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猫钓鱼-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苏立惨叫一声,随即昏死了过去。

    事情越闹越大,虽然由于平日里太过尖酸刻薄,折罗遇的人缘一直不太好,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亲娘把他卖的那种类型,但好歹他也是党项人,因此保泰军正行将花麻、绥州都统军嵬名山遇和国相没藏谔庞以及晋王李察哥等人也一起冲上来给他助阵。

    现场乱套了,事情也越闹越大了,到处有人流血,到处有人受伤,官帽满天飞,亲娘被人骂,甚至还有人被打得皮开肉绽。见群臣们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聚众斗殴,仁宗龙颜大怒。

    仁宗大声地道:“够了!都给朕住手!”

    虽然开了药,但却没有疗效,大臣们还是照打不误。

    可恶!竟然无视我的意见!太拿村长不当干部了,仁宗心里直冒火。

    “你们!你们这是想造反吗?”心被愤怒填得满满的,仁宗怒吼着。

    不失时机,寿王李安全忽然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搞不好会扣工资,顿时,花麻、嵬名山遇、没藏谔庞等人马上偃旗息鼓,汉人大臣们也乖乖地站回原位不再闹事。见战斗已经结束,医人院主事李大信急忙跑上殿来,将张元和高良惠等五名伤者抬出去抢救。

    这个世界真疯狂,不仅实体店明显干不过电商,而且皇帝竟然也会尿床。虽然只是个王子,但李安全的影响力大得不得了。见儿子咳嗽一声竟然比自己发脾气还管用,仁宗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不觉间,仁宗的威望已经一落千丈,不可挽回。

    领导干部不好当呀!仁宗感触很深,他心中有一种隐隐的焦虑,再这样下去,自己只怕是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好了!没事了!大家继续议政吧。”李安全的声音听起来单调而乏味。

    李元儒道:“启奏皇上,遵照陛下的旨意,臣等前几日参照了汉族乐书,并结合我大夏的现行制度重新编修了乐律,这是我们已经草拟好的方案,恭请圣上过目。”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元儒官居大乐府令,是西夏辈分最高、资历最老、造诣最深的艺术家。

    “嗯!还个不错!朕看就叫它《新律》吧。”仁宗看得很仔细。

    李元儒道:“皇上圣明!”

    “皇上,你为什么非要更改前朝乐舞呢?难道本朝歌舞不好吗?想当年我西夏勇士就是听了景宗皇帝独创的军乐才打败敌人的。还有!先帝也曾经亲自作《灵芝歌》,其旋律优美、悠扬清越,皇上此刻非要改用汉族乐舞,难道是想背弃祖宗吗?”折罗遇狠斗恶批。

    真磨叽,懒得搭理这种人,仁宗没了声音,关机。

    折罗遇还想继续寻衅闹事,但李安全却对他使了一个眼色,折罗遇马上一言不发。

    张浦道:“启奏皇上,到目前为此,静州埋庆一带已经开垦出了生荒地六十五万公顷,其中大部分都是围湖造田所得,因此臣等预计此地今年将新增水稻两百万斤。”

    总算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仁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农业为立国之本,自惠宗时期开始,西夏国内从事农耕的人就越来越多,因此农作物的丰收直接关系到国运的昌盛。历代夏帝还仿效汉地,修天坛、地坛来祭祀天地,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些绝不是心血来潮,在中国历史上,小麦的种植与古代社会的动乱之间似乎存在着因果关系。几次导致封建王朝覆灭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甘陕、山东一带,这些地区恰好处在黄河流域,是小麦的主要生产基地。因为种植小麦需要消耗土地肥力,所以不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通常每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

    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水少,小麦生产主要依赖灌溉,干燥环境会使水分蒸发较快。碱性黄土失去水分后容易板结,造成土地的盐碱化,导致肥力下降到不能再耕种的地步。耕地越来越少,土地兼并也就越来越严重,贫瘠的土地再也无法养活百姓,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针对这一弊端,仁宗自继位开始,便在西夏国境内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他们利用国内黄河、泾河、渭河和祁连山上雪水融化后的大量淡水,来灌溉兴州地区九万公顷的土地和河套地区的大量良田。新的观念和新的意识激活了西夏经济,也使黄河流域重新焕发了青春。

    大庆三年,西夏引进占城的优良稻种,并在宁夏贺兰山以东,狼山、大青山以南,黄河流经的河套平原上大力推广,结果获益非浅,其它农作物的产量相比过去大为提高不算,水稻亩产量竟然提高了近两倍,尝到甜头的西夏从此以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

    河套平原地区气候温暖,一年可以种两季水稻,因此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再加上西夏人又发明了新式的犁、铧、镰、碌碡、机械脱粒等农具,所以还能生产出除了水稻之外,如大麦、荞麦、香菜、葱之类的农作物。其中机械脱粒机为木制,中央位置为一个布满铁钉的滚筒,人摇动手柄,轮轴带动滚筒转动,谷粒被打了下来,相当科学和新潮。

    御史中丞李仲谔弹劾道:“启奏皇上,臣等接密报,宁令野利旺荣为了增加额外收入,下令其名下的农户,侵耕我国与南宋麟州交界一带,面积达七十平方公里的肥沃原野,并将其收获的所有农作物全部据为己有。此事令宋廷十分恼怒,这几日他们不断遣使来我国,要求划清界线,此事如何处置,还望我主圣裁!”

    “什么?李仲谔,你说我舅舅贪赃枉法,谣言!这肯定是谣言!”李安全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这个就是臣收集到的罪证!半个月前,宁令还私自在金汤和市榷场与南宋商家进行了几笔大宗交易,总金额高达八万贯,这些都是详细的交易记录,请看!”打算追究责任,李仲谔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些文件递了过来。

    看都不看,李安全一把抢过来,然后恶狠狠地撕了个稀巴烂。

    他冷笑道:“这是假的!”

    “皇上,微臣敢拿项上人头来担保,刚才那些都是真的!微臣不……不……敢欺……君啦!”李仲谔嘴唇抖动着。

    浑身哆嗦,说话也语无伦次,李仲谔现在是百口莫辨,于是他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起头来,磕了半天,脑门都嗑出血了。

    “李大人,你干这行太久了,干成的事太少了!你还是回家哄孩子去吧!”李安全一句话定了弦。

    “唉!谢主隆恩!”心里非常难受,李仲谔深陷的眼窝里透出绝望的神情。

    表面的华丽与喧嚣下面,掩藏了太多的绝望,激情也只不过是装饰在颓败故园上的迷离花朵。脚下摇晃着寂寞而忧伤的影子,李仲谔眼中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神色绝望的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半天后,李仲谔自动摘下戴在头上的官帽,然后心灰意冷的离开了大殿。

    关键时候怂了,单调而沉闷的脚步声响起,一个孤独而苍老的身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冷笑着望着李仲谔离去,李安全内心十分得意。

    “扛起锄头下田,放下镰刀写诗,小日子优哉优哉!这有什么不好呢?顽固的老家伙!”李元儒有些幸灾乐祸。

    农田司使梁养德道:“启奏皇上,已经持续了半个月的冰凌雪灾,给河套平原和灵州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总共有一百六十四万人严重受灾,其中有一千多人死亡。前几日,微臣命人紧急安置了九万四千名难民。除了人员以外,还有三十七万五千七百公顷的蔬菜、小麦和水稻绝收;十七万四千头牲畜以及家禽被活活冻死;倒塌房屋共计六千零九间;更糟的是,这些地方的粮仓里面什么也没有了。由于灾情太过严重,臣等希望朝廷能够及时赈济!”

    南半球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北半球引发一场台风,这事非同小可,所以仁宗格外重视。

    他问道:“户部,国库还能拔出多少银子?”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户部尚书王仁持道:“皇上,国库已经没有钱粮可拔啦!”

    “没有?王大人,这不太可能吧!朕前天才查过帐,那上面不是还有二十多万两白银吗?现在这些钱都去哪里了?”仁宗胸口一闷,有一种不舒畅的感觉。

    王仁持道:“这些钱还在银库里,可是都不能动!”

    “为什么不能动?”仁宗问。

    “皇上,难道你忘了吗?后天可就该给夏州和静州的士兵发军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