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立清,独活,虎力散,长流水,防己,驱风散,见喜,二妙散。”
“低头思故乡,窗前江水泛春色,一江春水向东流。”
“怀熟地,空青,通大海。”
“起宏图,金钿遍野,踏花归来蝶绕膝,人间四月芳菲尽。”
“远志,地黄,香附,春不见。”
“偷梁换柱,两横一竖,忠诚老实,鲛人挥泪,老谋深算。”
“木贼,半夏,厚朴,珍珠散,苍术。”
一口气说完二十种中药,张英仰天大笑,“痛快痛快!人生得遇一知己足以,张英所幸有生之年得遇一志同道合的小友,此生无憾矣!不知贾公子可愿与老朽做一对忘年交?”
“呵呵!张老先生抬爱,有何不可?”
张英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台下的萧逸和上官云清,但见两人面上都没有不满,这才点头道:“今日老朽还有事在身,改日定请贾公子到府上一叙。”
“好说!”沐之秋也不纠缠,转向三个年轻人,道:“三位,今日张老先生在此作证,你们可愿与我打一场擂台赛?”沐之秋眨巴眨巴眼睛,流露出些许狡诈和算计,不过眸底却透露着诚恳。
三个年轻人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少年十分好奇,这般粉雕玉琢的男子当真少见,而他身上透露出来的那股气度更是让人折服。尤其是刚才与张英之间一对一答的猜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叫他们三人在自愧不如的同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样的人中翘楚,哪有人不愿意结识,既然对方主动开口,自然以礼相待,三人不由同声问道:“何为擂台赛?还请贾公子明示。”
“所谓擂台赛便是由我做擂主挑战你三人,你三人只管与我比试,倘若我输给你们任何一方,这场比试便算我输了,这些银票便当做我的彩头。”说话间,厚厚一摞银票已递到张英手里,“是否能占用张老先生一点时间,帮我们四人做个评判?”
………………………………
第137章除夕夜绽光芒(3)
三人心头一惊,这少年穿着虽普通,衣衫也不见华丽,但谈吐不凡,尤其是这一出手,便是大手笔,此人不简单,非富即贵。本来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该留个心眼儿的,偏偏生得这般玲珑剔透,竟是让人无法拒绝。
那二号看起来沉稳一些,皱眉道:“贾公子这彩头太重,我三人都乃贫寒之人,除了方才猜谜赢得的二十两银子之外,再无他物,贾公子这般与我们比试,只怕我们……”
“无妨!”沐之秋笑道:“规则不变,你们若是赢了,只管将我的彩头拿去,可若你们输了,我不要你们的银两。”
“那贾公子想要什么?”
见三人都面露紧张,沐之秋笑得眉眼都弯起,“你们若是输了,只需答应我一个要求便可。”
“什么要求?”
“这个暂时不能告诉你们!”狡黠地冲三人挤挤眼睛,沐之秋接着说:“猜灯谜还有个底牌,谁也不知道最后的彩头是什么,我这般轻易给你们露出底牌,万一你们耍赖怎么好?”
三人皆是心高气傲之人,被沐之秋这番一激,登时面露恼色,异口同声道:“既如此,在下奉陪到底便是!”
沐之秋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她可不能让这三个人一下子看穿自己的底牌,万一她解释完了,人家不愿意加入她的小分队怎么办?她知道古人注重承诺,尤其是这样落魄又有傲骨的书生,更是将承诺誓言看得比命还重要。等事情完结之后,他们即便不愿意,也无法反悔了。
沐之秋相信,一旦真的了解了什么是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这三个人一定会和上官云清一样,爱上这一行。之所以搞那么大阵势,无非就是给他们三人一点压力,让他们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果然,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被她一激就上套了。
“呵呵!三位尽管放心,在下既不会要你们的性命,也不会让你们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罢了,贾公子便说说怎么比吧!”
一听这四人要比医,当下台上的猜灯谜也不比了,不少看台下的观众都涌到了看台上眼巴巴地等着,那模样,竟比四个当事人还要焦急。
萧逸和上官云清都面带微笑地看着沐之秋,这番精灵鬼怪的沐之秋倒是十分罕见,不过,也由此能再度一显她当初在康宁宫大放厥词的风采。
张英作为判官,自然坐在台前,比试的四人便一人一张桌子,就和先前猜灯谜时一般无二。
为了公平起见,沐之秋主动要求自己站在最中间,以免有人怀疑她作弊。
架势摆开,沐之秋冲张英笑道:“张老先生!你乃太医正,这场比试当由您来出题才显公正,您便给我们出题吧!不管灯谜,对联还是诗词歌赋,皆可。”
那三人本来还有点担心,比赛规则由这贾沐之定,考题若再由他出,那不明摆着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么?眼下贾沐之却自动提出由张大人出题,当真再好不过,因此纷纷表示同意。
张英主持了多年的医者考核,因此也不推辞,冲看台上的人拱拱手,道:“今日张英在此为这四位年轻人主持比医大赛,还请各位做个见证。”
旋即收回目光扫了一眼四人,张英朗声道:“四位听好了,你们每人作一首诗词,摘录前人的诗词名句可以,自己临场发挥的也行,前提是诗词里面必须带有中药名称,长短不限,但必须含八味以上药名方可。”
这题出得有些刁钻,想想从古至今,流芳百世的诗词歌赋不少,但以中草药写诗的人着实不多,要不是饱读诗书的人,还真会被这样的题目难住。
那三人个个表情不一,互相对望一眼,便陆续下笔开始书写。
沐之秋扫了一眼他们,面带微笑略一思索,也开始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她倒不是什么出口成章的大才女,在现世里也算不上饱读诗书那种人,不过是因为专业的原因,对和医学有关系的东西都十分关注罢了。
当初上大学的时候,流行病学讲师是一个很有趣的老头儿,明明是理工出身,却动不动说话总带几句之乎者也,这种狐假虎威式的装儒雅本来很可笑,但小老头偏偏是个肚子里有货的人,他的之乎者也都跟医学有关系,追本溯源小老头居然能将流行病学和中医学很好地相结合,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研究得甚至比中医讲师还要透彻,所以那时候沐之秋经常会产生一种错觉,小老头不应该是流行病学讲师,倒很适合当中医学讲师。
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沐之秋那一届的很多人都对中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咱们国家古时候还真不缺乏能出口成章的神医妙手,至少沐之秋肚子里的这点货就都是那时候积累下来的。因此,对于张英的这种比试方法,她倒是十分喜欢。再怎么说,自己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中医文化,比起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她有足够的自信和战斗力。
萧逸和上官云清目光都锁定在沐之秋的身上,两人一冷一暖,表情不同,但目光中却带着相同的仰慕和欣赏,对沐之秋,他们除了信任还是信任。
上官云清在“死亡村”里和沐之秋朝夕相对,沐之秋到底掌握着多少医学知识他根本猜不透,他相信,之秋所懂得的医术还有很多是他根本不敢想,也不能想的,对于这一点,他始终认为她是一个谜,就像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井,她不仅仅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良师益友。所以,台上的比试在上官云清看来根本就是之秋招揽队员的一种手段,不过是想用自己强大的医学知识彻底征服那三个年轻人罢了。
萧逸的想法和上官云清差不多,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他对他的小女人已经到了盲目的信赖程度。他不懂医术,对医学也不感兴趣,但他知道,只要是秋儿打算去做的事情,一定都是胸有成足的,他需要做的只是为她鼓掌,支持她,鼓励她,保护她而已。
所以不管对于萧逸、上官云清还是对于冬果和阿绿来说,这场比试在他们的眼睛里根本就只是沐之秋一个人的擂台,输和赢早就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了。
四个人很快就都写好了,四份试卷同时交到张英的手里。作为主考官,张英站在比试台上开始宣读四个人的答卷。
“一号赛手冯远山做了一首七言诗: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