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我中箭了。”
“我也是。该死,咱们都阵亡了。”
“杀千万的武卒。”
……
一阵郁闷的叫骂声中,又有两、三千苍头军被无情的淘汰。
好吗,魏武卒连根毫毛还没伤着呢,苍头军就已经付出五千左右的伤亡了。
而苍头军全数不过三万人,伤亡已近两成。
古时候,因为时代的限制,军人的士气和战斗yu望一般较为有限,两成左右的伤亡,便足以让一般的军队崩溃。
因此,古代军队的伤亡,大多数往往不是发生在正面战场,而是在溃逃之中。
在古代,如果有一支军队,伤亡超过两成,仍然能死战不退,那就算一支强军了。
如果伤亡超过五成,仍能浴血奋战、而不溃逃的,那估计就只有岳家军、戚家军这样的无敌雄狮能做到了。
就算秦始皇时期,那支达到巅峰、横扫六国的无敌秦军,恐怕也达不到这种程度。
而苍头军,倒也算是支强军。
近两成的伤亡,他们还能挺得住,当然,这也和现在只是演习、不是实战有关。如果是在实战中,遭受了这么大伤亡,苍头军就算能挺住,恐怕也会士气大跌。
“冲、冲上去,他们来不及再放箭了。”魏邯指挥着全军,尽量保持着队形,迅速突近。
巴宁见状,也不示弱,迅速下令:“弃弩,执盾举戈,zhongyang守住,两翼迂回,给我打垮他们。”
“杀――”
当即,两翼的一万魏武卒呼啸杀出,像两只巨大的铁钳夹向苍头军两翼。
魏邯见状,眉头跳了跳。
他的阵形,厚zhongyang,薄两翼,巴宁这是抓住他的劣势,准备往死里打啊。
只是,两军即将接战,想变换阵形已经不可能了。
好吧,咱们就拼一下,看是我先打垮你的zhongyang,还是你先打垮我的两翼。
魏邯下定决心,厉声下令道:“两翼主守,zhongyang进攻,打挎他们。”
“杀――”
霎那间,苍头军和魏武卒,两翼对两翼,zhongyang对zhongyang,杀作一团乱麻。
转眼间,两军布阵的特点就显现了出来。
两翼战场,魏武卒一万,对阵遭到强弩削弱后的八千苍头军,不仅兵力略占上锋,战力更有绝对优势,初一交锋,魏武卒便是高歌猛进,杀得苍头军是节节败退,危若累卵。
zhongyang战场,魏武卒五千,对阵遭到强弩削弱后的约一万两千苍头军。
苍头军以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发起猛烈的进攻。
而魏武卒却表现得十分坚韧,虽然处于下风,却是稳如磐石,寸步不退。
魏邯顿时就冒了汗。
zhongyang不能突破,两翼却要撑不住了,这样下去,他十成十的要输啊。
“传令:后队增援两翼,一定要顶住。zhongyang方阵加紧进攻,一定要达成突破。”
魏邯这是孤注一掷了。
马上,苍头军基本没有受到强弩削弱的后队,分成两军,增援起两翼,一时间,总算将岌岌可危的两翼稍稍稳住。
巴宁见状,却是yinyin一笑:好小子,就等着你动用后队呢。马上道:“传令:后队突袭敌军右翼。给他们一刻钟时间,打垮敌人。”
“呜呜……”号角声中,一直蓄势待发的魏武卒后队动了,五千人如狼似虎的猛扑向苍头军右翼。
一瞬间,近万魏武卒,向已不足五千人的苍头军右翼发起疯狂的进攻。
顿时,苍头军便挺不住了。
结果,还没有用一刻钟时间,已到达临界点的苍头军右翼便完全崩溃了。
而这时,苍头军的zhongyang方阵依然悲摧的没能完成突破。
等一万魏武卒打震了右翼,直扑苍头军zhongyang方阵的侧方时,胜负便没有了悬念。
点将台上,魏莹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守若磐石,攻如雷霆,庞爱卿,寡人将魏武卒交给你,真是选对了人。”
“谢魏侯。”庞涓却有些兴致不高。
魏莹当然明白是为什么,不禁歉然道:“庞爱卿,你且不要着急,现在,即便寡人想将重任交给你,恐怕朝中反对之声也很大。不如,先如你适才所请,率兵攻取列人、肥邑,一则牵制、打击赵国,二则,也向天下人证明一下你的实力。爱卿以为如何?”
庞涓想了想,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便慨然应诺道:“臣领命,必不负大王所托。”
“好。”魏莹见得庞涓颇识大体,没有闹情绪,不禁也满意地点点头:“你且准备一下,明ri上朝,共议发兵之事。”
“诺。”庞涓领命,眼眸中闪过一缕凶狠的寒光:赵国,算你们倒霉,庞某便先拿你们祭旗,一泄心中怒火!
………………………………
第一百零七章 庞涓出征
次ri,早朝。
魏国君臣议定,派遣丞相公叔座率魏武卒一万、苍头军三万、骑兵两千、兵车四百乘、厮徒军二万,共计七万余人,北上迎击那韩、赵联军。
同时,派大将军庞涓率魏武卒一万、奋击军两万、骑兵两千、兵车二百乘、厮徒军一万,共计近五万人,东出太行,兵锋直指赵国列人、肥邑。
一时间,中原大地,再次陷入了纷飞的战火之中,动荡不安。
……
数ri后。
太行山,大批魏军浩浩荡荡地开出著名的滏口径,行进在通往邺城的官道上。
此处,离邺城不过百余里,离列人、肥邑更只有不到三百里。
虽然大战在即,庞涓的心志却不是很高。
前ri,在朝堂之上,公叔座那扬扬得意的神情,让他至今难消一口恶气。
在庞涓看来,你公叔座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资历老吗!?
男儿在世,比资历算什么狗屁的本事?真有能耐,那就比比战功好了。
庞涓是下定了决心,这次攻取列人、肥邑,一定要打得漂亮利落,绝不能让公叔座比下去。
想到这里,庞涓才总算提起了一点兴致。
“报――”忽然,前方一名红旗信使飞奔而来,滚鞍下马:“大将军,紧急军情。”
“说。”
“据细作回报,赵国听说我军要攻击列人、肥邑,正调集大军准备驰援二城。”
“太好了!”庞涓一听,却是不忧反喜。
在他看来,光光打下两个只有三、五千人驻守的小城,那根本算不得本事。如今,赵军要增援,那真是再好不过,这简直是怕他功劳小,送功劳给他。
一时间,庞涓颇为心急道:“可知有多少援军?领兵的又是谁?”
“回大将军,”信使忙道:“援军约有五万,领兵的乃是赵国的裨将军李靖。”
“李靖?”庞涓一听,却是没有耳闻过,忙道:“此何许人也?”
信使道:“回大将军,这李靖二十余岁,出身于赵国名门――邯郸李氏,据说常以良将自居,为人骄横,重门第,不过,却深得赵侯的信任。”
自诩良将?庞涓末敢大意,追问道:“那此人有何战绩?”
信使道:“末听闻有何战绩。此人一直在赵国禁军中任职,此次听说是主动请缨,这才被封为裨将,统领三军。”
听到这里,庞涓不禁心中冷笑:屁战绩没有,也敢自诩良将!?
在他看来,这李靖的表现,简直就是典型的豪门子弟――本事不大,却往往眼高于顶、目空一切。
不过,敌人越无能,对魏军来说,就越是好消息。
“很好,那敌人援军现在何处?”
“应已出邯郸,两ri后可到列人、肥邑。”
“知道了。你且下去歇息吧。”庞涓摆了摆手,心中开始琢磨开来。
赵国援军两天后到列人、肥邑。
而魏军则要四天。
如此一来,赵军便有以逸待劳的优势,如果再据城而守,魏军就麻烦了。
攻城的伤亡,一向很大。
更何况,赵军在人数上,还相对更有优势一点。
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敌人诱出城来野战,这样,获胜难度便小多了。
打定主意,庞涓便安心行军,直奔列人、肥邑。
……
四天后。
肥邑城外,魏军离城十里扎营,夕阳下,大批魏军如蚁般蠕动着,一片忙碌。
在肥邑东北三十里外,列人城与之遥遥相望,互为犄角。
“报――”
就在庞涓监督大军扎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