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有了他作为榜样,底下那群队正一时间则也不由纷纷附和,觉得这法子可行。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旅将的傅友德便也不禁笑着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那从现在开始,咱们就只在清晨和傍晚时刻行军,避开最炎热的时段。
不过这般一来,咱们每日行军的时间,最多也就不过三个时辰了。因而行军时刻,速度当也要提上了。本将不求其他,一日行军,最少也当要有五十里。对此,汝等可能做到?”
“但请将军放心,我等定能做到!”对此此问,众将闻言,此番却是想也没想,赶忙便就答应了下来。
是以在这般情况下,傅友德再度分配调整了一下打探消息和在休息时刻巡逻警戒的任务,便也就不由摆了摆手让众将退下。
而他则是在这个时候,再度取出了那张自己依然能原封不动画下来的地图,不厌其烦的研究揣摩起来。
因此,此时的他却是不知,也就是在这天,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江浙行省,却是不由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惊天下的大事。
……
“大人,您看这便就是张士诚让人献上的降书了。”江浙行省中枢所在的杭州路钱塘城中,新被提拔上来的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周伯琦,也不禁满心欢喜的将平江张士诚交由俾前江南行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的请降书,递给了以左丞之位兼任枢密之职,节制江浙诸路元蒙兵马的行省左丞达识帖睦迩。
“哈哈,好啊,好啊!连张士诚这般穷凶极恶之徒,都弃暗投明,沐浴王化,江浙之太平,想来也不远了。”看着那封言辞极为卑怯诚恳的请降书,已然成为了元蒙在江浙最高权力者的达识帖睦迩也不禁抚须大笑。
“相爷说的对。皆赖相爷调度得当,运筹帷幄,要不然这张士诚想来也不会这般就弃暗投明。想来在相爷您的领导之下,我江浙一定可再度成为一处世外桃源。”
作为被达识帖睦迩一手提拔上来的周伯琦,在奉承达识帖睦迩上面,自然也是不遗余力的。
是以在听到周伯琦这样的话,本就颇有些自得的达识帖睦迩也不禁再度大笑起来。
以至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些个当官的脸皮为什么都那么厚。
不过周伯琦倒也说的不错,原本在江浙气焰滔天的张士诚此番之所以为投降,自然和达识帖睦迩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张士诚自己作死,惹了自己根本就惹不起的人。
而那个人是谁,相比不用我说,大家也都能猜的出来。
没错,逼的在江浙之地近乎无有敌手的张士诚都不得不舍下脸面投降元蒙的人,便就是在咱们后世大名鼎鼎的朱太祖了。
而之所以会如此,那倒也真的是全赖张士诚自己作死。
大家都知道,在起初朱元璋是明确的奉行了徽州谋士朱升的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一心闷头在家种田,不去外面惹是生非。
是以在这样的战略计划之下,初期,刚刚攻打下集庆南京府只能算是羽翼初成的朱元璋,是并不愿意招惹在江浙威名远胜于他的张士诚的。
甚至于为此,朱元璋还让手下人专门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将张士诚比作是东汉的隗嚣,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和其发生矛盾,只想要安安静静的彼此间做一个好邻居。
可那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张士诚,哪里又会将朱元璋这个没什么名气的后起之秀放在眼中。
故而不但直接扣下了朱元璋派出的使者杨宪不说,还嚣张的让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兄弟张士德亲率水师进攻已经被朱元璋占据的镇江路。
但谁成想,这张士诚自以为本是十拿九稳的一战,却是被奉朱元璋之命,镇守镇江路的徐达给杀的大败。以至于就连自己的兄弟张士德,都被徐达生擒活捉。
这么一来,张士诚无疑也就慌了。
要知道,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一切,大半都要仰仗他的兄弟张士德。
当初他从高邮突围,带着麾下的残兵败将狼狈的逃往浙西,全都是靠他的兄弟张士德东征西讨,才顺利的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便就攻陷了湖州、松江及常州等地拿下了浙西这一基本盘。
而后来的他制定的那些个战略目标,大半也都是靠他兄弟张士德的谋划。
是以对于张士诚来说,张士德已然不单单是他的兄弟了,还同是他麾下最得力的战将和军师。
对他的重要性,完全不压抑诸葛亮对刘备。
故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兄弟被俘之后,不但立即向朱元璋服软,还愿意“每年”向朱元璋送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
这完全就相当于是向朱元璋俯首陈臣了。
但朱元璋何等智慧之人,见自己活捉了张士德,张士诚竟然如此的惊慌失措,自然就更加不可能释放张士德了。
因而在讨了一个没趣之下,张士诚也不禁是悔青了肠子。
毕竟在这个时候他可还和镇守江浙的苗族大帅杨完者打着仗呢,战事本来就不顺利不说,又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何等心情简直就不用说了。
不过不得不说,他的兄弟张士德也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在自身都被朱元璋囚禁的情况之下,张士德知晓了自己兄长的困境之后,竟然在囚牢之中,还不忘为自己的兄长出谋划策。
也不知被囚禁的张士德到底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在被朱元璋囚禁的情况之下,竟然还是奇迹般的给手足无措的张士诚送去了一封书信。
而这封书信,则便也就是劝张士诚投降元蒙,以此破局的书信了。
如果我们不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上去评价这件事情,那么不得不说,单凭劝张士诚投降元蒙朝廷来破局这一点,张士德就足以被称为天下间一等一的不世贤才了。
要知道,他张士诚可是直接害死前元蒙帝国右丞相脱脱的罪魁祸首。
是以单凭这一点,就连张士诚自己都不禁以为,他和元蒙朝廷绝对不可能有和平共处的那天,双方一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唯有张士德不这么看。
作为张士诚最器重的战将,兼张士诚的谋主,他深知在政治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利益,唯有利益才是维护双方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甚至这一因素都超越了血缘。
因而看透这一点的张士德,方才会冒死写信,劝自家兄长舍下脸面,投降元蒙。
因为他深知,官场之上向来便都是人走茶凉。脱脱都已经死了两年多了,那么他和张士诚之间的仇怨,对现如今元蒙朝廷的执政者们来说,自然便就成为了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如果忘掉这段仇恨,能让张士诚这个威胁帝国东南疆域的强敌,变成帝国维护统治的助力,这些执政者们巴不得这样呢。
正因此,故而便也就不由有了如今这一幕。
果然,一切都如同张士德所预料的一般。
在收到了占据浙西的张士诚献上的降书之后,江浙左丞达识帖睦迩简直可谓是欣喜若狂。
不但派出了自己的副手平章政事周伯琦作为使者,更是忙向朝廷添油加醋的上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而元大都方面,忽的接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一心想要拿出一件像样政绩的帝国丞相搠思监,也是不禁有种正中下怀之感。
是以在这般情况下,元蒙朝廷竟也不由直接为张士诚加封了太尉之衔,使其从原本的贼匪,一跃成为了元蒙帝国的封疆大吏。
官职甚至比奉元蒙朝廷之命,拼死何其作战的苗军元帅杨完者的官职都要高。
也不禁真的是应了一句话“修桥补路无尸骸,杀人放火金腰带”!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 行军
“给我加快速度行军,别他娘给劳资拖拖拉拉的,不像个样子!”不管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浙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西川行省遂宁州境内,在那条少有人烟的小径之上,傅友德率领着帐下兵丁,却依旧是按照先前所计划的一般,在清晨和傍晚这两个时段快速向前行军。
“将军,以咱们现在的速度来看,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今天晚上一定抵达元蒙朝廷设立在青石山的关隘。”看着摆成一字长蛇般快速向前行进的大军,傅友德现在的副手楚仲也不禁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哈哈,副旅将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