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如晦只是其中一位,还有几位和他一样摸不着头脑的国公都纷纷齐聚了御书房之中。
站在御书房之中,几位国公面面相觑,都是一脸迷茫,显然不知晓陛下召集他们为何。
当然他们同样注意到了站在前列,但是低着头着的长孙无忌。
“这一位老狐狸怎么了?”
不少国公内心嘀咕说道,要知晓平时的长孙无忌可没有这姿态,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一些落魄。
同时他们一进来就发现气氛不对劲,那就是陛下一脸冰冷,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自朕登基以来,日夜不由兢兢业业,未曾想到仅仅一年时间未到,又有人要欺朕。”
李世民的话语缓缓响起,话语之中虽然没有任何的情绪,但在场除了早已经知晓真相的长孙无忌内心不由一咚。
“将这一份密报传一下。”
随着李世民话语响起,身边王德便恭恭敬敬接过密报。
这一份密保是李君羡暗中抓了一些人录了口供一起整理汇报上来的,其中内容让李世民触目心惊。
没有到李孝常竟然收买了这么多人,虽然有一些还不知情,但给一点方便就可能埋下隐患了。
让李世民唯一的庆幸的便是自己那一位父皇并没有参与其中,让他微微松了一口气。
第一位看到密报的房玄龄,当看到其中内容的时候面色不由一变,这不由让周围的大臣更高好奇。
看完了之后房玄龄不由传给了杜如晦,同样杜如晦面色巨变,哪怕是他都没有想到发生这样的事情。
至于武将一方倒是有识字人轻声念叨,不过每一句都让这一些马背出身的国公面色变化。
同时他们终于知晓了为何长孙无忌为何低着头了,上面竟然牵扯到了长孙安业。
哪怕是长孙无忌没有参与,但这一位帝王会如何想加就不知晓了。
“陛下,臣请求五百精兵,捉拿这一帮反贼。”
“臣只需两百精兵,若是逃跑一人,愿以爵位担保。”
。。。。。
当知晓了陛下为何愤怒之后,一位位国公不由出声道,话语之中同样有着不小的愤怒。
毕竟他们的富贵都是来源于陛下,若是真让这一位义安王谋反成功的话,那到时候他们不用多说,下场肯定不会有多好。
长安城门
“快快!关城门!”
“怎么回事,今日怎么如此早关门。”
“快看,有告示贴出来,好像是有奸细混入了长安城。”
“竟然有奸细敢混入长安城,若是被抓住后我一定要扔几个臭鸡蛋。”
。。。。。。
一到底议论纷纷的声音响起,话语之中都带着一丝好奇,不过倒是没有出现什么慌乱,反正告示之上都已经贴出了原因。
对于奸细无论是士子还是百姓都深恶痛绝,这个时代尚武之风犹在,每一个人都不缺乏血性。
不过很快有一些人便发现了不对劲之处,因为长安街道之上出现了许多士兵。
特别是那一些朝中的官吏,知晓这是有大事发生了,否则肯定不会有如此,哪怕是搜查奸细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现在长安看起来更像是戒严。
长安烟柳阁
这里是长安最大青楼,时常有达官贵人,世家子弟迷醉其中。
一位中年人正饮酒作乐,看着不远处歌妓不停欢舞,不知不觉之间有一些迷醉了。
“踏踏!”
然而正当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断这一份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奢华。
随后一队士兵从门外而入,原来有一些因为被打断的世家子弟正想要发怒,看到是士兵之后不由忍住了。
因为士兵盔甲上传来的肃杀让他们不由清醒了过来,内心不由嘀咕,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长孙安业在何处?”
士兵为首的校尉不由出声道。
瞬间让烟柳阁的人面面相觑,随后口口相传下终于知晓了这一个名字主人的身份,原来是当今皇后的同父异母哥哥。
“找本国舅爷何事?”
正当此时,一位中年人双眼迷离话语带着一些酒气说道。
“带走!”
然而校尉没有任何犹豫声音响起,很快左右士兵上前架起了这一位国舅爷离开了烟柳阁。
………………………………
第七十九章 冷情,庆幸(为舵主HPAaiLR加更)
长安之上的风波并没有停止,一连被带走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光明正大带走的。
“义安王也被带走了。”
“不仅仅,据说还有不少禁卫将军同样如此。”
“根据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听说这一些人准备谋逆。”
。。。。。。
消息或许能够瞒住一时间,但注定不可能瞒太久,加上封锁长安主要是防止一些人狗急跳墙而已。
好在这一位义安王并没有想象之中的精明,都不知晓自己已经暴露了就被上门的士兵控制了。
皇宫内宫
“呜呜,皇后娘娘。”
“若是没有安业,我就活不下去了。”
“还请看在娘娘同父的份上放一条生路。”、
。。。。。。
于此同时后宫之中,一道哭哭啼啼的声音响起,这一位正是长孙安业的生母,算起来算是长孙无垢的姨娘了。
然而长孙皇后眼眸平静看着这一幕,任由这一位姨娘哭闹都不为所动的,人同样是有脾气的。
八岁之前,长孙皇后的记忆是在长孙府之中,那个时候自己的父亲还健在,偶尔还来看自己。
不过八岁之后,对于她而言回忆就是在舒府的旧宅子,虽然比不上长孙府宽敞,但对于长孙皇后却是内心之中的温暖。
在自己这一位兄长第一次来求自己的时候,长孙皇后同样犹豫了许久,若非是说了这一位同父异母的哥哥说起了诸多关于父亲的话语。
她根本不会心软帮其要了一个监门将军的职位,然而没有想到了这一次竟然参与了谋逆。
“说完了,就送出宫去吧。”
长孙皇后淡淡了一眼这一位所谓的姨娘出声道随后转身离去。
。事情终有结尾,关于谋逆的事情虽然没有发生,但是有足够证据就可以了。
在这件事情之上,百骑自然是最为卖力的一方,接下来便是大理寺了,没有三天的时间便水落石出了。
“幸好李孝常还没有返回利州。”
御书房之中李世民眼眸闪烁呢喃道,若是等李孝常返回利州的话那就是麻烦了。
要知晓利州本就在巴蜀之地,易守难攻这其中要花费不少精力物力。
原本就是因为缺少物力所以才没有北征突厥,利州若是叛乱的话,那么就让这个局势更加严峻。
想要出征突厥的时间又要往后推移,原本今年国库的钱财怕是一点都不能剩下。
李世民不由想起来这件事情的起因,若不是那一位便宜岳父的提醒,怕是要花费一番周章。
然而这一等天大的功劳若是放在普通人身上,一个县公都有可能了,但是这一位就不好封赏了。
“王德,你说朕该赏赐亚父什么好?”
李世民目光不由落在了一旁的太监之上,话语之中带着一丝询问。
王德面色之上一愣,似乎没有想到陛下会问自己,不过他马上便明白了陛下的烦恼了。
关于这一次谋逆之案,若说其他人不清楚的话,他可是全程经历过,自然知晓有多凶险。
正是这个原因,他同样清楚安玄公的功劳有多大,只不过似乎这一位安玄公真的淡泊名利。
连国公之位都能拒绝,而且甚至传出陛下有意封王的消息,然而怕安玄公拒绝。
换做王德的话,自认为有一个随便一个爵位就足以高兴了,更不用说国公了。
关键是安玄公也没有什么子嗣之类的,想要封赏也无从下手,不过王德脑海不由有了一丝想法。
“回陛下,不如赐安玄公丹书铁券。”
面对陛下的问题,王德自然是不能不回答。
李世民不由一愣,原本以为只是随便问问而已,没有想到王德竟然给他一个惊喜,丹书铁券他倒是没有想到。
现在想一想的话,丹书铁券确实不错,虽然按照自己岳父的性格,丹书铁券怕是没有任何用得上的地方。
自己岳父是要当世圣人一般的存在,哪怕是李世民都找不到任何的污点。
。。。。。。。。
舒府
哪怕是舒安都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赐下这东西,不过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