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嬴开,我确实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嬴开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能够用一千左右的兵马打败丰戎的近万兵马,不能不说他的能力水平之高。”
仲庚知道这个名叫姬钊的人已经上套了,于是一本正经的说道:“既然你也承认嬴开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那我就实话告诉你,秦人之所以让嬴开来关中,绝对不是简单的帮助你们守边。他们肯定还有更大的野心。”
“更大的野心,难不成他们还想再关中建国?”
“建国?”仲庚摇摇头,“他们肯定还没有胆敢建国的想法,不过立足关中的想法还是有的。”
立足关中这一点,姬钊是早就想到了,他所担心的就是秦人一旦进驻关中,将来会赖着不走,“我也有所担心,曾经多次给父亲提醒秦人有野心吗,担心他们赖在关中不走。”
“这一旦秦人赖在关中不走,将来肯定会跟散国发生冲突。”随后仲庚关切的对姬钊道:“秦人连丰戎都能够打走,到时候你们一旦跟秦人起了冲突,谁输谁赢,你可要想好啊!”
将来散国将会跟秦人发生战争?
姬钊一想,心中那个凉啊,真是拔凉拔凉的,“秦人打败丰戎,那也不是他们一家的功劳,主要还是得益于虢国的帮助。单凭秦人一家未必能够打败丰戎。”
“嘿嘿嘿,你真是太年轻了。虢国,虢国是谁,虢国是人家秦人的亲家,他们早就穿一条裤子了。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虢公不答应你我的婚事,最后会同意若曦嫁给这么一个地位低下的秦人呢?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其实虢国是有企图的,那就是他要跟秦人联起手了共同对付我们这些关中国家,达到独霸关中的目的。”
“你好好想一想,一旦他们要想独霸关中,谁会是第一个被消灭的对象呢?”
姬钊听得后背上的冷汗直流。
………………………………
第186章 历史的必然
谁会是第一个被消灭的国家呢?傻瓜都能够想得到肯定是散国。
好可怕,好歹毒的想法。
姬钊的心都要揪在一起了。
仲庚说的不错,如果虢国跟秦人联起手来,散国要想生存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而且当下这种趋势已经出来了。
关中秦人的首领做了虢国的女婿,翁婿联手,散国能活吗?
打是打不过的,骂也是没有希望的,讲道理更是没有可能的,求王室援助那也是别抱幻想的。
因为虢国在王室的地位和身份远高于散国。
这该如何是好呢?
“兄弟,你好好想想吧!到底该怎么办,我不说你也会明白的。”仲庚继续道
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哼………,好阴毒的虢公,我君父还一直把他当做盟国相待,睡会料到他竟然会做出如此歹毒的事情来。看来是人心隔肚皮,不得不防啊!”
“别看虢公这个人平常挺和善的,其实头脑里的渠渠道道多的很,他为何不愿意把若曦公主嫁给我们这些关中国家的子弟,却偏偏要嫁给一个从外地过来的野小子呢?现在一想他这是想利用这帮没有多少头脑的秦人来帮助他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仲庚说道。
好阴险,好歹毒。
人家不就是没有把女儿嫁给你,你就说人家想利用秦人达到自己吞并关中的目的,顺便还把秦人给侮辱了。说人家没有头脑。
兄弟,话有三说千万别这么说。
“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的姬钊完全是被仲庚给拿住了,失去了方向。
“这个还用我说嘛?当然要提前防范了。”
“好………,感谢提醒,明日我就回散城跟君父提说这事,让他早早警觉秦人和虢国的阴谋,早做防备。”
仲庚听罢,拍着姬钊的肩膀道:“跟君父说话的时候尽量客气点,可别说僵了,到时候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的。”
“我会注意的。”姬钊答道。
“那好,我就不打扰了。告辞……”说罢,仲庚拱手离开夏宫。
仲庚走后,姬钊再也没法静下心了,虽然当初服气离开散国的时候,曾想过在父亲散盘子去世之前他都不会再回散国了。
但是今天当事关散国生死存亡的时候,他还是想到了回国,因为他不想眼看着散国沦为秦人今日关中后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想了想之后,姬钊起身来到了老师周王室的夏官大司马的房间。
“学生姬钊拜见老师。”见到夏官大司马之后,姬钊拜道。
大司马抬起头望着姬钊,“起来吧,有什么事?”
“学生想回国。”姬钊答道。
“回国?你不是才来没几天啊,怎么又想回国了?”
“临时有事,不得不回。”
夏官大司马听罢,微微点点头,他知道眼前这个孩子一定是遇到事情了,不然的话怎会如此突然向自己提出要回国呢?
于是笑着对姬钊道:“为师知道你肯定是遇到事情了,如果你还信任我的话,不妨说出来听听,或许我能够给你出出主意呢?”说罢,大司马示意姬钊坐下说话。
于是姬钊在老师对面的案几跟前坐下,“老师,学生想请教老师,您对秦人进入关中是如何看待呢?”
秦人进驻关中?
大司马一听当下脸色稍稍凝重了一下,随即又立即换做笑容道,“秦人不是你们请来帮助你们守护北部边境的吗?你怎么会问起这事呢?”
“老师,我实话跟您说,我是不赞成君父请秦人帮助我们守边的。我始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秦人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就不会再轻易离开了。”
听完姬钊的话,大司马微微点头道:“有这种可能,这就要看你们将如何处理这事情了。”
“老师,我考虑散国应该在秦人还没有在关中站稳脚跟之前,最好把他们赶回犬丘。”
大司马听罢微笑道:“秦人走后,谁来替你们守护北边的边境呢?如果没有秦人的保护,下一次戎狄入侵的时候,散国会不会被丰戎消灭呢?”
天下事都有气两面性,防住了秦人,防不住戎狄;防住了戎狄,秦人又会做大。
“这个?”姬钊语塞,“可是我们不用永远指望别人替我们守边。”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当下你父亲能够想出来的也就这个办法。除非你能够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你父亲才能够下定决心把秦人赶走,不然就算你把危险说的再多也将无济于事的。”大司马很客观的对姬钊说道。
除非自己想出办法来?
可是当下他又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刚才还兴冲冲要回国劝父亲赶走秦人的姬钊又蔫了。
“孩子,秦人之所以能够来到关中,既是你们散国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大司马像是跟自己说话一样的说道。
历史的必然?
姬钊木然的望着大司马,“老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历史的必然?难道秦人真的从此要涉足关中不走了吗?”
大司马望着姬钊,“秦人久居戎狄遍野的西垂而不被吞灭,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至少说明他们有很顽强的生存能力。你也应该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秦人始终是不愿意在犬丘那个地方长待的。他们要发展,要前进,只有越过陇山向东前进。所以说这次秦人来到关中既有偶然性,也是必然性。”
“听老师的意思,就算是我们散国不请他们来帮我们守边,秦人还会想出别的办法来到关中的?”姬钊问道。
大司马重重的点头,“正是。”
“但老师有没有想过秦人来到关中,肯定会打乱关中诸国之间的平衡,这对未来关中国家的秩序将会是很大的影响,您为何不出面请王室阻止秦人东进呢?”
大司马抬头望着窗外,自言自语道:“秦人的到来确实会再短时间内打破关中诸国之间的平衡,但是从长远来看,孰对孰错还很难说。”
“老师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呢?”姬钊说道。
“是好是坏当下还不好说,只有等历史来证明了。”
“不………,老师,秦人进入关中首先影响的我们散国,我是不会让他们在我们的地盘上待下去的。”姬钊气急败坏的说道。
“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如果你有能力能够将秦人赶出关中,你将会成为未来关中列国中最杰出的国君。”大司马平静的对姬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