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心统一体的人死后再生,这是六个宗教共同的根本原理。

    假如我承认这一根本原理的话,我觉得印度教和佛教的解释,比袄教和犹太系亲教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但是,当我考察“空”、“假”这些佛法概念时,也还是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在智能上对其理解的困难。因此,即使像六个宗教那样用时间和空间这些词去解释,能否得出答案,我也有怀疑。生命死后果真继续存在吗**还原为无机体后,精神到何处去了总之,以空间、时间为基准,是解答不了这一问题的。我相信只有用“空”或“永远”这些概念,才能解答。

    314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3关于宇宙

    池田我们所居住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从很早的古代起就一直在议论着,并使很多天文学家和哲学家大伤脑筋。

    我们知道,历史上远在纪元前三千年,苏美尔人就有自己独特的宇宙观。古代希腊哲人也用尽各种理论描绘出各种各样的宇宙形象。但是,把天体问题作为一种学问进行科学探讨,还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后,才进入了正规时代。

    不仅天文学,所谓“科学革命”的时代也是从文艺复兴为而进入全盛时期的。

    进入二十世纪,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后来的量子力学和素粒子论的发展为基础,天文学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实际上就逐渐以全宇宙为研究对象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使

    用射电望远镜,天文学有了飞跃发展。从年代上看,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可以说是原子物理学急剧变革时期;五十年代是生物学革命转折时期;接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天文学的黄金时代。就是说,将来回顾起来,这些年代是可以跟伽利略开始把望远镜对向天空,开普勒弄清行星动向时期相媲美的变革时期。

    但是,一切学问都一样,视野越开阔,新的难题也就随着越来越增多,这也是事实。特别是天文学,研究对象难于亲手实验,就更增加了难度。

    研究宇宙的根本问题,大体可分两大方面。一个是关于宇宙的大小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宇宙起源问题。这些是天文学家最大的课题,同时也是哲学上的重大课题。

    汤因比现在,我们就物理宇宙来说,它比纪元前一千年巴比

    315

    展望二十一世纪

    伦人和希腊人看到的,要广泛得多。在我们观察的范围内,对某些星球的组成、温度、变化、运动等情况,也远比他们知道得多。

    但是,一旦进人宇宙整体问题,对其本质的理解问题,我们就感到跟巴比伦人和希腊人同样是无知的。关于物理宇宙的历史及其领域问题,我们也跟他们一样,只是有那么一点儿知识。关于整个宇宙的概貌,跟他们一样只限于推测而已。就是推测也跟他们一样,其说不一,得不出结论。因为,不管哪种推测,都无法证明,都缺乏必要的资料。

    池田我们必须清楚知道,我们关于宇宙的知识是有限的。

    就这一点来说,博士刚才讲的非常重要,以此为前提,我想首先谈谈关于宇宙的大小问题。

    根据各种天体发光的多普勒效应被发现后,我们知道了星云彼此之间,以惊人的速度,各向遥远的方向离去,即所谓膨胀宇宙的学说。据观察,这些星云离我们越远,速度越快。据说离地球二百亿光年遥远的地方,几乎以光的速度离去。比这再远的地方,任何现代的自然科学手段,都无法认识。就是说,距离地球二百亿光年以内的宇宙,是我们在物理学上可见的宇宙。比这更远的宇宙地平线,即所谓“宇宙线”的彼处,是无法感知的世界。

    因此,离彼处更远的地方,就越出了科学所及的范围,成为纯粹的哲学问题,也就是人们思维和想像的问题了。就是说,宇宙是无限地在扩延着的东西呢还是另有别的宇宙呢或者在一定的境界以外只是漫延着无的空间呢这样一些问题,除了靠想像和观念以外,是难以决定的。但怎样思考这些问题,却有着重大意义。因为这种宇宙观,对我们的生存方式甚至会有很多影响。这是可以充分想像得到的。

    在解释宇宙膨胀的问题上,根据主流派之一的盖莫夫等的爆炸说,宇宙约在二百亿年前,便从巨大的原始状态开始膨胀。由此

    316

    第三编第一章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得出的推论是,现在扩展着的宇宙,不管有多大,也是有限的。如果认为原始的宇宙本身,原来就是无限的,这又当别论。但他们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所以他们推想,这个宇宙只有一个,它的大小是有限的,宇宙之外只是一片虚无的世界在扩延着。

    作为另一一种可能,还有一个设想是,如果把范围再想得大一些,有可能存在着另一个巨大宇宙这很可能是复数的。某科学家认为,有膨胀着的宇宙,还可能有收缩着的宇宙。

    如果第二个学说是真实的,也可以认为我们观察到的所谓大宇宙,实际上不过是真的大宇宙的很小一部分而已。大宇宙无限宽广,其自身是永远不变的。

    汤因比实际上或者心目中能够画出的无限长的线,只能是没有终点的线,即圆或椭圆。古代印度人和基督教以前的希腊人,都相信空间和时间的结构,运动是如此循环的东西。按他们的想

    法,一切事物现象,一切存在,都在周期性地无限地反复着。关于这样的物理宇宙的概念,恰恰和我们的太阳系里的各种现象相一致。因为各个行星在一定的固定轨道上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以二十四小时一周在自转着。

    但是,我们还没有证据说我们太阳系现在的状态,作为整个宇宙结构和运动的样本,是很完善的。事实上,宇亩不断膨胀的学说否定了这一点,再说,循环论也跟可能存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完全的“novelty”新产物等现象是不相容的,而且,这种“变化”和“noveky”新产物是我们经验中的事实既知事项。不过,是否相信人们的经验能够正确地反映“存在”,这是另一个问题。

    池田在上边的谈话中,您也用过“novelty”新产物这一词。具体地讲,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汤因比“novelty”这个概念,是指以前不存在的某物,有了开始存在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从无中生出有的可能性。这在理

    317

    展望二十一世纪

    论上是难以相像的,可是实际上存在着“novelty”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逆转的变化。这都已成为人们经验中的既成事实了。

    如果不可逆转的变化和纯粹的新产物真的存在,那么空间和时间的结构与运动,就不可能像圆或椭圆那样无限反复。那一定像有两端的线一样是有限的。两端没有限定的一条线,无论哪个

    方向,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如果这条线有两个特定的点,线长的界限,一定是随意的。就像制图家一样,可以任意延长直线,随便规定断取。

    池田确是这样,您说得很明白。的确,从现象上看,无可否认,存在着博士所说的这种现象,它只能称之为不可逆转的变化和完全的新产物。自然界决不像圆和椭圆那样单纯的不断反复循

    环的东西。自然在不断产生着新因索,完成着所谓创造,同时在流动着。

    关于博士指出的“novelty”的想法,即或从现象上看,可以说存在着从无中生出有的那种现象。我想用别的想法,大概也可以说明的。像我剐才谈过的,就是佛法所说的“空”这个概念。

    下边让我们谈谈宇宙的历史问题吧。如刚才谈到的盖莫夫学说一样,据现在占支配地位的看法,认为宇宙开始于二百亿年以前。但这并非规定一切都从此开始。在那以前即原始状态以前,

    宇宙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在学术上是没什么讨论价值的。

    如果假定二百亿年前,真的是一切的出发点的话,那就是说在那个时间才从彻底的无中产生有的。如果不承认从无中产生有这件事,这就意味着宇宙是有它无限的过去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二百亿年以前来说,可以随便想像为从无限的过去向相反的方向收缩,也可以想像为收缩和膨胀的无限反复。相反,如果不承认有要回归于无,宇宙就将有无限的未来。

    汤因比人们一直认为,至少从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