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末称雄-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或许张世华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叫咱们后世人来看,都是最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是这样天经地义的事情,要是放在几百年前的中国,却是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毕竟在古代,就连所谓的仁义王师,也仅仅是在行军途中不杀人不扰民罢了。所以张世华这样的做法,在这个时候,的确为他在残破的上蔡城和苦苦挣扎求活的百姓之中,聚集起了极高的威望。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威望,这些百姓们才会相信,张世华他们是真正的仁义之师,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给他们重新找一条活路的人。所以当张世华对这些百姓说出,要带他们去遥远的南阳府,并在那里赐予他们田宅之后,百姓们也才愿意和张世华去人生地不熟的南阳府,开始他们全新的生活。

    而至于张世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张世华的治下,真的是很缺人丁。

    毕竟元蒙鞑子入主中原、踏平南宋的时候,在南阳府所展开的屠杀真的是太狠了。据史书记载,元世祖至元八年,也就是大元朝廷一统天下后不久。南阳府,一府五州之地,境内十三处县城,所有的丁口加起来竟然只有四千八百九十三口。

    这是个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后世两个市的庞大土地上,所有人的人加起来,却仅仅只够一个村庄。这样残酷的大屠杀,即便后来长达百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南阳府依旧是地广人稀的严重。

    别的不说,光看南阳府一府五州十三县之地,所有的百姓加起来却仅仅只有二十万人口就能看的出,南阳府到底地广人稀成了什么样子。

    毕竟同是江北行省的蕲州路,不过只有五个县城,却是足足有着近四十万人丁啊!

    所以在这样天差地别的巨大差距下,张世华又怎么可能不会想方设法的来扩充治下的人丁。毕竟这个时代,“人多力量大”可是真正的真理。

    故而当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张世华,转身回望了身后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之后,也便不由面带喜色的拔剑高吼道:“所有人听我号令,向前、开拔!”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顿与赏赐

    差不多五天之后,也就是在至正十一年冬腊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张世华他们这些人也终于是回到了他们的大本营――舞阳xan城。  。

    按说在往年,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还是底层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挣扎求活的百姓们,都会相继放下手中的工作,准备开始迎接新年的到来。

    但是在今年,张世华却显然不肯能再像往年那般悠闲了。

    毕竟张世华这一次可是将上蔡城的仅存万余百姓全部打包带来了,如此多的百姓,多次多张嘴,要是不能在第一时间即使的安顿好,那可就真的是好事变坏事了。

    所以在回到舞阳xan城之后,张世华也根本顾不得和家人团聚,便着手准备起了繁杂的安顿事务。

    要说,在这个生产力无比低下的时代,一下子安顿足足一万五千余百姓,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万幸的是,因为张世华连连大胜,俘虏了大批官兵士卒的原因,张世华倒是不缺少劳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刚刚缴获了大批粮草的关系,张世华他短期时间内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故而,也正因如此,安顿事务看起来虽说令人头痛,但是真实施起来,问题倒并不大。

    ……

    又是三天时间之后,也就是腊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在叶县一处即将大规模开垦的荒地上,作为叶xan知县的李重三,却也正在对着张世华禀报这些天的安顿事务。

    李重三:“启禀将军大人,按照您的吩咐,在差不多十天之间,属下便动起了叶xan县城、平顶山矿区以及鲁山xan共计八千余精壮汉子,着手准备起了上蔡难民的难民的安顿事务。”

    “故而到了今日,要安顿与两县的五千上蔡难民的安顿事务也即将接近尾声。五千难民,以户为单位,所有的难民房屋已然建好了九成。所以顶多再用一两天时间,所有的难民便可以全部得到安置了。”

    “恩,不错。重三你这回做的很好,也实在辛苦你了。”张世华看着荒地上那一座又一座简陋的茅草土屋,和热火朝天正在劳作的丁壮百姓们,却也不由面带欢喜的对着李重三赞道。

    而李重三听到张世华这话,自然也是忙对着张世华行了一礼道:“此皆乃属下分内事也,不敢居功言劳。”

    张世华:“好,说得好。若我帐下文武都能像重三你这般,天下何愁不太平啊!哎,只不过……我看到这些百姓们抛家舍业随我来此,我却只能将他们安置在着茅屋陋室之中,心中便有些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将军真乃仁德之君!”听到张世华这样感化的话后,站在张世华身旁的李重三,却也满脸赞服的对着张世华弯腰揖了一礼。然而在揖了这一礼之后,李重三看着张世华却也不由说道:“将军您能这般想,可真真当得上仁德二字。”

    “不过将军您也要知道,‘树有枯死日,人有力穷时’。为了安置这些难民百姓,将军您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且这些百姓虽然说是暂居于茅屋陋室之中,但是将军为了让这些百姓安稳过冬,不但给了这些百姓每人一石的救济粮,更是每家每户免费赐予了他们足够的石炭。”

    “这些东西,已然可以让所有的难民百姓们,都安安稳稳的过上一个好年了。再说将军您还动起了舞阳铁厂所有的铁匠给这些百姓们打造农具,好让他们来年可以耕种过活。”

    “像您这样的人,可以说寻遍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了,所以您也万万无需在自责了。”

    “重三,多谢了。不过重三你说,咱们何时何日才能让天下重归太平、才能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让他们安享太平呢?”听到李重三这般劝解他,心情稍微好些的张世华再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却也不由这般对着身旁的李重三问道。

    然而李重三听到张世华这话,却是想都不想的便对着张世华说道:“将军大人,圣人曾言:‘仁者无敌’。将军您仁义无双,今古难寻。所以属下坚信,只要将军您广施仁德、布仁义于四方、行王道于天下,那天下之民必归之如流水。”

    “到时四万豪杰云集而相应、八方义士赢粮而景从,还怕天下不能太平吗?汉高祖这样做,不过五年便一举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五年平楚,却一举奠定了大汉四百年江山。”

    “将军仁德武功丝毫当丝毫不亚于汉高祖,而元蒙鞑虏之中却并没有西楚霸王那样的英雄人物。所以属下坚信,天下太平之日,必不远也!”

    然而听到李重三这样的话,张世华却是哈哈大笑道:“重三之言太过矣,我张世华不过一中人而,岂敢自比与汉高祖,重三这话也只得对我一人言而,若让他人听见了,岂不是连大牙都要笑掉。”

    “所以此话,当慎言而、慎言而。”

    “属下遵命!”听到张世华的话,李重三嘴角微微一笑,却也不由这般低头道。

    而张世华见其如此,在点了点头之后,却也不由将目光接着放到了在那个新出现的镇子中,火热朝天工作的百姓身上。

    “新家终于建好了!”恰好就在此时,不远处那个小镇子上的最后一处房屋也建好,故而这座房屋的主人和那些个由上蔡迁来的百姓们,也不由这般振臂欢呼道。

    而听到他们这样的欢呼,张世华转而看着身旁站着的李重三却也不由说道:“重三,听到百姓们说的话了吗。看,他们把这里当成家,当成了他们的新家。”

    “所以你且记好了,从今天开始,他们也就是这南阳府人、这叶xan人,而不再是从上蔡逃难来的难民。我希望他们都能像我治下的其他百姓那样,都安安稳稳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而不愿意看到人离乡贱的事情生,你明白了吗?”

    “将军大人放心,属下明白,属下一定会将这种事做到最好的。”李重三听到张世华这话,在弯腰揖了一下礼之后,也便不由这般信誓旦旦的对着张世华说道。

    而张世华听到李重三这话,在再一次点了点头之后,便也就大步的离开了。

    ……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张世华返回了舞阳城,这个时候关于上蔡百姓的安顿事务,在张世华以及麾下众人的努力之下,已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