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依然女生呀呀嘿-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贞云:“天是阳,而南是阳位,故木亦是阳,所以木正为南正也。火是地正,亦称北正者,火数二,二地数,地阴,主北方,故火正亦称北正。”究其极挚,颇似难晓,圣人无所云,古先名儒以至于今,亦未有论之者。

    前执政为尚书

    祖宗朝,曾为执政,其后入朝为他官者甚多。自元丰改官制后,但为尚书。曾孝宽自签书枢密去位,复拜吏部尚书。韩忠彦自知枢密院出藩,以吏书召。李清臣、蒲宗孟、王存,皆尝为左丞,而清臣、存复拜吏书,宗孟兵书。先是元佑六年,清臣除目下,为给事中范祖禹封还,朝廷未决,继又进拟宗孟兵部右丞。苏辙言:“不如且止。”左仆射吕大防于帘前奏:“诸部久阙尚书,见在人皆资浅,未可用,又不可阙官,须至用前执政。”辙曰:“尚书阙官已数年,何尝阙事?”遂已。胡宗愈尝为右丞,召拜礼书、吏书。自崇宁已来,乃不复然。

    河伯娶妇

    史记褚先生所书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问民所疾苦。长老曰:“吾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分其余钱持归。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即聘娶,为治斋宫河上,米分饰女,浮之河中而没。其人家有好女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豹曰:“至娶妇时,吾亦往送。”遂投大巫妪及三弟子并三老于河,乃罢去。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予按此事,盖出于一时杂传记,疑未必有实。而六国表秦灵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言初者,自此年而始,不知止于何时,注家无说。司马贞史记索隐乃云,初以君主妻河“谓初以此年取他女为君主,君主犹公主也。妻河,谓嫁之河伯,故魏俗犹为河伯娶妇,盖其遗风。”然则此事秦、魏皆有之矣。

    六经用字

    六经之道同归,旨意未尝不一。而用字则有不同者。如佑、佑、右三字一也,而在书为佑,在易为佑,在诗为右。惟、维、唯一也,而在书为惟,在诗为维,在易为唯,左传亦然。又如易之无字,周礼之法、视、槁、鲜、齍、罪、、(上西下木)、斞、杀、簭等字,他经皆不然。今人书无咎、无妄。多作无,失之矣。孝宗初登极,以潜邸为佑圣观。令玉册官篆牌。奏云:“篆法佑字无立人,只单作右字。”道士力争,以为观名去人,恐不可安迹。有旨特增之。

    鄂州兴唐寺钟

    鄂州城北凤凰山之阴,有佛刹。曰兴唐寺。其小阁有钟,题志云:“大唐天佑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铸。”勒官阶姓名者两人,一曰金紫光禄大、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陈知新,一曰银青光禄大、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杨琮。大字之下,皆当有夫字,而悉削去。观者莫能晓。五代新旧史、九国志并无其说,唯刘道原十国纪年,载杨行密之父名怤。怤与夫同音。是时,行密据淮南,方破杜洪于鄂,而有其地,故将佐为讳之。行密之子渭。建国之后,改文散诸大夫为大卿、御史大夫为御史大宪。更可证也。鄱阳浮洲寺有吴武义二年铜钟,安国寺有顺义三年钟,皆刺史吕师造。题官称曰:“光禄大卿、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卿。”然则亦非大宪也。王得臣麈史尝辨此事,而云:“行密遣刘存破鄂州,知新、琮不预。志传皆略而不书。”予又按杨溥时,刘存以鄂岳观察使为都招讨使,知新以岳州刺史为团练使,同将兵击楚,为所执杀,则知新乃存偏裨,非不预也。

    祢衡轻曹操

    孔融荐祢衡,以为“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志怀霜雪,疾恶若仇,任座、史鱼,殆无以过,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衡素相轻疾,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因召之击鼓,裸身辱之。融为见操,说其狂疾,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宴,衡乃坐于营门,言语悖逆,操怒,送与刘表。衡为融所荐,东坡谓融视操,特鬼蜮之雄,其势决不两立,非融诛操,则操害融。而衡平生唯善融及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融、修皆死于操手,衡无由得全。汉史言其尚气刚傲,矫时慢物,此盖不知其鄙贱曹操,故陷身危机,所谓语言狂悖者,必诵斥其有僭篡之志耳。刘表复不能容,以与黄祖。观其所着鹦鹉赋,专以自况,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如云:“嬉游高峻,栖峙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虽周旋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翼于众禽?”又云:“彼贤哲之逢患,犹栖迟以羁旅。矧禽鸟之微物,能驯扰以安处。”又云:“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以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又云:“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徒怨毒于一隅。”卒章云:“苟竭心于所事,敢背惠以忘初。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予每三复其文,而悲伤之。李太白诗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石,句句欲飞鸣。挚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此论最为精当也。

    禁中文书

    韩魏公为相,密与仁宗议定立嗣,公曰:“事若行,不可中止,陛下断自不疑。乞内中批出。”帝意不欲宫人知,曰:“只中书行足矣。”淳熙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寿皇圣帝自德寿持丧还宫,二十五日有旨召对,与吏部尚书萧燧同引。中使先谕旨曰:“教内翰留身。”既对,乃旋于东华门内行廊下夹一素幄御榻后出一纸,录唐贞观中太子承干监国事以相示。萧先退,上与迈言,欲令皇太子参决万几,使条具合行事宜。仍戒云:“进入文字须是密。”迈奏言:“当亲自书写实封,诣通进司。”上曰:“也只剪开,不如分付近上一个内臣。”迈又言:“臣无由可与内臣相闻知,惟御药是学士院承受文字,寻常只是公家文书传达,今则不可,欲俟检索典故了日。却再乞对面纳。”上曰:“极好。”于是七日间三得从容。乃知禁廷机事,深畏漏泄如此。'其详见于所记见闻事实。'

    老子之言

    老子之言,大抵以无为、无名为本,至于绝圣弃智。然所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乃似于用机械而有心者。微言渊奥,固莫探其旨也。

    孔丛子

    前汉枚乘与吴王濞书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孔丛子嘉言篇,载子贡之言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之于无极之高,下垂之于不测之深,旁人皆哀其绝,而造之者不知其危。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重而镇之。系绝于高,坠入于深。其危必矣。”枚叔全用此语。汉书注诸家皆不引证,唯李善注文选有之。予按孔丛子一书,汉艺文志不载,盖刘向父子所未见。但于儒家有太常蓼侯孔臧十篇,今此书之末。有连丛子上下二卷,云孔臧着书十篇。疑即是已。然所谓丛子者,本陈涉博士孔鲋子鱼所论集,凡二十一篇,为六卷。唐以前不为人所称,至嘉佑四年,宋咸始为注释以进,遂传于世。今读其文,略无楚、汉间气骨,岂非齐、梁以来好事者所作乎?孔子家语着录于汉志,二十七卷,颜师古云:“非今所有家语也。”

    小星诗

    诗序不知何人所作,或是或非,前人论之多矣。唯小星一篇,显为可议。大序云:“惠及下也。”而继之曰:“夫人惠及贱妾,进御于君。”故毛、郑从而为之辞,而郑笺为甚,其释“肃肃宵征,抱衾与裯”两句,谓“诸妾肃肃然而行,或早或夜,在于君所,以次序进御。”又云:“裯者床帐也,谓诸妾夜行,抱被与床帐待进御。”且诸侯有一国,其宫中嫔妾虽云至下,固非闾阎贱微之比,何至于抱衾而行?况于床帐,势非一己之力所能致者,其说可谓陋矣。此诗本是咏使者远适,夙夜征行,不敢慢君命之意,与殷其雷之指同。

    桃源行

    陶渊明作桃源记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系之以诗曰:“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