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生几多情-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宗的规定一代传一代,没有人破例,我也要遵从。”陈由红亲吻她的嘴唇,回答她的提问,轻柔她的双*。他又一次激起了她的**,她气息娇喘,双峰高扬,双腿紧夹,他再次侧身压到她曲线优雅,光滑柔嫩的身上。春风二度,他们更加随心所欲。谭小莉在陈由红颠鸾倒凤的引领下,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张开贪婪的裂缝,吸食着来自**的快感;这颗久旱而干渴的禾苗,在这场细密持久的雨露滋润下,焕发青春,鲜亮照人。

    他们心满意足的进入梦乡,睡得是那么的香甜而安逸。

    陈由红早晨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什么时候谭小莉已经悄没声息的起床,在忙活大家的早餐,见陈由红起床,忙给他冲了一碗加糖的鸡蛋花,无限深情的看着陈由红“累不累?把这碗蛋汤喝了吧!”

    陈由红双手接过蛋汤“我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没感到累呀。”

    谭小莉莞尔一笑“真有你的——”

    “小莉姐。我吃饭了就回学校,要准备开学,还要学习地理函授课程,事情很多。”

    “你有事就回去忙吧。看丹丹睡醒没,叫她起来吃饭。”

    杨丹丹用小手揉着惺忪的双眼“叔叔。你没睡觉呀?”

    陈由红边给她整理衣服边说:“这张床有你这个小公主和那个大公主睡,我只好在门口站了一夜的岗,当了一回解放军叔叔。”

    杨丹丹对她妈妈说:“妈妈。叔叔一夜没睡,多辛苦。你怎么不跟叔叔换着睡?”谭小莉应付她女儿“叔叔身体好,你看他站一夜精神还是这么旺。快洗脸了吃饭吧。”陈由红心想:这么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多么羞愧,但怎么解释更好呢?他也没有找到更好的答案。

    吃过早饭,陈由红骑着他的飞鸽牌自行车回到学校。翻开他的《地图学》专心的研读。一旦进入学习的状态,陈由红就能做到心无旁骛。沉重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居然没有分散陈由红的注意力,有人敲门“陈老师。你的父亲来了。”陈由红忙起身,父亲已经推门进来,陈由红调到清河乡中学后,父亲还没来过,不知道他住的地方,刚好在校门口遇到廖保清老师,就把他的父亲领来了。

    陈由红的父亲已经六十一岁,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任谁也看不出有六十岁。锃光瓦亮的脑门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都昭示着他的父亲是一位智者。

    “爹。你怎么来了?”陈由红面对一向严厉的父亲,显得有些拘谨。

    “你有两个月没回去了,你妈不放心,要我来看看。听说你到省城学习了,几时回来的?”父亲虽然严厉,但他对子女还是很关切的。

    “出去学习了一个月,本来是准备回去看看的,又有别的事耽搁了。妈还好啥?”陈由红一边跟父亲说话,一边把茶水递给父亲。

    “你在外地学习,花销肯定大,你妈担心你没钱用,要我给你送点钱来。”他父亲说着,就从随身携带的黄色帆布口袋里,摸出二百元钱递给他。陈由红非常感动,他们家兄弟姊妹八个,家大口阔,父母挣钱殊为不易,家庭经济并不宽裕,还惦记着他这个已经拿工资的儿子,他的眼睛湿润了。

    “爹。这钱我不要,弟妹们读书要花钱的地方多,我自己的工资够用。按说,我现在应该帮家里负担一些困难才对。”陈由红坚决没要父亲的二百元钱,他还有一个弟弟在读高三,一个妹妹在读高一;父亲改革开放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经济状况比以前有所好转;但父母靠勤巴苦做的生活,不可能挣到大钱,陈由红心里明白。

    陈由红的父亲和爷爷辈虽然家道衰落,但祖辈有显赫身世,世代为医,家资丰厚。他的老家位于小秦河的发源地大银嶺山脚,小地名陈家湾。三面群山环绕,植被茂密,两山之间一条小溪即为小秦东沟,自北向南汨汨流淌。翻过大银嶺就是漳河,隔漳河与荆门市相望。迁始祖以他独到的眼光,选择这一方风水宝地,作为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据光绪御极初年,族人编写的家谱记载:“始迁祖陈绅,任宫廷御医二十年,后受宫廷争斗牵连,辞官。举家迁移至此。”自迁始祖落户小秦东沟至陈由红的父亲是第十代。祖宗迁来之后,因家道殷实,于是置产丰厚,大兴土木,请了著名的建筑师付在大银嶺山脚,建造三栋青砖大瓦房,它飞檐高翘,山墙昂立,颇有气势;用青砖砌成,门窗雕刻精美,美工独特,布局别致。成为高安县独一无二的古居。

    祖传的众多医书,在文化*革命他父亲挨斗的时期,被洗窃一空,仅仅剩下一排排古旧的药柜和少量的家具。那排古旧的药柜陈由红的父亲如今还在使用。
………………………………

第四十二章 博学的父亲

    陈由红的父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农民,可以说博古通今。也许是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所以他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陈由红与他的父亲并不是很亲近,他知道父亲渴望与子女们没有隔阂的交流,但往往这样的交流都会不欢而散。长大成人之后,他们兄弟姐妹尽量选择少回家,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还是无处不在。

    参加工作后,陈由红的父亲每年都会来看他一二次,陈由红向父亲汇报他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父亲则给他讲一些历史上的典故,教育他如何处事做人。父亲每次出门背的黄色帆布口袋里,一定有一本他正在阅读的书籍,陈由红坚持学习的习惯正是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父亲喝茶之后,开始询问他的近况“你到师大学习还适应啥?在师范你学中文,现在学什么专业?”

    “当时没有合适的中文专业,我就报考了地理专业,五年制本科函授,每年四次面授机会。”

    “学业方面你自己做主,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在中文方面进一步深造也许前途更好一些。既然学了地理就把要学精学透,不要一知半解误人子弟。”

    “爹,您放心,我会刻苦学习的。”

    “你在学业方面我不会担心,陈由俭、陈由凤你要多管管他们,要教育他们学有所成。”他父亲说的是他的弟弟和妹妹,一个下学期读高三,一个下学期读高一。

    “我会定期给他们写信,嘱咐他们勤奋学习。”在众多子女中,陈由红算是学习非常刻苦的一个,陈由红的大哥在县一高读了六年,学习成绩优异,但受文化*革命影响没有参加高考,后来当兵提干,很少回家。

    正在他们父子交谈的时候,赵兰翠把东风货车开到陈由红住房前的场院停下,来到陈由红的房间“陈老师。有客呀?”房间的门是打开的,赵兰翠走到门口就能望见屋里有两个人。

    “哟。赵师傅。快进来坐。”陈由红忙起身相迎。

    “爹。这位是木器厂的赵师傅,开大货车的。”陈由红向他的父亲介绍赵兰翠。

    “大伯好!专门来看儿子呀?”赵兰翠这位大货司机,算得上见多识广,所以她落落大方,并不拘束。

    陈由红的父亲露出慈祥的笑容“姑娘年纪轻轻,就开车挣钱,真女中豪杰呀。”

    “大伯。豪杰称不上,挣口饭吃。你儿子才是人才,他不仅书教得好,而且还会赚钱。”眼光转向陈由红接着说:“我来告诉你,南山上有两车木料,刚才卖主来找厂长,遇见了我,我想这笔生意给你做,就叫他回去准备,说下午去拉。”

    “非常感谢!中午我们一起去吃饭,下午就去拉,赚的钱我们两个分。”陈由红心想,开学以后就忙碌了,没有时间搞这些歪门邪道了,趁开学前有机会就要多赚点。所以,这次机会他不想放弃。

    “南山很近,只有七八里路,下午抓紧点,跑两趟应该没问题。赚的钱是你的,我只要运费。”赵兰翠这是在帮陈由红的忙,其实,她直接把木料拖到木器厂可以赚更多的钱。

    陈由红的父亲不是迂腐的人,儿子利用业余时间赚钱他是不反对的。以前陈由红上学读书的时候,寒假暑假,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的父亲总是安排他们去挣钱补贴家用。到山上捡木耳,捡橡碗子,捡桐子,甚至于打全皮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都干过。挣的钱都一分不少的交给父亲,然后根据家庭情况统一开支。在那个大家庭,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勤劳、节俭、协作、友爱。

    “由红。你们有事去忙,我回去了。你有时间就回去看看吧。”

    “爹。今天中午不在家里做饭吃,我们一起去馆子吃饭了你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