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岳父-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想到我舒安还有缺钱的一天。”

    舒安不由有一些自嘲想到,不过随后他面色开始严肃起来,因为钱是必然不可缺少的。
………………………………

第八十五章 震动,示威

    江南东道

    润州丹徒县城门口,一张榜文张贴,瞬间吸引了过往百姓的注意。

    “这上面写着什么?”

    “先生还没有来么?”

    “希望不是增加赋役的告示。”

    。。。。。。。。

    告示之前虽然聚集了不少百姓,但并没有一位识字之人,还需要等待附近的先生前来。

    不过先生没有人,倒是有一位穿着有一些单薄的士子来了,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虽然不是先生,但是识字就好了。

    少年面色之上同样有一些疑惑,不知晓有什么告示竟然会在这个时间点宣布。

    特别之前已经有人问这一些城门的士兵,虽然他们同样不识字,但还是问出了一些消息。

    比如这一道告示是从长安传来的,这也就是说并非是县州的告示,而是陛下下令传令整个天下。

    算一算长安到江南的时间,很有可能是过年之后的那几天传旨的,这不由让少年兴奋了。

    要知晓能够拿到新一年朝议率先讨论的几件事情,肯定是影响天下的大事情。

    当让开一条路之后,少年靠近告示则开始念了起来了起来。

    “告天下人谕,逢世间乱像,天下初安,各地官员不足,科举改制。。。。。。”

    一边念另外一边少年同样内心震动,要知晓他也有曾前往长安的功名的想法。

    然而最后还是犹豫了,因为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了,加上家中还有老母兄弟靠他养活。

    当初靠着跟一位先生学了不少字,他在丹徒城之中一家酒楼当上账房先生的位置。

    关键主家还有不少的藏书,倒是让他一饱眼福,也让他自学了不少的知识。

    现在日子虽然过得拮据,但是比起大部分百姓之家已经好上了不少。

    一旦自己若是去长安了,少则几个月时间,多则一年多的时间,这家中要如何。

    当念完了之后,所有人都清楚了告示的内容,不少百姓面色先是松了一口气,不是什么赋役就好。

    至于科举的变革倒是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然而后面聚集的寒门士子眼眸一亮。

    要知晓长安除了路途遥远,还有的便是每一次科举招收的人数太少了,仅仅只有三十人。

    几次考量之后,寒门出身庶族子弟更是摇了摇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而现在的话则有了机会,每一道的科举考试取前两百名,整个天下就是多了二千名额。

    虽然只能做小官小吏,但是比起现在寒门学子做的账房或者伴读已经是高上了不知晓几等。

    很多寒门士子眼眸闪烁,已经决定准备科举考试了,当然还有一些人关心的是武举。

    不过武举仅仅初立,若是要参加的话还要像之前的科举那样,来到长安。

    一般百姓之家多子,原本他们以为不识字科举就和他们无关了,但是现在的话似乎不一样了,倒是和他们有一些关系了。

    不仅仅是江南东道,檄文传遍了整个天下,所有人因此震动了。

    距离上一次震动还是凌烟阁和曲辕犁的时候,只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那么轰动。

    原因是凌烟阁和百姓基本上没有关系,至于曲辕犁的话对于世家子弟而言又没有太多的兴趣。

    可以说可能会听一下,但想必没有一会儿就忘记了,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无论是士林还是百姓,都震动了,哪怕是世家门阀都在考虑科举度带来的变化。

    “我等寒门子弟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农家子弟同样可以通过武举走上从军之路。”

    “陛下圣明,呜呜呜。。。。。”

    。。。。。。

    有人激动,有人兴奋,有人喜极而泣,因为他们看到了前路。

    他们生来似乎命运就已经固定了,哪怕是自己想要改变,但还是无能为力,而这一次他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长安

    御书房之中李世民看着百骑收集的各州情报,面色之上带着一丝喜悦。

    虽然他知晓科举制度变化肯定会引起震动,但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变化。

    李世民眼眸闪过了一丝坚定,这一次科举制度不容任何人插手,特别他从自己岳父那里得到了一些方法。

    比如匿名批阅,若是做记号的卷子都当做无效等等,这样避免了有一些官员因为家族等缘故官官相护。

    不过很快李世民面色又阴沉了下来,因为根据百骑的情报,长安的米价上涨了一文。

    这不要小看一文,影响的便是长安附近的百姓,而这一些米商背后都是世家门阀。

    “这是给朕脸色看么?”

    李世民眼眸闪过了一丝冰冷说道,很明显这是世家门阀在向他表达科举变革的不满。

    至少在李世民看来是这样的,不过让李世民欣慰的是似乎因为自己玄武门的余威,倒是了这一些世家门阀不敢出头。

    这让李世民表情也有一些复杂,算起来的话玄武门可是禁忌之一,没有现在竟然对自己有帮助。

    “最近亚父在做一些什么?”

    李世民不由目光落在了李君羡身上问道,话语带着一丝好奇。

    因为自己那一位便宜岳父最近似乎有一些安静了,这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似乎之前的每一件事情都和这一些便宜岳父有一些关系,不过好在对于他都有不少的益处。

    “安玄公,最近似乎在忙着书院招生。”

    李君羡面色之上带着一丝古怪说道,若说长安之中哪里最不需要探查的话,那么就是舒府了。

    因为每一天舒府门前都聚集了不少人,安玄公一有什么动作,都不用百骑探查什么,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

    比如这一次安玄公的书院招生,就引起了整个长安的轰动,无论是世家还是勋贵都在探听书院招生的标准。

    “书院招生?”

    李世民眼眸一愣轻声呢喃道,他倒是想起了上一次去长安郊外舒府的农庄时候。

    那个时候倒是有一些让他奇怪的建筑,看上去应该就是书院了,只不过当初自己有要事,所以并没有在意。

    加上后来得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更是匆匆离开,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

第八十六章 名额,求上门

    舒府

    “第一批学生先招收二十人。”

    “其中给农庄子弟十个名额,给勋贵或者世家十个名额。”

    “来福,先去看看农庄是否有十五岁之下的子弟要入学。”

    舒安轻声呢喃道,一旁来福暗暗记住,虽然说是招收寒门子弟,但现在并不急。

    先从自己庄户开始,这样一来也能够减少诸多的麻烦,毕竟他的农庄子弟,算起来也不算外人,哪怕是其他人也无法说一些什么。

    而且若是普通百姓的话,若是少一个人耕作务农的话,那么来年收成就要少上一些,就代表着可能要挨饿。

    这个时代对于百姓而言读书并不是那么简单,而自己农庄的子弟就好得多了。

    原本自己就没有收多少税,偶尔还让妇女做一些细活来补贴家用,每年都有剩余。

    哪怕是有个一两年天灾人祸也不会如何,少一个人的话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这是舒安的书院。

    平时哪里有机会能够受到老爷教导,可以说自己农庄肯定不会有人拒绝。

    至于勋贵或者世家的子弟话,名额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舒安还要立下一个规章制度。

    “进入书院者,一切听从书院安排。”

    “另外,每一个月考核一次,若是不通过者,逐出书院。”

    “除此之外,进入书院并不算是我之学生,除非有成绩突出者。”

    。。。。。。。

    一条条规章立下来之后,相信能够吓退了不少子弟。

    “老爷,需要书院发布一些招生信息的么?”

    舒安话音落下之后,来福不由出声道,之前只是有一些风声传出,但诸多人都在观望。

    想必发布书院招生的话,一定会有诸多人来报名,哪怕是这一些规章制度出来之后,相信仍旧人数不少。

    “不用,你继续放出消息就好。”

    舒安摇了摇头说道,若是他书院学生招生没有一个学生那才是笑话。

    关于舒安的标准很快就传递出去了,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