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阶段与大华和谈,毫无任何话语权的沙俄只能落下一个割地、赔款以及花重金赎回战俘的下场。沙皇尼古拉二世肯定是早已经看透了这一点,故而才一意孤行地选择与大华帝国继续死磕,并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用一种蛮横霸道的手段震慑住了群臣,强力压制住帝国内部的和谈呼声,并想法设法地激起了沙俄民众对大华的极度仇视。
在表现出强烈的主战决心,并把战斗的姿态抬得很高之后,尼古拉二世却是合情合理地犯起了拖延症。远东十万正规军的全军覆没,而且死得不明不白,到底还是让尼古拉二世意识到了华军的强大。身为沙俄帝国的权利执掌者,尼古拉二世早已经开始正视自己的这个对手。他很清楚,如果贸然地将大量部署于中亚和东欧的军队调往远东,不仅会打乱沙俄在中亚和东欧地区的战略部署,引起中亚和东欧局势的变动,让沙俄在欧洲的敌人有机可乘,而且还会因准备不够充分而大大减小对华战争的胜算。十万帝国陆军莫名其妙地全军覆没,极大地打击了沙俄帝国战胜大华的信心。潜意识中,尼古拉二世和沙俄群臣们都在担心50万大军开赴远东后是否也会落下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尼古拉二世选择了拖,尽可能地拖。他知道俄国准备不足,拖得越久战局就越会对俄军有利,时间是沙俄帝国最好的盟友。尼古拉二世在呼吁人民“捍卫国家领土”、“报复远东暴徒”的同时,战争准备却是进行得极其缓慢,东征大军更是迟迟不见踪影。
**从未怀疑过沙俄能够将50万军队派到远东战场。沙俄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着高达1。4亿的人口总数,而通过不断扩张,沙俄帝国的国土总面积更是已经阔达2300万平方公里。沙俄一直很注重陆军建设,一直都将发展陆军作为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1877~1878年俄土战争前夕,俄国陆军常备军总额为72万人,战后约有77万人。这无疑是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常备军。当时英、法、德、意、奥、美等国的陆军常备军都在25万至40余万之间。俄国的陆军总额超过了其他任意两个国家的陆军总额之和。
此后,到1890年前后,俄国的陆军总额一度减至64。7万人,但很快又重新膨胀,以平均每年三万兵力上下的速度快速壮大着陆军队伍。截止去年华俄战争爆发,沙俄帝国的常备陆军总兵力已经高达90万,堪为列强陆军规模之最。除了数额惊人的常备陆军兵力,沙俄帝国还有着数量高达300万上下的后备役军人。这也就是说,别说是50万军队,就算是80万、100万军队,沙俄帝国也拿得出来。
所以,沙俄帝国完全有能力在维持西部本土安全的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里,动员起一支兵力接近甚至是超过50万的强大军队并将其派往远东战场对华作战。
只不过,远东战场十万俄军的全军覆没,整个沙俄太平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让沙俄国内对向来神秘的华军相当忌讳,迫使着尼古拉二世相当明智地选择了“一边高呼呐喊,一边等等看”的对华方针。
在**公开枪决俄军上将阿列克谢耶夫之后,华俄两国的矛盾便是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陷入了不死不休的死局。但即便如此,沙俄依旧没有急于调集军队东进,而是做起了一件与大华雷同的事情――疯狂筑路。
只不过,相比于大华帝国在东北境内大修公路,沙俄帝国乃是在大修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
1891年,俄国人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企图利用这条铁路大动脉将东西方世界从陆地上连通起来,以便更好地发展西伯利亚地区,并谋略远东。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从最东端的海参崴动工,随后又在1892年7月铁路工程开始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修建。因工程量太过巨大,有着近万公里的总长度,沙俄帝国于1892年成立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特别管理委员会”,由当时的皇储尼古拉二世亲自出任主席。现如今,7年时间过去了,曾经的皇储已经成为了新的沙皇,而这条作为西伯利亚大动脉的西伯利亚铁路,除了海参崴往伯力城的铁路路段通车之外,其他路段依旧还处在艰难的施工阶段。
一直主持建造这条世界第一长铁路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很清楚这条铁路的建成对未来的华俄战争意味着什么。故而这一次,尼古拉老兄直接发了狠,开始拼了命地往这条铁路上砸钱砸人。他不断追加筑路经费,大规模地投入民夫劳力,绞尽脑汁地妄图加快工程进度。
西伯利亚大铁路起自莫斯科,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成后的总长度将达到9200多公里,号称世界第一长铁路。按照尼古拉二世的计划,如果能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最东端修筑到伊尔库茨克甚至是更东面的赤塔,50万东征俄军便可以顺着这条铁路直接抵达对华战争的前线,而大军所需要的战略物资也可以顺着这条铁路干线快速被送达。这样一来,对华战争将会变得极其轻松。届时50万大军直接杀入中国境内,华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
遗憾的是,这条铁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是这条铁路已经修了七年,已经算是有所基础,但要使得伊尔库茨克以西的路段建成通车,以正常的施工进度,至少还需要2至3年的时间。哪怕尼古拉二世再怎么增加经费,再如何增派劳工,再怎么拼了老命、倾尽国力以缩短工期,哪怕工程进展再怎么顺利,也至少需要1年时间才能修完伊尔库茨克以西的全部铁路路段。如果要将铁路修到更加东面的赤塔,那工程量可就海了去了。毕竟,伊尔库茨克与赤塔虽然只相隔几百公里,但中间却是隔着一个贝加尔湖。整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中,伊尔库茨克附近的环贝加尔湖区段的铁路修筑难度极大,有着不少技术难关需要被攻克,绝非简单地追加筑路经费或增加铁路工人数量就能够建成的。
可以预见的是,沙俄的这条生命线,最东将会止步于贝加尔湖西面的伊尔库茨克,全长五千多公里。
如果沙皇尼古拉二世真的打算把铁路修通才发兵,那么尼古拉二世口中的50万大军怕是得等到明年了。
沙皇不着急,**就更加不着急了。而且,才刚刚得到山东和东北三省的**,更加需要时间来做战争准备。沙俄军队迟迟不来,这正是**乐得其见的事情。
尼古拉二世把时间当成是沙俄的最好盟友,**又何尝不是呢?
………………………………
第221章 参合美西战争(下)
时间,就这样在彼此的“战争准备中”,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过去。大华和沙俄,进入了暂无战事的战争缓冲期。
不过,作为戊戌年的1898年,注定要是一个多事之年。
1898年2月12日,一次车祸在英国发生,造成一位名叫亨利・林德菲尔德(henry
lindfield)的人丧生,这是世界上首位因车祸死亡的人。值得一提的是,撞死亨利・林德菲尔德的车,乃是产自大华的飞龙汽车。
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发生爆炸,不仅“缅因”号被炸沉,而且还当场炸死了美军士兵164人、炸伤美军100人,爆炸事件的矛头直指西班牙。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要求惩罚西班牙,并开始准备着对西战争。
1898年4月22日,美国海军封锁古巴港口。4月24日西班牙被迫对美宣战,4月25日美国对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正式爆发。
“到底还是打起来了。”得知美西战争如期爆发,再次见证了历史那强大的惯性力量的**不由发出了一声感叹。
“少爷难道早就预料到美国和西班牙会打起来?”听到**的感慨,正向**汇报美洲局势的张冲不由问道。
**笑了笑,轻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觉得历史洪流不可逆转,无形之中似乎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控制着整个历史的走向。”
“听不懂。”张冲直接撇嘴摇头。
“也就是所谓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笑了笑,“对了,二太子(华军第二军中将军长杨勇)发来的电报中,除了提到美西战争外,还有没有提到其他?”
“有!”张冲正色说道,“西班牙人已经联系上了杨勇,希望从我们大华手中大批量购买军火。”
“武器援助西班牙?”**稍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