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称雄-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我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是被人需要的’。所以这样的感觉在产生了之后,的确使得这些人都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而这更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在他们的心底埋下了一个种子,让他们明白了付出和奉献所带来的含义。

    ……

    不多时太阳落山了,又是一个平静的夜色到来。

    按说在往常,只要太阳落山,那么最多一个时辰,吕甘就绝对可以睡着。

    毕竟对于他这样每天都要为自己的下一顿饭而努力的人来说,后世所谓的夜生活,对他们而言,那简直就是永远也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但到了今天,有着‘头挨上枕头就能打呼噜’这个技能的吕甘,却是无比罕见的失眠了。

    是的就是失眠了,翻来覆去都到了午夜子时,满心兴奋的吕甘却还是没能睡着。

    住在这件虽然可以遮风挡雨,但却无比简陋,乃至可以说是家徒四壁的土坯房中,吕甘却不由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躺在一张小木床上,身下铺着上面十几文钱卖给他们,几乎等同于白送的老旧铺盖,身上盖着不知用了多少年除了勉强干净之外也是十几文钱买来的老旧棉被。好几个时辰过去了,吕甘的脸上却是依旧带着笑容。

    “呵呵,我吕甘终于也有一块自己的地了,足足十五亩地啊!”吕甘说着,也不由用两只手,一边又一遍的摸着自己放在胸口的田契和地契还有房契,整个人现在简直就像是魔怔了一样。

    因而越是这样,有些兴奋过度的他便越是难以睡下。

    不过这个时候他倒也一点都不困。毕竟他可是平白得到了十五亩田地啊!怎么说呢,乞丐中了五百万之后,应该就是吕甘现在的心情了。所以吕甘现在到底兴奋到了何种程度,便也就是可以想象的出的了。

    所以现在的吕甘便就像是着了魔一样,再床上跟摊煎饼似得,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身。

    不过等到他把身子从对着墙翻到了对着外面之后,看到墙角摆着的各类农具好不容易才有些困意的他,脸上的兴奋却也不由变得更加浓郁了。

    是的,他们如约领到了各类耕种的农具。这之中铁锄、镰刀、簸箕、犁等各类东西,也都是一样不缺的。

    但也真的就像那个船老大猜测的一般,这些东西并不是白给他们的,他们同样是要以成本价,来支付这些东西的。

    不过对此,吕甘等人不但没有什么埋怨的想法,反而却是无比感激张世华,感激他们的平章大人。

    不但因为张世华给他们开出的农具的成本价要比市场上买的足足便宜了一倍,更是因为这些东西他们都可以先用着,然后等到了秋收了之后,在为这些个东西买单。

    而且更好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还不由多付哪怕是一个铜板的利息。

    这样的好事,吕甘在没有亲自见到之前,绝对是做梦也都不相信的。

    是的,在吕甘这个生活在十四世纪的中国人看来。人家借东西给你,然后大半年下来都不跟你要一个铜板的利息。这种事情,绝对算是天底下最大的好事了。

    而之所以吕甘他们会生出这样的想法来,也无他,只因为民间的高利贷太普遍且过于的深入人心了而已。

    作为一个现代人,咱们根本就难以想象古代的高利贷到底有多么可怕。

    就单说古代一个最著名的高利贷,九出十三归吧。这九出十三归简单的意思就是,你借人家十两银子,但你能拿到手的却只有九两银子,这也就是九出。然后还钱的时候,即便你是第一天借第二天还,依旧也要加收你三个月的利息。而且还是按十两银子算的利息,并且一个月的利息是一毛,还是利滚利。

    这也就是说,即便你是第二天还钱,那么连本带利,你也依旧要还给人家十三两。这也就是十三归。

    想一想,这他么简直就是抽骨敲髓啊!这么高的利息,一百个借钱的人里面,九十个能给他换上利息那就不错了。

    所以在古代,绝大多数的小农阶级,也全都是被这种害死人不偿命的高利贷给搞破产的。

    因而在知道张世华竟然不收他们一分钱的利息之后,这些没读过书的贫民百姓,也不由瞬间便成为了张世华的铁杆拥护者。并在心中无比感激张世华的仁心义举。

    甚至就如吕甘等人,就已经开始准备为张世华立生祠了。

    所以这一场移民,也不由让张世华收尽了这些个移民过来的贫民百姓之心。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亲下乡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间,也不由到了至正十三年二月十五,整整半个月的时间便也就这么过去了。

    而也就是在这一天,在襄阳城外,西南十数里之外的一条乡间小路上,二十多名黑衣黑甲的精锐骑卒也不由簇拥着一名衣着华丽举止不凡的青年,并及数名前朝南宋官员打扮的男子,一同来到了此处。

    “主公,如您所见。前面便就是安置移民百姓的一处乡镇,葛镇了。”其中一名生的白胖,留着八字胡,身穿一身绯红色官服,腰间还配着一个银鱼袋(注释1)的中年男子,也不由满脸赔笑的对着那名衣着华丽的青年,如此介绍道。

    “恩,好吧。那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走!”青年听到这样的话,点了点头,这般道了一句之后。一催快下战马,也不由当先向着葛镇那边赶去。

    而众人人见着青年如此,便也是忙扬鞭催马,紧跟着青年一同向着葛镇的方向赶去。

    这青年,不用我说诸位也猜得到,自是张世华本人无疑了。

    是的,今日他特意出城来到这里,便也就是为了亲自看看移民百姓的安置情况。当然,这并不是微服出访,而是大摇大摆的出城视察。所以他身后才会跟着那么多的官员。

    不过来葛镇,却是他出发前突发奇想想到的。所以官员们倒也不可能给他玩面子工程、弄虚作假那一套。

    一行足有好几十人,浩浩荡荡的来的这里,自然也是第一时间便就惊动了这里的里正和留在这里的一名吏员。

    因而这两个人,也不由的在第一时间,小跑着来到了镇门口。

    “小人姚平(毛介)拜见诸位大人,拜见诸位大人。”这两个人猛的见到这样的阵势,脑子也不由有些短路了。因而来到镇门口后,便就忙跪在张世华等人的马前,对着张世华等人不停叩首。

    “呵呵,好了你们都起来吧,我不过就来此随便看看,你们不必这般拘束。”见两人这样,张世华不由的对其二人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对他们说出了这样的话。

    而他们两个人听到这话,先是撅着屁股,小心翼翼的抬了抬头,看了一眼张世华的相貌和众人对张世华的态度,心思急转之下,自然也不由猜到了张世华的身份。

    所以在下一秒,这两人相视一顾,猜到张世华身份的他们也忙不由用力的对张世华磕了个响头,并一脸激动的忙开口道:“我等多谢主公,我等多谢主公!”等到激动的连告了两遍谢之后,他们才从地上缓缓的站了起来。

    “好了,咱们现在都下马吧。”来到镇子门口,自然不可能在骑马进镇了。

    所以张世华这般招呼了一声,便也不由的第一个翻身下马。而后等到众人都下马之后,张世华便就又命令亲卫高扬他们在镇子口看着战马,自己则带着李五等四五名护卫和周四九等随行而来的官员,一共十余人,迈步走进了镇子。

    镇子很小,现在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就住下一千多人,也就是区区两三百户人家。

    因而这个地方真可以说是眼睛一扫,便就能看个全貌。故而并没有什么好转的。

    而且因为张世华乃是突然来此,没有任何一个人给镇中的百姓打预防针。所以出于骨子里对官府和统治阶级的畏惧,即便镇子中很多百姓都给张世华立了生祠。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却依旧是颇为畏惧的躲在了屋里,不敢靠近过来。

    而百姓的这种心理和行为,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那边也就是‘敬而远之’了。

    所以在这般走了两步之后,自觉无趣的张世华,便也不由摆手,将小心翼翼陪在身后的姚平、毛介两人叫了过来,准备直接向他们问一问有关移民的事宜。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竹编的蹴鞠小球,正好就滚到了他的脚边。

    而见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