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只靠正常买卖的话,土地实在是太贵了,而且就算你有钱老百姓也不一定会卖。至于靠强取豪夺,他们一群乡下地主也没有这个能耐啊,再说就算他们有这个能耐,但是强取豪夺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要知道这些地主都是一些祖辈生活在这的本地人,强取豪夺自己老乡的土地,那这名声可就臭大街了,他们可不想一出门就被自己的这群穷老乡指着脊梁骨骂。
而想要在不脏自己名声的情况下,还能便宜的买到土地,那就只有赶上天灾**这等,老百姓们活不下去的好时候了,所以这群地主贵人巴不得朝廷年年早收夏税,官吏人人贪污税款呢。
所以这次早收夏税的事情,虽然使底层的百姓们苦不堪言,但是对于上层的那群官僚和地主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盛宴。
以至于他们心里竟然生出了想再收一次税款的想法,而且是官越大身家越富有的人,这种想法越强烈,毕竟贪欲这种东西,可是比毒品更加可怕的。
至于会不会因此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哼,一群泥腿子罢了,难道他们真的敢造反吗?再说就算这群泥腿子真的造反,难道就是一定是一件坏事吗?
他们要是造反无非也就是在底下的县城闹闹罢了,而他们闹得越欢死的人越多,自己的好处不也就越大吗,到时候官老爷们有战功政绩,地主老爷们能捞够土地,那可真是双赢啊!
暂且先不说上面官员地主们这种鼠目寸光的危险想法,单说一下现在的颍州taihe县城。
现在的taihe县在张世华看来,就像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危险,虽说元蒙朝廷只是下令早收夏税,但是在那群鬣狗一样贪婪的官吏和地主的努力下,底层老百姓所承担的远远不是一次早收夏税那么简单。
要知d县城的官吏光是为了堵住他二叔张烈文的嘴,就足足塞了一百两封口费,要是真的只是单收一次夏税,那可真就是见鬼了。
而从现在taihe县的变化也能深深的看出这一点,原本已经被张世华剿灭的劫匪盗贼再度死灰复燃,而且因为没有了巡检司的压制,劫匪们愈演愈烈,势力也是越来越大,这才短短的一个月taihe县就已经出现了五十人以上的劫匪势力了。
而且不光是劫匪重新抬头,白莲教在这两天也是越来越活跃。要知道,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无助中,就一定会下意识的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寄托,而白莲教也因此迎来了飞速发展,单单一个徐城镇,一次白莲教会就能聚集上千人。
可以说在地主官僚,劫匪强盗,白莲宗教,三方势力的压迫和引导下,整个颍州已经可以用民怨沸腾来形容了。
而且更加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可不光是在颍州这一州一县之地发生,在整个hn江北行省都是如此,甚至汝宁府这边还算是好的,毕竟他们只是提前征收税款,而在北边的汴梁路和大名府这些地方老百姓们不光要提前交税,还要面临着被朝廷强征河工。
据张世华所知,颍州和汝宁府出现的很多盗匪,都是从汴梁那边逃来躲避朝廷强征的百姓。
现在整个hn江北地区就像是一个**桶,只要有一丁点的火花,就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但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那群目光短浅的官僚地主依然只知道趴在底层百姓身上吸血,仅仅从th县就能看出这一点,现在张世华也明白了,为什么说历史车轮无法阻挡了,因为国家如果继续由这群目光短浅的吸血鬼统治,那这个国家灭亡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即使没有白莲教起义,也会有黑莲教、红莲教。
总之元朝一定是要完了,继续抱守残缺只会被汹涌的民怨碾成齑粉,只有起义才是顺应天下大势的行为。
想到这,张世华站起了身,出了房门,对着后院带领弓手们训练的石十三和赵二喊道:“备马,随我去一趟大张村。”
石十三和赵二听到张世华的话,也并没有再多问什么,因为张世华差不多每过七天都会去一趟大张村,去看望哪里的七十名兄弟。
所以他们听到张世华的吩咐,只是低头称“是”,然后就去准备马匹去了。
而见他们去备马后,张世华心里才暗想道:“这一百名前任弓手们,在自己的影响下早已对这个朝廷充满厌恶了,可以说到时候就算自己带着他们造反,他们也一定会追随自己,但是却是这种关键时刻越不能出什么意外,无论如何自己只有将他们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上,自己和家族还有他们才最可能在乱世活下来。”
………………………………
第五十五章 大张村
张世华一行三人策马出城,走在通往大张村的路上,看着道路两旁那些面黄肌瘦,在田地中采食野菜的百姓,还有那一个个因为营养不良而皮包骨头的小孩子,张世华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虽说元蒙朝廷修治黄河,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以后都是一件好事。但是秦始皇修长城、开灵渠不是利于后世的好事吗?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不是利于后世的好事吗?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越是有利于后世的好事,那就越是会成为不利于今世的坏事,因为越是大兴土木发动战争,那对底层百姓的负担就越大,要知道没有那个老百姓可以用自己和家人的命,换取那有利于后世的好处。
而看着这群可怜的百姓,张世华现在除了叹息他们可怜的命运外,也帮不上任何的忙,虽然张世华他们家很有钱,也很有势力,但是他们张家再有钱有势,也不过就是一个县城中的豪强罢了,现在大发善心的去帮助这群可怜人,只会让张家彻底消失。
因为张家也是地主阶级,而地主之间也是有规矩的,如果张家帮这些百姓,那就是破坏了规矩,毕竟全县的官僚地主等了这么久,才等到一个兼并土地的好机会,到最后这个机会却让你们张家给破坏了,那张家的下场可想而知。
再说张家就算不怕那些人的报复,张家也实在是不可能帮得了全县的百姓啊!别说全县百姓了,哪怕仅仅是一个乡镇的百姓,估计就要让张家倾家荡产了。
因此张世华只能忍住不看那些可怜人,并且加快速度向大张村赶去。
也还好,大张村距离县城并不远,张世华他们又是骑着马,所以也是就半个时辰左右,张世华他们就赶到了大张村。
“大张村”光看名字就知道村里住的一定都是姓张的,而张世华他们家其实也是从大张村走出去的,这样说吧,张家的祖地就在大张村,所以张家在大张村有一座庄园当祖宅,并且还在大张村有着好几百亩田产。
也正因为如此,张世华才会让驴哥鹿哥他们带着剩下的七十名弓手,驻扎在大张村。
相比于县城的其他乡镇村庄,大张村的百姓过得算是最好的了,至少村民们吃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要是仔细论起来,大张村的每一户人家都和张家有亲戚关系,而在这个及其看重血缘宗族的时代,张家作为县中一等一的豪强,对于自己的这些亲族,自然也会额外关照一些。
虽然说大张村一小半的村民都是张家的佃户,但是张家在这收的租子却是全县最低的,足足比县里其他的地方低了一成多,而且就算是村民们真的过不下去要买土地的时候,张家也绝不对大张村的村民压价,一律都是按照市件购买的。
当然张家这些政策只针对于大张村的村民,但也因此使张家在大张村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所以当张世华带着石十三他们进村时,那些村民看到张世华也都会停下来,尊敬的向张世华打招呼。
而张世华遇到了这些向他打招呼的村民们,也是微笑着点头致意。
张家的庄园在村里最里面,不过即使是在村子最里面,其实也没有多远,张世华他们骑着马不一会也就赶到了。
庄园门口有着两名身穿黑衣的汉子,这两人看到张世华他们后,第一时间就对着张世华弯腰揖礼,并说道:拜见大少爷。
张家的下人不少,但是会这样对着张世华行礼的,也只有以前巡检司的那群弓手了。
张世华他们这时也翻身下了马,下马后张世华也摆手对着那两人道:“免礼吧。”
那两名汉子听到张世华这话,才直起腰,并快步走上前来为张世华他们牵马。
张世华随手将缰绳给了其中的一名汉子,并开口对着那名汉子问道:“三郎,兄弟们现在都在庄园吗?”
那名叫刘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