从街道经过的客人进出,同样也方便了经过村后官道上的客人往来。而且,一楼所有的房间都相当大,里面不但可以放置桌椅板凳,也能给客人们存放货物之用。因为祖母也曾告诉过我,在这里打尖住宿的大部分都是商人,一楼又不住人,所以从常理上是完全能说得通的!
“别人家的门都做得生怕有人看见房间里面的情形,但我们家的门却好像是生怕别人看不见房间里的情形一样!”我终于将话题转到了正轨上,但还是继续低头扫地,装作很随意的样子。
其实,我眼角的余光还是一直在瞄着父亲。
只见父亲忽然呆了一下,皱着眉看了我一眼,道:“还真别说,你这么一提我怎么也觉得有些奇怪了!”从父亲的表情来看,我觉得他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真的没注意这些东西,很可能他也不知道这其中的具体原因。
我怕引起父亲的怀疑,猜想这件事父亲应该不知道详情和原因。因此,我立即岔开了话题:“爸,我听说爷爷年轻的时候很厉害也很幸运,当年他那么多的同事都死了,唯独他几十次都是逃过一劫啊!”
“这是你奶奶告诉你的吧?!”父亲白了我一眼,停止了手里的动作。
我也直起了身子,停了下来,点点头。
父亲忽然叹了口气,脸上的神色忽然凝重了起来,缓缓道:“他不是幸运,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