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天子一听,也觉着五千兵马还是有些少了,于是问尹吉甫道:“五千确实是有些少了,这万一失败,王室的颜面何在?孤王看就在多加两千兵马去帮助秦人。”
“也好,就多给秦人两千兵马。”尹吉甫答道。
五千加上两千,也就是七千兵马。
王室用七千兵马,再加上秦人自己的兵马,总共也就有上万的军队了。
用上万步兵对付丰戎的上万骑兵,虽然还有差距,但如果用兵得当,还是有取胜的可能。
该商量的事情都已经商量好了,剩下的就是带兵的将领了,谁来领兵呢?
别以为尹吉甫同意出兵帮助秦人,人家就一定会亲自领兵打仗。
毕竟人家尹吉甫不是一般人,人家的事情多得很,周王室的事,诸侯国的事,朝臣的事,家里的事等等,等等,都需要他来管。
更重要的是尹吉甫还要经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有人喜欢打猎,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打仗,有人喜欢干农活,尹吉甫喜欢收集诗歌。
他老人家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知道了吧,尹吉甫的事情如此之多,能够带兵帮助秦人扫清陇山上的敌人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能指望他老人家再次带兵帮助秦人吗?
当然了,不管是朝廷还是天子本人以及等待的秦人都希望尹吉甫能再次披挂上阵,亲自带兵。
谁让你尹吉甫有经验,谁让你能力强,谁让你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写诗作赋呢?
反正你能力强,就应该多干点。
不然别人带兵,予一人不放心。
话虽这样说,但到了嘴边却不好开口啊!毕竟此时的尹吉甫已经不是年轻人了,虽然能吃能喝,能写能画,但毕竟是年龄不饶人,而且此时已经是严冬了,若不想把他老人家冻僵在寒冷的陇西,最好别提这话。
于是周天子征询似的问尹吉甫道:“那以爱卿之见,何人领兵为好?”
很显然,天子想让尹吉甫主动请缨,不过话没明说而已。
但是这一次周天子要失望了。
尹吉甫答道:“启禀王上,犬丘乃是秦人的根基所在,关中的将领大多不熟悉哪儿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即便是到了犬丘还要听取秦人的安排。还不如王上委派一名军司马带领七千兵马随秦人西去;就当是王上借给秦人的兵马,由秦人自己指挥,等到战事结束,再将七千兵马归还给王室。王上以为如何?”
啊?
军队还能借?
好新鲜的提法。
虽然此后经常有借兵这么一说,但放在很久远的西周,这种提法还是很新鲜的,更何况是上级借兵给下属,就更为新奇了。
把兵马借给秦人,让他们自己带领?
如此新鲜的提法令周天子等人很是意外。
天子姬静听罢,若有所思的想了想,随后问殿下的群臣道:“诸位以为尹吉甫的提议如何?”
既然,尹吉甫都已经说了,其他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卿士仲山甫说道:“既然太师吉甫以为如此可行,臣没有异议。”
卿士就是后世的宰相,太师虽然很荣耀,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虚职,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功勋卓著的尹吉甫之所以是西周王室的太师,而不是拥有实权的卿士。并不是人家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只是他老人家个人爱好太多,不想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处理政事,周天子又不愿意让他离开朝廷,只好把地位十分尊崇的“太师”强加给了尹吉甫,而把拥有实权的卿士给了仲山甫。
此时的西周王室可以算是周王室衰落前最后的光辉了。
不仅实力强大,而是名臣云集,能力超群的尹吉甫领兵打仗、踏实肯干的仲山甫处理朝政、刚正的程伯休父治军、勤勉的虢文公治民。在一帮文臣武将的协助下,原本衰落的周王室竟然出现了中兴的迹象。
现在,尹吉甫提议,卿士已经认可。
周天子还能说些什么,只好用目光扫视了一圈其他的大臣,众人都微微的点点头。
“好,既然各位爱卿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尹爱卿的意见处理此事。”随后天子对尹吉甫道:“此事就由爱卿去办。”
“诺………”尹吉甫答道。
说完派兵的事情,天子姬静对殿下的嬴其等人道:“派兵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你等还有何事?”
其实天子这句话就是一个礼节性的征询罢了,没等嬴其说话,赵周向前一步道:“臣有话要说。”
啊?还有事。
烦不烦啊?
周天子一听心中真是懊悔,千错万错,怪自己不该多问这句话。
要是予一人直接宣布散朝,看你秦人还能说什么。
………………………………
第49章 虢公的邀请
周天子实在不愿意多管秦人的事情。
本来就生活在陇山以西那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地方不大,也不肥沃,人口不多,长得还难看,若不是会养马的话,我理都不愿意理你们。
可是你们这些秦人却一点也不识相,想着法的给予一人找事。
烦死了。
但是自己已经把话说出去了,不理人家,自己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只好耐着性子使劲的听下去。
“西垂大夫秦仲已经战死,臣赵周请王上册封秦仲长公子嬴其为新的西垂大夫。”
随后,赵周呈上了犬丘所有臣子们关于册封嬴其为西垂大夫的文书。
嗯?老地方,新问题。秦仲战死,犬丘无主,确实需要册封一名新任的西垂大夫。
不然偌大的西垂没人管,难道又要像陇山一样丢给戎狄。
“你说的确实是实情,不过册封谁为西垂大夫乃是朝廷的事情,需要孤王与诸位大臣商议。”周天子看罢文书对赵周说道。
“臣知晓。”赵周答道,说罢向后退了一步。
“诸位爱卿对秦人关于册封嬴其为西垂大夫有何异议?”天子姬静征询大臣道。
按照百年来的传统,犬丘这个地方一直是嬴氏子孙当政,当然了朝廷也没人愿意去。
地方实在是太穷了,而且还不安全,派谁去基本上等于是间接杀人。
好地方大家争着去,坏地方人人躲着去。这是古代为官的基本常识。
所以呢,犬丘这个地方还是应该由嬴氏子孙当政。
至于是那位嬴氏子孙当西垂大夫,这个得由朝廷说了算。
别以为地方差点,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是绝对不行的。
再差的地方也是周王室的土地,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一点周天子一直坚持的很好。
按照惯例,按照年龄大小,按照秦人一贯的行为作风,确实应该册封嬴其为西垂大夫。
但还有大臣提出了异议,虢公出列说道:“启禀王上,秦仲战死,犬丘无主,确实需要册封一位西垂大夫来替王室执掌犬丘事务。不过在人选问题上,臣倒是觉着应该册封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之人担任。”
一般在表明自己的意见之前,都要说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话,虢公在表明自己的意愿之前也不例外。
“爱卿所言极是,那以你之见,应该册封何人担任西垂大夫?”周天子立即同意了虢公的看法。
虢公望着嬴开道:“臣倒是以为秦仲之孙嬴开可担任西垂大夫一职,不知王上与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虢公之所以这样说,不是人家不认可秦人的推荐,只是你们说嬴其有本领,我没有见过啊!
虽然他也来到了周王室的殿堂,除了见过几声哭泣之外,没有见到他有什么计谋和本领。我能够见到的就是这个名叫嬴开的孩子不仅能说会道,而且人家说出来的办法也很切合秦人的实际,符合王室的要求。
更何况说这话的时候,虢公未必就知道嬴其与嬴开之间的父子关系。
要我推荐,我当然要推荐我认识的人了。
嬴开为西垂大夫?
好大胆的想法,越过他爹嬴其,直接册封嬴开为秦人首领、西垂大夫?
太不和常规了吧!
嬴开一听吃惊不已,自己能言善辩不假,但要是因此就能够担当西垂大夫一职,还是有待商榷的。赵周、嬴其以及周王室的大臣们也惊呆了。
在嬴开看来,就算是犬丘没人了,也轮不到自己担任大夫一职,毕竟长幼有序、人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