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舰。两支舰队加起来,为一等战列舰14艘,二等战列舰10艘,巡洋舰32艘,共计56艘军舰),沙俄海军总吨位直接损失了34万吨之多,更是直接由原先的世界海军总吨位排名第四一下子跌出了前十。沙俄海军,直接从一支世界一流海军,沦为了四流海军。
军舰尽失,精英尽陨,元气大伤的沙俄海军要想再铸辉煌,非十年时间不可。
东征舰队的全军覆没,更是让沙俄帝国的决策层陷入了战与不战的尴尬境地。现如今,陆军部组建起来的三个集团军40余万兵力已经在西伯利亚铁路干线上的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等铁路干线城市集结,且正在不断向着东面推进。在贝加尔湖东面的赤塔、尼布楚一带,更是已经集结起了十几万的俄军。按照初定计划,待6月初的时候赶工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路段中的伊尔库茨克以西路段全线通车,规模宏大的陆地战场便要打响。届时,沙俄大军将分别从海上和陆地夹击华军,以达到一举击溃华军主力的作战目的。包括尼古拉二世在内的诸多沙俄高层,甚至已经在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沙俄帝国的海军和陆军胜利会师于海参崴时的情形。
作为海军新星的大华帝国皇家海军却是用血淋淋的事实直接粉碎了沙俄高层们的一切幻想。沙俄东征舰队的全军覆没,不得不让沙俄高层承认一个事实――虽然只有一艘战列舰,但大华海军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强大得多。虽然海军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影响发生于内陆的陆地战争的具体实施,但东征舰队尽陨的这个事实必将给正在向东推进的50余万沙俄陆军将士予以士气上的沉重打击,必将加重沙俄陆军将士们的恐华心理。
在俄国内部,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对华战争问题上存在两派主张。但是,在谋取远东利益并侵吞中国之东北这一问题上,这两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对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他们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财政大臣维特、内务大臣伊万・洛吉诺维奇・戈列梅金、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代表。他们看到俄国在国内和国际上(包括在欧洲和远东)困难重重,建议暂时与大华帝国休战,适当做出某些让步,同时加强陆上战争的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尔加湖段全线通车,运输能力提高,兵力全部调集完成,再伺机决战。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等人为代表。这是一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冒险家;他们过低估计大华帝国的力量,认为大华帝国立国不过数年,虽海军强盛但陆军兵力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阻挡沙俄帝国将近六十万正规陆军兵力的正面强攻。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但在发动战争的时机问题上,他凌驾于两派之上。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现在海军已经没了,沙俄与大华将会进行一场纯粹的陆地战争,已经没有必要让陆军的进攻势头与海军舰队保持齐平。他依旧还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分每秒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但是,他确信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政策,而“让步总是引起新的让步”。至于妥协,以及更甚于妥协的承认战败,年轻而暴戾的沙皇尼古拉二世那是坚决抵制的。
其实,不止是沙皇,包括两派大臣在内的整个沙皇集团都不愿意承认战败这一事实,他们拒绝真正与华和谈一说。沙俄的海军虽然没了,但用以陆上决战的50万大军目前正在源源不断地开赴远东,这对沙俄帝国而言已经是一种骑虎难下。再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因战场深处内陆,海军舰队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对陆地战场造成实质性的影响,至少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沙皇集团普遍认为,在没有取得任何战场优势的情况下与暴发户般的大华帝国进行和谈,沙俄帝国必将毫无话语权。就算是闭着眼睛,沙皇和沙俄群臣都能够大致猜出大华帝国的谈判代表将会在谈判桌上提出何等苛刻的停战条件。
当下之势,不是沙俄不愿意和谈,而是根本不能!
而就在沙俄群臣就是否要继续与华战争这件事情上吵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赤塔和尼布楚的俄军主将却是相继发来了加急电报。
电报显示,华军的陆军主力竟是已经跨过了中俄边境,正分兵两路,气势汹汹地杀向赤塔和尼布楚。陆地战场的战争,竟是已经拉开了帷幕!
这群被失败冲昏了头脑的沙俄高层这才意识到,这场华俄战争的主动权,似乎并未被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战是和,沙俄帝国说了根本不算!
真正可以决定这场两国战争是否继续的主,是那位正坐镇南京的华武皇帝**。
………………………………
第260章 震怒!!!
“失踪了?”在作为主力舰队旗舰的大青龙1号舰上,舰队总司令赵东来皱着眉头,凝视着同样神色严肃的华军少将孙子兵。
“我派出的三艘通讯艇以及六名通讯兵的确已经不知所踪。”孙子兵正色地点了点头,“西历5月13日那天,我部与赵达先率领的新蛟龙舰队在赤道海域不期而遇,并趁机诱歼了多达11艘沙俄巡洋舰。那一役之后,整个沙俄东征舰队已经疲惫不堪,士气极度低落,分明已经处在崩溃边缘。生怕沙俄主力舰队不再东进而选择西向撤逃,我与赵达先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兵合一处,凭借我军战舰的航速优势和主炮优势予以俄军致命一击。出击之前,我便是派出了三艘通讯快艇火速驰往我海军主力所处的南海海域以通知主力舰队提前进入决战时刻。以我军通讯快艇高达40多节的航速,他们应该在15日便穿过了马六甲海峡,最慢也能够在17日左右与主力舰队汇合并将印度洋海战军情汇报给司令您。今天已经是西历23日,时间足足过去了10天,我部也已经在这南海海域与我军主力舰队汇合,但派出去的那三艘通讯艇竟然依旧杳无音信。”
“看来是出事了,而且极可能是穿过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出的事。如果我猜得没错,八成是盘踞在马六甲海域一带的海盗所为。马六甲海峡地形复杂,峡内海岛众多,又是大量河流的入海口所在,海盗向来猖獗。”赵东来重哼了一声,随即转向另一侧的赵达先,正色下令,“赵二听令,把能派出的军舰都派出去,就算是把整个马六甲海域翻过来,也一定要找到那六名失踪的通讯兵。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赵达先当即正色领命。
赵大司令一声令下,多达16艘新蛟龙巡洋舰、8艘青龙级战列巡洋舰当即朝着马六甲海峡方向疾驰而去。
待气势汹汹且规模宏大的华军舰队开到马六甲海峡的东侧入口,正在该处海域巡防的英**舰和荷兰军舰立马就紧张了起来。待三方进行了交涉,巡防的英军和荷军这才知道这支规模庞大的华军舰队仅仅是要进入马六甲海峡找寻六名失踪的华军通讯兵。
华军新胜,更是凭借着区区12艘军舰便是全歼了号称史上最强舰队的沙俄东征舰队,兵威之盛可谓是一时无二。对于华军提出的要搜寻马六甲海峡的这个要求,英国人和荷兰人都只能选择答允,并承诺会竭尽所能,帮助华军围剿海盗藏匿之所,协助华军尽快找到失踪之士兵。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南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北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面积为65000平方公里(25000平方浬)。海峡长度为800公里(500浬),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公里(40浬),向北渐宽,到印尼的沙璜和泰国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公里(155浬)。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在当时代的南洋一带,马来西亚现在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荷属东印度群岛)是荷兰的殖民地。马六甲海峡的北岸即英属马来半岛,南岸便是荷属印尼的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目前由英国和荷兰共管。
说起这马六甲海峡之局势,顺便也论一论这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形势。现如今,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乃是荷兰的殖民地。虽然碍于力量有限,而这片岛群的岛屿又实在是太过众多,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