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渣,我回来了-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热烈的可以直接生烤鸡蛋,你说,她会同意去吗?

    自然不会,于是,无耻无下限的谢依南同学装作一脸儿天真纯良的小模样儿,眼睛里闪着晶亮的光,那光明晃晃地写满了羡慕,她说:“村小?哥哥们都进学了?都认字了?”

    花家三兄弟虽不明白谢依南的目的何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接受谢依南崇拜的目光,这白嫩嫩娇滴滴的小妹妹羡慕我啊,内心如何不激动,当下个比个得点着头表示:我们确实上学了,我们确实认字了。

    (大家不许瞎想,张也真的也认字了,他认得张也这俩儿字,还认得1-10呢,很厉害了好么?)

    “好厉害啊,我也想读书,我也想认字。”谢依南故意小嘴耷拉着,小脸儿委委屈屈地说着自己这纯属骗小孩儿玩的话儿。

    “妹妹,我教你啊!”宾果!三道声音同时发出,谢依南心里乐开了花,对嘛,这才是斯文人玩的游戏嘛,读书认字,多么积极,多么上进啊!

    于是,花家三兄弟带着妹妹进了自己的专属狗窝,哦,不,是专属房间,开始教谢依南认字。谢依南是谁,自然一认一个准了,这表现让花家老大张思惊喜,老二惊奇,老三惊心。

    张思觉着,妹妹果然聪明,这字一认一个准,比自家另外两个弟弟好教了不知道多少百倍。

    张想及张也却难得有了相同的意见,觉着这妹妹认字的速度,没几天就赶上自己了。这哪成,看样子,以后要努力念书了。

    自此,张家三兄弟形成了你追我赶,勤奋进学的好习惯,把花婶儿乐的啊,见天的喜笑颜开,简直快赶上青春永驻了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儿。我们以后再提。

    谢依南这学字亦是临时起义的,她并没有想好下一步要走的计划是什么,但先给自己扫盲总是没错的。再说,机会都送到眼前来了,抓不住的是傻子,她谢依南才不傻呢。

    如此学了近半个时辰,奶奶与花婶儿聊完家常,进来要带谢依南回家。张家三兄弟纷纷依依不舍,谢依男只好与他们约定以后每天傍晚有一小时的教学时间,让他们放了学就来老谢家找她。

    花婶儿知道谢依南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学会了认字,喜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忙赶着给她张罗了一套纸笔。奶奶也不阻止花婶儿的张罗,相反,看花婶儿张罗,奶奶竟然还笑的有点儿意味儿深长的意思。

    这是,在她不知情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件了?谢依南疑惑地想。

    花婶儿的心思奶奶明白,无非是替她家三个小子的将来着想,想着谁将来有福,能求娶了南南去作小媳妇儿了吧。

    花婶儿爱张罗便张罗吧,反正这张家三兄弟现在看着还行,倘若日后长歪楼了,也属张家自己倒霉,老太婆可是不负责任的。

    大家伙儿都看出来了吧,这无良是有传统的,谢奶奶,您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你知道吗?

    谢依南手里拎着花婶儿从自家三个儿子那搜刮来的文具用品,在一个岔路口与张家三兄弟挥手道别,并双双约定今日傍晚便开始进行教学工作,然后才分道扬镳,各行各路。

    祖孙俩儿人回到老谢家,将东西放下便去了井边打水洗手洗脸儿,当然,这些都是谢依南要求的。当然,谢依南不止要求这一个,她还要求奶奶陪她午休。

    谢奶奶自然是没有这个习惯的,但谢依南已然成为老谢家的小霸王,她拉着奶奶的手,坚持要奶奶**,那认真的小模样儿,让谢奶奶怎么看,怎么爱,她还有什么办法能拒绝的呢,只好陪着睡一觉了。

    别说,这一觉醒来,精气神的确好了不少,整个下午的活儿干下来,谢奶奶一点儿没觉着累,自此亦爱上午休这项活动。

    奶奶安排的下午劳动计划是收玉米。这玉米在老凹村儿可算得上是个稀罕物什儿,老凹村儿是南方一个山区,种的农作务多半儿是水稻,番薯,芋头,黄豆,花生,各家隔年也会种一分半分的糯稻,用于年节或红白之事儿时,制作糕点之用。

    像北方常见的麦子玉米高梁之物,从来没在老凹村儿出现过。老谢家这玉米完全是托了谢依南她母亲的福。

    谢依南听说,事情是这样的。年前,母亲的曾经的小姐妹,现在的老姐们纷纷从深圳的纺织厂,服装厂打工归来,个挨个的到母亲跟前来描绘深圳的灯红酒绿,繁华似锦。母亲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极不服气的,转天便扯着父亲进了城,说是要去见识见识城里人家是怎么生活的。转了一天回来,见识了多少谢依南不知道,但父亲驼回来一大包稀罕的粮食蔬菜种子却是真的。

    母亲一通捣鼓,还真给她种出不少东西,像生菜,西红柿,油麦菜,胡萝卜,茼蒿,香菜等等。

    粮食类的却只种出了玉米一样儿,这不,母亲人虽然走了,但玉米却成熟了。祖孙俩儿人准备去香云河对岸的山坡上将成熟的玉米收回家来,省得被野猪拱了去,白白浪费一翻心血。

    祖孙俩儿人准备一翻,戴着草帽袖套,手套,脚上踩着解放鞋,肩上挑着箩筐就去了。玉米比番薯好收,只需将杆上的玉米掰下来就行。祖孙俩儿人分工合作,一个掰玉米,一个捡玉米,没用多大一会儿功夫便将两分玉米地里的玉米全掰下来。

    说是两人分工合作,但谢依南的劳动力明显偏低,奶奶掰完玉米后,还要转过头来帮着谢依南收玉米呢?

    “奶奶,南南不要你帮忙,南南自己可以收完的。”谢依南这矫情发作的原因,纯粹是自尊心给闹的,她接受不了自己这低下的劳作能力。也是,依谢依南现在这小身板儿,如何同她上世记忆里那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谢依南相比,难道你又忘记自己现在只有4岁的事实吗?

    是的,谢依南忘了。

    但她狠话儿刚刚摞完,谢依南又想起来了,没人给她递梯子,她只好自己给自己铺台阶下,她对谢奶奶说:“奶奶,我自己在地里捡玉米,你先把箩筐里的玉米担回家去啊。”

    好吧,谢依南到底还有一个脑子好使,这个安排听起来十分合理,反正一担也装不完,来回跑几趟是肯定的,如此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的方法,谢奶奶欣然接受了。当然,她接受的原因比这些简单,谢奶奶觉着:我家小孙女这是心疼我呢。

    好嘛,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结果挺双赢,于是,两人都挺高兴的接着干自己的活儿。
………………………………

第十一章 不作无食

    第十一章

    玉米收完,已接近黄昏。

    谢奶奶看着墙边堆的山一样高的玉米,颇有些头疼,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谢依南觉着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又来了。她对谢奶奶说:“奶奶,我们可以把玉米分一些给叔叔伯伯们吃啊,我明天再带一些给外公家,剩下的全晒干了,存起来,磨米分,做肉包子吃。”

    “行吗?”奶奶比较怀疑,原因是老凹村儿极少有人吃包子。

    “行的,行的,我们做的吃不完,还可拿去卖钱呢?”

    谢依南一直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开源才是发展之道,节流那是没办法之举。奶奶一个劳动力到底还是太少了些,光靠种田谋生,虽说饿不死人,但若想靠此方法让祖孙俩儿人生活的更好,基本无甚希望。

    所以,这卖玉米面包子,是谢依南发家致富所走的第一步路。

    谢依南看奶奶认真思索的神情便明白,奶奶已然动心了,很好,等玉米晒好了磨了米分,包子做了出来,奶奶的信心肯定更大了,到时候不愁赚不了钱。

    “奶奶,我们今儿晚上煮玉米吃好不好?”

    “好,南南今天真勤快,累坏了吧,奶奶现在就去煮给你吃啊。”

    “奶奶多煮点啊,一会儿张家哥哥们要来,我请他们吃玉米哦。”

    “行,奶奶都听你的。”

    谢依南虽说一直操心,但在奶奶那里却是越发的落着了好,想想,谁家4岁的娃儿,能像谢依南这般懂人情事故的,甚至于小小年纪,还知道要赚钱了。

    谢奶奶的心情委实也很复杂,一方面为自家小孙女的懂事儿欣慰,一方面又替自己的无能懊恼。如果南南不是跟了她,以后如何大家都不敢下定论,但至少南南她娘可以给南南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日子才刚刚开头,南南便跟着自己劳力操心。

    这疼爱,歉然,欣慰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五味儿杂陈是一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