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通物流-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贵精不贵多,将猛兵自强,用汝四将为先锋官,分别为前后左右先锋官,汝等自任其事,毋得错乱。”

    四将声诺,黄天化为前先锋,南宫是左先锋,武吉是右先锋,哪吒是后先锋。军政官奉上各自的领兵印信,四将饮过酒,谢恩退下。

    “令杨戬、土行孙、郑伦上台!”

    三人上台单膝而跪,吕尚言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汝三人为三军督粮官,务必守住三军命脉。”

    杨戬是头运都督,土行孙是二运都督,郑伦是三都督运。军政官取督粮印,付与三将,,又各饮三杯酒。谢恩退下台去。吕尚又令军政官取出点将簿,将

    黄飞虎兄弟,黄天化余下兄弟和黄家诸将一齐点过。又将西岐四贤八俊、文王诸子一一点过,雷震也在其中。又点过邓九公麾下诸将,还有邓婵玉。点将完毕,又传令黄飞虎上台。吕尚高声言道:

    “纣王虽是气数已尽,然五关之内,必有精奇之士,不可不防备。当战者战,当攻者攻,其间军士须要演习阵图,方知进退之法,然后可破敌人。抬吾十阵牌,放在台上。”

    “十阵分别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阵,四门斗阵,五虎巴山阵,六甲**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八卦阵,十代明王阵,天地三才阵,包罗万象阵,以上诸阵俱是按吾六韬奇门遁甲所出,精演停当,军士方知进退之方,黄将军、邓将军、洪将军,你三位走一字长蛇阵。再变变以下诸阵,毋得错乱。”

    三将领令下台,各引兵士演练阵法,正行演练之际,吕尚又下令原始门人中小将假做敌人,施法冲入,以作干扰搅乱,检验演习的实际。兵士们对于平日熟悉的将领的冲入不是很习惯,配合不当,进退失据,不下杀手,阵势也不能齐整运行,吕尚看见这种情况,心中十分忧虑,传令停止,又传三将上台来,对诸将一起苦口婆心的讲道:

    “今日东征,非同小可,乃是大敌,若士卒教演不精,此是主将之羞,演习不精,演练不实,如何征伐?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诸位将军须是日夜操练,毋得怠慢,有误军政!日后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十万精兵俱是兄弟子侄,不容有失!”

    吕尚军令指导,众将俱是用心听讲,各自琢磨。心中无不佩服,吕尚传令散操,众将各自下台,令兵士各自打点收拾,准备东征,愿意回家者,有一日假期,好告别父母妻儿,不回家者参加上层布置的践行军宴。与其说是军宴,倒不如说是兄弟们在一起聚一聚,道一道乡愁,话一话别离,他们毕竟是要出去征战,前路未卜,一将功成从来都是万骨枯,战神兵圣谁都避免不了死伤。
………………………………

二百七十四章 初战

    上一章:二百七十三章 征战前夜4

    小节1

    东征前日,吕尚上殿来见武王,将自己昨夜所做奏本呈上。 <;strong>;hua<;/strong>;上大夫散宜生接本,展于御案之上。子牙俯伏表奏道:

    “姜尚有幸蒙先王顾聘,未效知遇之报,又蒙大王拜尚为将,圣恩之隆,古今罕及,尚敢不效犬马之劳,以报深思也。今特请武王大驾亲征,以顺天人之愿,以王者之尊征天下,王霸之气安人心。”

    武王稍一思虑,回答道:

    “相父此举,正合孤心。”

    忙展开奏表,细细阅览,看完问道:

    “相父此兵,何日起程?”

    吕尚回道:

    “老臣操演停当,明日再来请驾祭祀起程。”

    武王传令摆宴,君臣二人把酒言欢,一番畅饮心情大好,国事军事聊个不停。

    “人马军粮皆一应齐备,请大王放心东行。”

    “相父行事自是周密,孤与相父东征,内事托与何人?”

    “上大夫散宜生,可任国事,可托也。”

    “那外事可托与何人?”

    “老将军黄滚,历练老成,可任军事重务。”

    “相父措处得宜,使孤欢悦,如此进退无忧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姬发回了内室,与母亲告别,行过大礼,一面奉茶一面说道:

    “启禀母后,今相父欲会诸侯于孟津,孩儿一进五关,驱除奸佞还政于商。即便回来,不敢有违父王训戒。”

    老太后扶起孩子,笑道:

    “孩儿身为一国之君。怎可轻易行此大礼,姜丞相此行,决无差失,孩儿可一应事宜俱依相父指挥。hua ”

    姬发双眼含泪的说道:

    “母后,孩儿永远都是母后孩儿,明日远行,不知多久。还望母后珍重。”

    母子二人惜别,姬发又回到自己家里。和夫人作别,二人卿卿我我十分不舍,奈何先有国才有家,一国之君责任太重大了。

    翌日早晨。祭祀之后,征兆大吉,武王姬发大元帅吕尚,亲率十万雄师离开西岐,武王亲乘战马,率御林军,威风凛凛英姿勃发。边城之下,只见众御弟群臣夹道相送,备酒为武王和元帅饯行。众弟进酒,武王与吕尚开怀畅饮之后,趁吉日良辰。起兵出城。

    周军大队雄兵离了西岐,一路东进而来,不扰民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行军秋毫无犯。非常顺利。几日后,大队人马正行进间。前锋队伍却被两个老头拦住去路,这两人白发苍苍,宽衫博袖,麻履丝绦,当中站立,大呼道:

    “你们是哪里去的人马?老朽二人欲见你主将答话。”

    那个年代,七八十岁的人精是非常少见的,人的平均年龄也就四十左右,见到如此老者多半当做高人。前哨探马立即快马加鞭将此事报入中军,行至吕尚近前汇报道:

    “启元帅!有两位老者阻挡去路,欲求元帅答话,吾等不敢怠慢,特来请示。”

    吕尚听完,心知不是高人就是大贤前来,忙请武王和自己一起打马上前接见,只见两个老者向前拱手施礼说道:

    “贤侯与子牙公,夷,齐见礼了。”

    武王与吕尚各自拱手言道:

    “甲胄在身,不能下骑。二位阻路有何事见谕?”

    “今日贤侯与子牙公起兵,往何处去?”

    吕尚言道:

    “大王无道,逆命于天,残虐百姓,焚炙忠良,荒淫不法,秽德彰闻。惟我先王固守西土,皇天命我先王,肃将天威,今吾辅助嗣君,恭行天之罚。将与诸侯,大会于孟津,吾故不得不起兵前往,以与诸侯会,驱除奸佞,观政于商,此乃不得已之心也。”

    “吾闻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故父有诤子,君有诤臣。只闻以德而感君,未闻以下而伐上者。今大王王君也,虽有不德,何不倾诚尽谏,以尽臣节,亦不失为忠耳。况西伯以服事殷,未闻不足于商也。吾又闻至德无不感通,至仁无不宾服。苟至德至仁在我,何凶残不化为淳良乎?以吾愚见,当退守臣节,礼先王服事之诚,守千古君臣之分,不亦善乎?”

    武王听罢,心有愧意,沉默不语。吕尚忙抢言道:

    “二位之言虽善,但却是非不知,今天下溺矣,百姓如坐水火,三纲已绝,四维已折,天怒于上,民怨于下,天翻地覆之时,四海鼎沸之际,岂不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况今天已肃命乎?我周若不顺天,厥罪惟均。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断不能不兴兵前往?如不起兵,便是违天,岂不有负百姓如望云霓之意?”

    左右将士想继续行军,二人自知劝不退周军,心生以死相劝之意,走到马前,以身躯相挡,大哭道:

    “父死不葬,援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忠乎?吾恐天下后世,乃有为之口实者。”

    众将见夷、齐拉马而谏,军士不得前进,心中大怒,想举兵杀之。吕尚连忙制止,怒道:

    “不可造次,此天下之义士也。扶到一边,待吾大军行过,再放开二人。”

    兵士闻令,强扶而去,大军继续行进。

    小节2

    汜水关外,有一崇山峻岭,名为金鸡岭,地势十分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一队商军扼住此咽喉之路,意图使周兵不能前进。吕尚自知此地形势,以黄天化为头阵,佯装不知商兵驻扎,肆意行进。商军前锋部队主将见来周军已来,阵型松散,黄天化交手就假装败阵,虚掩一枪便逃,取了火龙镖,回手便掷了出去,来将应声而落,武吉也引军杀到,加入战阵,枪若蛟龙,连挑数人。哪吒早就手痒,登风火轮先于本部兵马杀到,火尖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