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潜力巨大,当然因为已经有十四岁的年龄,这一年纪的进士还是有不少位,所以王方翼并没有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除此之外的话,舒安对于两人的选择同样好奇,是文武哪一个方向。
要知晓虽然有科举和武举之分,但是科举从军因为有不少例子,加上有一些人确实文武双全。
完全就是将帅资质,类似程咬金等人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苗子了。
再不济的话,也可以去薛仁贵军中任职,无论是薛仁贵还是李世民可都是十分欢迎。
那一位帝王可是十分在意后辈子弟继承,先前军中的名将已经老去了,其中秦琼就是一个代表了。
至于那一些勋贵子弟之中,能够独挡一面的人并没有几位,哪怕是现在秦怀玉,也只能跟随在薛仁贵身边。
或许还要再等个十年才有独掌一军的才能,否则的话李世民如何能够放心。
但是不要忘记了,秦怀玉也只有一个,类似程处亮等人,虽然勇武,但可为将,不可为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自然对于从军的一些人欢迎了。
所以现在舒安才对裴行俭两人选择感兴趣,因为历史之上两人的划分同样不是和明显,也算是可文可武那一种。
比如说历史上的裴行俭一开始的时候是从参军开始,但后面的话又担任吏部侍郎,后来的话升任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院长,自从见了世界地图之后,学生想要行走四方看看。”
面对这一个问题之后,裴行俭两人看了一眼,又是异口同声说道,显然之前两人已经有了决定,说不定还是一起商量的。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随着学生之间多了起来,肯定有比较要好的几位。
显然两人就是这样的情况,再加上两人的话,都是那一种身后无忧的。
裴行俭不用多说,那就是自身出身河东裴氏,这可不是一个小家族,加上父母早已经逝去,不算家族的话,基本算是孤身一人。
至于王方翼的话,家中富裕,哪怕是自己逝去之后,也有他人能够尽孝,何不如去搏一场功名。
两人的回答显然是要从军了,这一个选择也不算是出乎舒安的意料。
或者说对于两人的选择早有准备了,不得不说,现在确实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因为大唐的扩张注定是不缺少功勋,只要能够有所表现的话,那么成为下一个薛仁贵并不算是难事。
事实之上虽然这一年李世民扩展了十万新兵,但实际之上这件事情知晓人也不算太多。
能够意识到这一位帝王有所作为的人,可以说都是一些嗅觉敏锐之人。
若说长孙无忌那一些人的话,那么自然是不缺乏嗅觉的,至于裴行俭两人的话,也不知晓是运气还是什么。
不过不得不说,两人的选择还是不错的,若是选择入仕的话,那么想要攀升更高的位置,那么不知晓需要多少年时间。
“万事小心,多看,多听,多想!”
舒安自然不会去阻止什么,而是叮嘱了一句,毕竟书院之中陨落学生可不在少数。
他不希望裴行俭两人还未成长起来,就那么快陨落了,两人潜力可以说是毋庸置疑。
说不定能够和薛仁贵一样挑起新一代的大梁,舒安自然是希望两人能够顺利成长。
最终两人道谢一声之后便辞行了,因为终究他们还是要离开书院了,这一去还不知晓能够什么时候再回来。
就算有机会回来,但回到书院的次数肯定也不多。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幸福的烦恼
事实之上无论是裴行俭还是王方翼两人对于书院感情都十分深刻。
比如说裴行俭从九岁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岁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很大一段时间都在书院。
可以说书院就是他的第二个家,至于王方翼的话,虽然比起裴行俭来说少上了一些时间。
但本身的话,可是在书院之中认识了诸多人,其中背景身份都不一样。
在书院的这一段日子,算是王方翼最为愉快的一段日子吧,两人毫不犹豫离开,正是因为不想流露伤感。
对于这一点,舒安也知晓,因为他不相信书院会培养出无情无义的人。
当然面对两人的离去,舒安还是有不少感叹的,那就是书院想要培养出下一个裴行俭可是没有太多的可能。
比起历史之上,现在的裴行俭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而且这一个时机正好是两人大展身手的时候。
年初的时候十万新兵,若是舒安记得没有错的话,经过半年时间,应该初步训练整合完成了。
而两人的话,可以说是有着最佳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不过两人想要前往西南应该有一些难度。
毕竟那一位帝王也不可能让没有经验的两人就立马上战场,当然万事皆有可能了。
决定就交给了这一位帝王了,不同于举人,只是初步过目,只要成为进士,李世民都会看一下去向。
当然因为科举的改变,现在给这一些进士的选择也多了一些。
比如说考上进士的话,也可以选择不入仕途也不从军,就单单只有一个功名。
不过一般人的话,应该没有这一个选择才对,好不容易考上进士,总不可能只能玩一玩吧。
或许日后会有人,不过目前来说的话,那么并没有这一个现象发生。
哪怕是之前的武曌,同样是有了自己选择,并非是选择了继承爵位混吃等死。
“想必现在世民应该是乐坏了。”
舒安轻声呢喃道,若是他记得没有错话,往年的话选择从军人可是没有多少。
成为进士之后,选择从军的话那就更少了,一般的话都是连举人实在考不上的书院学生才会选择从军。
这一点之上,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农家出身的子弟,天赋和其他方面之上确实没有那一些世家子弟好。
考不上举人不是自身不努力,而是本身天赋之上的问题,才会选择从军。
不过有了书院的读书之后,从军之后也足够如鱼得水,只要中途不陨落话,那么校尉还是没有问题。
事实之上此时这一位帝王,同样是观看进士去向的事情。
宫廷之中,这一段时间,因为就只有秋闱这件事情,所以这一位帝王难得能够松一口气。
对于李世民而言,每一年都要看看这一些进士的选择,对于从军的进士更是格外瞩目。
可惜的是考上进士之后,选择从军的人可是没有多少,去年的时候,就仅仅只有一个武曌。
特别是看到武明空这一个名字时候,李世民其实还犹豫了很久。
因为其他人不知晓,李世民还是知晓其底细的,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
原因很简单,虽然出身女儿身,但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位武明空的才华,已经不输给诸多男儿了。
加上选择军中的人才可不多,虽然武举也招收了不少人,但这一些人都是勇武方面。
虽然李世民也欣赏这一些勇武,但明显带兵打仗的话,不仅仅需要勇武。
“今年不知晓有没有人选择从军。”
又是一年,李世民不由轻声呢喃道,现在这一位帝王还未打开这一份名单选择。
一般的话,考取进士之后,会有三天时间选择,选择之后再由诸多宰辅来安排。
不过若是从军的话,那么就由这一位帝王来安排了,可惜这件事情话算是隐秘。
否则的话,一些人为了博取帝王的关注,说不定会选择从军也说不定。
“咦,今年似乎有一些不一样?!”
但当看完了这一些去向之后,这一位帝王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诧异。
原因和很简单,那就是有两人选择了从军,这可是之前从未有过。
考上进士,最差也是一县之地的县令,若是再有一些运道的话,一州之长甚至也不是不可能。
可以说稳步提升,很少有人会冒险选择从军,毕竟战场之上终究有风险。
当然不仅仅有了名额,上面还有写着各自的资料,李世民自然想要看看两人的来历。
“原来如此,都是出自书院?!”
“难道是亚父的提醒,不过也不可能。”
“亚父可是从未干涉过学生的选择,甚至弟子的路都是自己选择。”
。。。。。。。
很快李世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