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望二十一世纪

    还有的吸毒寻求麻醉。这些青年人的生活态度不是正反映了对人生的疑问和绝望吗

    日本的平安朝末期束法思想曾经攫住了人们的心灵,念佛的哀声到处可闻。据史典记载,在这种社会风气中,许多人为了乞求“极乐往生”而企图投水,绝食自杀。今天的状况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汤因比对今天的危机表现出可耻的软弱所带来的不道义的影响,无疑将使年轻一代的心灵荒芜。青年人感到没有生路而自暴自弃或反叛社会。这种反动实际是使自己的生命以各种方式毁灭的表现形式。青年人对先辈们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因而只好由自己承受的残破局而束手无策。

    但是,走上破灭道路的青年们似乎也没有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即青年人作为人类,也和父辈们一样具有同样的本质,因之也就有一定的自由。尽管他们现在还没有父辈们那样大的能力,但也负有决定人类命运的一部分责任。

    他们还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即与他们自身的自由一样,父辈们的自由也不过是有限的。所有的人都被自己的宿命限制了自由。

    但是我们也有自由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很快使自己的宿命得到改善。今天的状况确实危险。但我相信,我们具有的自由也很巨大,足以根除人为的种种罪恶口虽这样说,并不等于这种自由也是绝对的东西。因为即使我们可以改善自己的宿命,但却不能摒弃宿命本身。

    池田这就是说,问题在于人类如何转换和改善自身的宿命。这里大概也包含着如何处理人类生命内在的利己性与种种**吧。这一点也清楚地表明,人类为了生存延续下去,不仅需要科学,同时无论如何也需要宗教。

    52

    第一编第二章人类周围的环境

    6为了防止地球的污染

    池田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现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产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城市居民的浪费造成的。

    其中第一类只要找到了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和废弃物质,控制其散播途径,是比较容易防止的。但是由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引起的污染却很麻烦。所有的人都在以某种形式加重污染的发生,而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极其庞杂。

    历来一个完善的城市机构要顺利地运转,都是能够彻底处理污水或各种废弃物的。可是随着文明的进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已是旧机构无法处理的。

    产业公害中,伤害者是特定的某一企业,受害者是市民的大多数。因此,通过政治性的规章制度、法律的修改或市民运动,可以说是比较容易杜绝的。但是伴随城市生活而发生的污染却是个大问题,市民的大多数既是伤害者又是受害者。

    汤因比正如您所说,造成环境污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产业的废弃物,另一个是整个现代城市居民的过多消耗。我也认为,要防止污染,后者比前者困难得多。

    确实,排出废物造成污染的是为数有限的一些营利企业。这大约是可以通过法律给予有效制约的,相反,对个人消费的限制,除了成千上万的个人自觉地实行以外,别无他法。通常,节俭令一类的东西与工厂的规章制度不同,显然是没有用处的。但即便是自发的限制消费行为,如果不是受了宗教意识的启发,似乎也不会有效果。

    池田这实在是复杂而困难的问题,结果我想就是那样。

    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市民不应该去责难客观,而
………………………………

第7节

    应当改变自身的

    53

    展望二十一世纪

    生括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括,尽力消除个人生活中有害于环境的部分。

    例如生活汽车化问题,企业每年都在宣传更新产品,推销新车,甚至巧舌如簧地宣传不乘最时新的汽车就有失现代人的身份。

    还有电气产品,日常用品,也大肆宣传及时更新换代的好处。受到这些宣传、信息的左右,若不能自主,只是按照自己的物质**去生活,那结果就只能招致自己和人类的灭亡。我们应该铭记这样一个深刻的事实:我们自己的日常行为长此下去,积重难返,就剥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权。我认为,只有加深这种认识,人类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自觉地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

    汤因比远在人类共同贫困的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的不足,生存不断受到了威胁。在那种状况下,朴素被看作美德,奢侈则被看成堕落。

    但是在产业革命以后,勤俭朴素使得生产者缺乏推销市场,而结果又反过来使工人们失业。因此,消费者方面的节俭,从生产者和被雇佣者的角度来看,就不再是美德,而成了恶德。生产者势必要采取广告宣传这种人为的手段来刺激消费。广告宣传业伴随工业革命同时出现,这决非偶然。

    可是,通过刺激消费一部分生产者和被雇佣者获得的利益,正如您指出的,却违背了整个社会的利益。人类的贪欲性受到宣传的刺激,由此产生了全面的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乃至于生命都构成了威胁。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的生存权。而且,贪欲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不过,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贪婪,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因此,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生存,那就不但不应刺激贪欲性,还要抑制贪欲。假定由于贪婪不会导致现代人被污染,子孙后代不会处于绝境即使

    54

    第一编第二章人类周围的环境

    不会产生这种物质方面的毁灭结果,这也是不能改变的原则。

    工业革命以来,生产者放在第一位的目的是通过宣传来左右大众,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我们现在就应该将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要把抑制贪欲,厉行节俭放在第一位。这样做至少有三个根据,一是维护作人的尊严,二是保护现代人不受污染的危害,三是为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地球资源。我们要摒弃广告产业巧妙鼓吹的那套理想,代之以佛教和基督教的修道院生活所展示的理想。

    池田您说得很对。自由对人来说是应当尊重的东西,然而对人性中哪些方面给予自由恰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给**以无限制的自由,就等于压制了崇高的精神自由。因为**必然要破坏崇高的精神。这正像给凶恶的无赖汉自由,就等于使善良的人受折磨、受压迫一样。放纵**就是放纵恶人。正如要想确保善良的人们的自由,就要监视恶人,必要时还得拘捕起来一样,为了崇高的精神自由,需要对**加以制约。只不过这不能靠社会的外在力量,而是要靠个人的自觉和意志来进行。

    汤因比今在,被称为发达国家的人民总是蔑视所谓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采取或者怜悯或者轻侮的态度。但是从现代的一代人来看,可以预料将来到了子孙一代时,两者的地位就会颠倒过来。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

    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欲将导致自灭。在今日的发达国家里,围绕着生产成果分配的斗争已出现了会使生产瘫痪的苗头。同时也出现了这样的征;固定在某一程序上的单调操作使工人难以忍受,即使因此可以获得再大的利益,也无法减轻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工人的厌倦和生产活动的瘫痪或许会结束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这些国家即或当前比发展中国家富有,但最后实际上也许会更贫困。

    55

    展望二十一世纪

    现在,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追赶发达国家,竞相搞最大限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是看到发达各国开始面临的种种问题,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改变这种认识。听说缅甸已经决定放弃这个方针,他们正在制定计划,把现代技术的引进只限于对衣食住及公共卫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给方面。缅甸人是将现代化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内,要在这个范围内保持传统的牧歌式的以农业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富有。

    因为缅甸现在取代了锡兰,成为小乘佛教的中心,所以缅甸的作法不会没有影响力的。但它毕竟还是一个小国。不过,若能以缅甸的方针为先例,中国和非洲各国继续搞下去,不久就会证明这种变化正是未来的潮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