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的现象。
我本人过去曾亲眼见过精神感应的事例,那确实是真的。据我想像,一切生命恐怕都是以精神感应的方法互相交感而生存的。而且我想,就人类来说,在语言被发明以后,恐怕不单靠说和写,通过精神感应的方法互相也可以交流信息的吧。
池田有关超常现象的结论当然要下得慎重些。过于赞美这种现象是神秘而超能力的,就会给产生错误认识和欺骗行为创造条件,进而还会堵塞正确认识这种现象的道路和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余地。相反,如果过于固执地排斥它,就的人类能力或可能性的危险。
博士说:“超常现象本来就是常态现象。”
展望二十一世纪
理学等得到的结果,一般还是理解为超常现象。不过总有一天,当发现了因果之间的联系时,人们就会逐渐作为常态现象来理解了吧。像动物的归巢本能和候鸟的迁徙等自然界中许多的超能力,现在都已经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我想,只要细心慎重地观察和实验下去,超常现象也同样可以得到说明的。
再有,人类现在多以语言为媒介传递思想。但也有不用语言手段传递的方法。东方有这样一个特色,正像“以心传心”这句话所说的,东方人一直很重视精神和精神不通过任何媒介来交流信息的现象。这大概就是博士所说的用精神感应传递信息的一种吧。
这种,人类生来具有的隐蔽能力,也会由于研究方法的错误或者由于遭到轻视,没有得到发挥就夭折了,这种情况恐怕为数不少吧。其原因就在于,和理性相比较,不仅超常现象,就是直觉所具有的功能也还没有得到正常的评价。如果直觉产生的推测不幸出现了错误,人们就会夸大这个错误,马上就急于排斥直觉。甚至在还不清楚这种推测的方法和过程时,就马上下结论说是不科学的。
这种性急的作法否定了直觉的立场。而且,作为其反动,一旦陷人理性万能主义,甚至有丧失人类直觉能力的危险。深层意识具有超越理性的非常敏锐而又精确的机能,但是人类随着文化的发达,似乎削弱了这种本来的能力。这其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补充了这些深层意识的能力,使得这些能力即或欠缺也过得去口另一个是人类的意识尤其是理性的发达,压制了深层意识。
汤因比一般来说,当一种新的能力开始补充旧的能力时,旧能力就有退化的倾向。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什么呢当然,新能力确实可以更有成效地完成旧能力的某一部分功能,还可以发挥旧能力没有发挥过或者要发挥而发挥不了的新功能。可
22
第一编第一章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是,新的能力恐怕不可能全面地代替旧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已经能够读写的各民族中,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的现象。而收音机和电视机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被应用后,读和写的能力似乎又有衰退的趋势。同样,人类具有了自我意识的结果,尽管带来了理性和文化,但我想,人类的潜在意识有一部分也因此而退化了。
我们在交通、通讯技术领域内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运河被铁路、铁路被高速公路、船舶被飞机、邮件被电话夺走了各自的功能。但是这些新的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旧手段的机能。
无论在物质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所谓进步,都是建筑在我们无法忍受的损失之上的。
5理性与直觉
………………………………
第4节
池田科学的理性用归纳法探究事物,直觉则用演绎法把握事物。我想这二者是互为补充,相互完善的关系。因为理性必须有直觉的活动作前提,而直觉所把握了的事物又需通过理性加以纠正或明确。理性不断经过锻练,可以启迪直觉智能。
再有,理性的作用是将复杂的对象分解为单纯的构成因素。
与此相反,直觉可以说是将对象作为整体来认识,并直接探索其内部的本质。这样,二者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是人类睿智的两个方而。两者相辅相成来不断提高人性。这种认识您以为如何
汤因比人类凭知觉获得的材料既知事项成为科学假说中的素材。所谓假说,就是对这样累积起来的素材加以假定的说明。
因此,假说需要验证来证实。验证的手段有两个,每个都必须能适用。其一是用理性来检验,即要看这个假说是否能与其他各种假
23
展望二十一世纪
说相容。进一步说,虽然一般来看是暂定的,但已被公认的整个知识体系是否会与这项假说产生矛盾。其二是将这个假说和以这个假说为基础而衍生的一系列现象互相验证。要看这个假说能否完善地说明这一系列现象,其中是否会有互相抵触之处。
但是无论怎么看,假说的正确性都不会得到肯定性的证明。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尽管我们要努力网罗一系列现象,但还是无法确证需要检验的现象都收集齐全了。有时也许我们会发现,一些现象尽管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自然要归入某个系列,可在那之前我们却从未加以观察过。而且,这种新观察到的现象说不定和以往已被认可的假说有矛盾。这种棘手的情况哪怕只有一件,就足以使对一系列现象所做的假设性解释失去说服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假说的根源呢我们提出某种假说,并不是出自知觉获得的材料。假说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说明。
假说也不是根据理性提出的。我们的理性的作用只是研究或批评假说,而不能产生假说。理性是在其作用的对象假说出现之后,才开始括动的。理性和知觉都是在精神的意识水平线上起看作用。
使我们提出假说的是直觉。直觉从潜在意识的深层涌现出来,融人意识之中。意识本身只是单纯从潜在意识接受直觉,既不能产生直觉,也不能创造直觉。理性和直觉都是非创造性的,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来自直觉,其根源是潜在意识。
池田您这番话是对人类精神的创造性活动所作的非常明快的说明。科学也好,宗教也好,在创造者们身上出现的那种可称之为伟大的精神飞跃的现象,其源泉就是直觉。理性本身不能创造什么,要创造性地洞察事物现象,就必须依赖直觉智能。
只是由于直觉多为主观性的,所以稍有偏差,就很容易自以为是。因此,直觉所感受到的东西究竟正确与否,必须经过理性认识
24
第一编第一章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的检验。但是,我们从这里再进一步说,理性和直觉互为补充、相互完善这个认识的规范,再明确点儿说是“直觉的理性”、“理性的
直觉”这种东西,不是很值得探求吗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比如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或者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其发现本身固然都是凭伟大天才的直觉智能完成的,但作为获得成功的前提,他们是动用了一切理性的能力进行了思索的。这种直觉与那种没有任何理性的前提性的努力,而偶然灵机一动的直觉,我以为是决不能相提并论的。
凭直觉获得的真理,对第三者来说,还是有待日后验证的假说。但是对付出了全部理性的努力,凭直觉智能穷其究竟的人来说,这已经不单纯是假说了吧。我想,这里起作用的直觉不是简单的偶然性的,一定是可以称为“理性的直觉”的这种东西。
汤因比因为知觉和理性都是在意识的水平线上起作用,所以人们可以据此相互比较记录,了解各种各样的人在感觉什么,在怎样推理。这样,大家对某一现象就可以得到一致的解释,得出一致的思考结论。我们将这种一致的解释和结论称为客观性。这意思就是说,不能是只属于某个个人特有的,因之和别的解释结论不同的私人见解和思想,必须对一切人都有共同性。但是,如果把“存在即其本身”所真实准确地反映在人类智力上的东西称作客观性的话,那么刚才所说的意识性思维的共同内容是否果真具有这种意义上的客观性呢我们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手段。或许这些共同的内容不过是集体的幻觉而已。
在直觉中有一种主观性的东西,是属于某一个特有的。这种个人性的直觉或许是别人不能理解接受的。事实上,这种直觉也不见得对所有的人都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也还会有些人能改变思想而接受这个直觉的吧。科学家和诗人,宗教方面的先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