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访告状去?好哇,几千年的皇粮二差全都免了,啥都不要了,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孟庆吉嘿嘿一笑说:“哪是馅饼,分明是元宝。不过你也不要太高兴了,上头采取分步实施,不会一下子把金元宝都砸下来,小心你的头给砸扁了,还得给你合作医疗。”
孟庆泽说:“分步实施就分步实施,不要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识的老农民一下子掉进福窝里,不知道啥叫艰苦奋斗。”
孟庆恩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拿着宣传单问:“粮食直补的具体政策是什么?”
孟庆吉说:“根据现有耕地面积,对种粮户进行直接补助,一亩粮地补助十一块三毛八,去年的也一并补上。现在先发宣传单,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直补款发放时间估计在麦收前后。”
孟庆恩问:“粮食直补的土地面积是怎样核算的?”
孟庆吉说:“按照去年春统一丈量核算的数目为准。”
孟庆泽说:“去年是张万银那小子搞的,为了少交统筹提留,村里的林地、荒地、黑地、坑塘、沟路渠占地、建房预留地,还有河坡、河道和河湾里的沙田、沙地,全都没有统计上去,这下可吃了大亏了。”
孟庆吉说:“上级政策明文规定,只补助种粮土地面积。你说的那些地不在直补范围。”
孟庆泽说:“不在范围怕啥?国家补助的钱不会交到村集体?”
孟庆吉说:“你那是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孟庆泽叹口气说:“现在倒好,想钻空子也没法了。都是那个混账的该死的断子绝孙的张万银!”说完,突然捂住了嘴。这句说走嘴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孟庆恩顿了顿,正色地问:“对那些土地流转的情况是怎样规定的?”
孟庆泽说:“是啊,转包的土地补给谁?出租方受益还是承租方受益?张万银一下子承包两千亩,庆吉、庆喜和桂花也承租了不少的土地,到时候会引起纠纷的。”
孟庆吉说:“这倒没有明确规定,直补款按照种粮面积下拨,没有说该给谁不该给谁。”
孟庆恩叹口气说:“庆泽大哥说的有道理,这个问题要很好研究研究,看看补给谁最合理,最符合国家政策,最符合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初衷。”
孟庆泽吉说:“有啥好研究的?出租方和承租方协商不就可以了?”
孟庆恩点了点头:“先发宣传单,听听乡亲们的意见再说。”
………………………………
第六十三章 撅得金一桶(62大喇叭)
62、大喇叭开始广播
粮食直补的宣传单,通过学生的手很快发放到每家每户。
孟庆吉还用毛笔、红纸把它放大了,一式几份,分别贴在老学校、新学校、煤球厂的门口,桑榆街上也贴得到处都是。孟庆泽还把村里的大喇叭修过,让老校长在喇叭上宣讲政策。
小村里,到处都在谈论废止农业税、免交公粮和发放粮食直补。那个热情劲儿,比宣传任何一个好政策都要高涨。
老白柳在河里钓鱼,听到高音喇叭里的声音后,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口中哽咽着说:“我干了几十年的大队支书和村支书,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从来没有看见今天这么好的惠民政策。不敢想,不敢想的事情啊。”
老白柳回过头看看河堤,澥大瓜正在河堤上大呼小叫。仔细听去,是在宣传好政策。老白柳嗤笑道:“瞅瞅,接儿媳恐怕也没有这么欢喜。”
澥大瓜手里捧着宣传单,逢人就说:“免了,免了,啥都免了。别说免了,还给补助呢,真是太好了。你们知道么?这好政策是我家庆吉开会带回来的。”
有人听了她的话,欢喜中带着讽刺说:“你家庆吉太英明了,往后多开几个这样的会。”
澥大瓜热情不减:“往后再有好政策,我第一个告诉你。”说完又说:“不行,我得去找桂先家的说说。她的孩子这几天发烧没去上学,肯定没有发到宣传单。”
又有人说:“用不着你这个快嘴子,大喇叭比你的嘴快得多。”
澥大瓜径直去张桂先家,先是捂着鼻子说了一阵“屋里气味太难闻”,然后见桂先家的抱着小孩子发愣,说:“孩子发烧正常得很,吃几片安乃近不就好了?再怎么着也得听听国家的好政策。”
桂先家的没有搭理她。
澥大瓜摸了摸孩子的心门说:“乖乖,这么烫人!看这娃的脸色,蜡黄蜡黄的,肯定是营养不良,严重的贫血。你咋不让孩子多吃点好吃的?你咋不给孩子带去市里大医院看看?”
桂先家的苦皱着脸摇摇头。当她低下头再看时,孩子的鼻子冒出了血。女人急忙用手帕去擦拭。那鼻血流个不停,棉花塞住往嘴里流。
澥大瓜赶紧去灶房里舀来凉水,在孩子的脑门上敷。停了一会儿,鼻血不流了。澥大瓜问:“这孩子以前就流鼻血?”
桂先家的摇摇头。
“这孩子平时就体弱多病,抵抗力不强?”
桂先家的又摇摇头。
澥大瓜气恼地说:“你就会摇头?照顾孩子是女人家的本分,你可好,养孩子养成了瘦猫瘦狗。”
桂先家的说:“好吃好喝的尽着他们,从未亏待过。我也不知道这孩子得了什么邪病,总是发烧,无缘无故地发烧。好多天了,他总是面色苍白,软弱无力,手臂上不小心碰个口子,十几天都长不住。”
澥大瓜一拍大腿:“坏了!你这娃恐怕是得了白血病。白血病只死不活,一准没救。”
桂先家的一听,搂着孩子嚎啕大哭起来。
澥大瓜自知说走了嘴,朝地下呸呸吐了几口唾沫说:“桂先家的,看我这乌鸦嘴。桂先家的,我可没有咒你孩子的心思,你别怪怨我啊。要是孩子真的……看看,我又……”说着,女人扇了自己两个嘴巴。
桂先家的变作嘤嘤啼哭。
澥大瓜说:“你得赶快去市人民医院瞧瞧孩子去。现在政策多好,啥都免了,还发补助。我家庆吉说,好政策多着呢。咱农村人的好日子长着哩,千万别是那个该死的病,瞅瞅,我这乌鸦嘴……”
澥大瓜又赏了自己两个嘴巴,赶紧出去找车。桑榆村只有孟庆林有像样的车,卖煤球发了财,买了一辆银灰色的小面包。
孟庆林把面包车停在桂先家门口,澥大瓜早已帮着把孩子抱上车,自己也跟着坐上去。车子开出桑榆村时,澥大瓜给孟庆吉打了一个电话:“庆吉,快点送些钱来,桂先家的儿子得了白血病。”
孟庆林厌恶地说:“别瞎球咋呼了,小孩子哪里能得那号病?嫂子啊,不是我说你,你真得好好管管你这张臭嘴。”
澥大瓜怒道:“二杆子!你也敢在嫂子面前耍横?”这女人的嘴着实厉害,盯住孟庆林买面包车的事情,做了一番拉呱:“桑榆村人真是怪,有钱的人装穷,没钱的人装富,只有挣了仨核桃俩枣的人才摆阔气。几万块钱买个‘甲壳虫’,还自以为了不起了,屁股沟里夹把扫帚,充啥大尾巴狼?真是一瓶不响半瓶咣当!”
孟庆林正要发火,方向盘却一下子不听使唤。车子像条醉汉,一条大路走不下,到了小沧河桥头时,险些撞住了人。孟庆林往回打了一把方向,面包车擦着那人的身子冲了过去。
澥大瓜大叫道:“二杆子,你想制造人命案不成?!”
………………………………
第六十四章 撅得金一桶(63沉甸甸的收获)
63、沉甸甸的收获
在紧张的劳动中,**辣的夏天匆匆过去,沉甸甸的金秋款款到来。眨眼之间,秋果入仓,麦播完成,时节很快交了腊月。人们还没有喘过气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却又来了。街市上,红红绿绿的年货摆出来了。村子里,清脆的鞭炮响起来了。村民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里,走亲访友,磕头拜年,喝酒打牌,轻松自在。
孟庆恩的小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孟庆泽和孟庆吉在翻着村帐,总结村里的工作和村集体的收支结余。孟庆喜和张万仓也来了,一阵的寒暄过后,孟庆恩招呼他们坐下,看着张万仓问:“万仓,桂先家的孩子咋样啦?”张桂先出门打工,家里又出了病人,张万仓是桂先家的邻居,村里号召村干部“一帮一”时,张万仓主动承担了帮助桂先家的任务,对张桂先家的情况比较了解。
张万仓说:“还没有确诊。市医院组织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