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依然女生呀呀嘿-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阁子道:“大有进步。此时卫生局已开了捐,分头二三等。南北小班子俱是头等。自从上捐之后,各家都明目张胆的挂起灯笼来。头等上写着某某清吟小班,二等的写某某茶室,三等的写三等某某下处。那二三等是何景象。我却不晓得,那头等却是清爽得多了。以前混混子随便可以占据屋子坐着不走,他来时回他没有屋子。还是不依,往往的把好客央告得让出屋子来给他们。此时虽然照旧坐了屋子尽是不走,若来的时候回他没屋子,他却不敢发膘了。今日清闲无事,何妨出去溜达溜达。”老残说:“好啊!自从庚子之后。北地胭脂我竟囗曾寓目,也是缺典。今日同行甚佳。”

    说着便站起身来,同出了大门,过大街,行不多远,就到石头胡同口了。进了石头胡同,望北慢慢地走着,刚到穿心店口,只见对面来了一挂车子,车里坐了一个美人,眉目如画,面上的光彩颇觉动人。老残向东阁子道:“这个人就不错,您知道他叫甚么?”东阁子说:“很面熟,只是叫不出名字来。”看着那车子已进穿心店去,三人不知不觉的也就随着车子进了穿心店。东阁子嚷道:“车子里坐的是谁?”那美人答道:“是我。你不是小明子么?怎么连我也看不出来哪?”东阁子道:“我还是不明白,请你报一报名罢。”车中美人道:“我叫小蓉。”东阁子道:“你在谁家?”小蓉道:“荣泉班。”说着,那车子走得快,人走得慢,己渐渐相离得远了。

    看官,你道这小蓉为甚么管东阁子叫小明子呢?岂不轻慢得很吗?其实不然,因为这北京是天子脚下,富贵的大半是旗人。那旗人的性情,最恶嫌人称某老爷的,所以这些班子里揣摩风气,凡人进来,请问贵姓后,立刻就要请问行几的。初次见面,可以称某大爷,某二爷,汉人称姓,旗人称名。你看《红楼梦》上,薛蟠是汉军,称薛大爷,贾琏、贾环就称琏二爷、环三爷了,就是这个体例。在《红楼梦》的时候,琏二爷始终称琏二爷,环三爷始终称环三爷。北京风俗,初见一二面时称琏二爷、环三爷,若到第三面时,再称琏二爷、环三爷,客人就要发膘闹脾气,送官、封门等类的辞头汨汨的冒出口来的,必定要先称他二爷、三爷才罢。此之谓普通亲热。若特别的亲热呢,便应该叫小琏子、小环子。汉人呢,姓张的、姓李的,由张二爷、李三爷渐渐的熬到小张子、小李子为度。这个道理不但北方如此。南方自然以苏、杭为文物声明之地,苏、杭人胡子白了,听人叫他一声“度少牙”,还喜欢的了不得呢。可见这是南北的同情了。东阁子人本俊利,加之他的朋友都是漂亮不过的人,或当着极红的乌布;或是大学堂的学生;或是庚子年的道员,方引见去到省;或是汇兑庄的大老板。因为有这班朋友,所以备班子见了他,无不恭敬亲热,也无人不认识他,才修出这“小明子”三个字的徽号,在旁人看着,比得头等宝星还荣耀些呢。

    闲话少讲,却说三人慢慢地走到了荣泉班门口,随步进去,只听门房里的人“嗥”的叫了一声,也不知他叫的是甚么。老残便问,东阁子答道:“他是喊的‘瞧厅’两个字,原是叫里面人招呼屋子的意思。”三人进了大门,过了一道板壁腰门,上子穿堂的台阶,已见有个人把穿堂东边的房门帘子打起,口称:“请老爷们这里屈坐屈坐。”三人进房坐下,看墙上囗囗,知是素云的屋子。那伙计还在门口立着,东阁子道:“都叫来见见!”那伙计便大声嚷道:“都见见咧!都见见咧!”只见一个个花丢丢、米分郁郁的,都来走到屋门口一站,伙计便在旁边报名。报名后立一秒钟的时候,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去了。一共来了六七个人,虽无甚美的,却也无甚丑的。伙计报道:“都来齐了。”东阁子道:“知道了,我们坐一坐。”老残诧异,问道:“为何不见小蓉?”东阁子道:“红脚色例不见客,少停自会来的。”

    约有五六分钟工夫,只见房门帘子开处,有个美人进来,不方不圆的个脸儿,打着长长的前刘海,是上海的时装,穿了一件竹青摹本缎的皮袄,模样也无甚出众处,只是一双眼睛透出个伶俐的样子来。进门便笑,向东阁子道:“小明子呀,你怎么连我也不认得了呀!你怎么好几个月不来,公事很忙吗?”东阁子道:“我在街上,你在车子里一幌……(下缺)
………………………………



    王右将军逸少,晋、宋间第一流人也。遗情轩冕,摆落世故,盖其生平雅怀。自去会稽内史,遂不肯复出。自誓于父母墓下,词致确苦。予味其言而深悲之。又读所与谢万石书云:“坐而获逸,遂其宿心。比尝与安石东游山海,颐养闲暇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常依依陆贾、班嗣之处世,老夫志愿尽于此也。”按是时逸少春秋才五十余耳,史氏不能赏取其高,乃屑屑以为坐王怀祖之故,待之浅矣。予亦从会稽解组还里,于今六年,仰瞻昔贤,犹驽蹇之视天骥,本非伦拟,而年龄之运,逾七望八,法当挂神虎之衣冠,无假于誓墓也。幸方寸未渠昏,于宽闲寂寞之滨,穷胜乐时之暇,时时捉笔据几,随所趣而志之,虽无甚奇论,然意到即就,亦殊自喜。于是容斋三笔成累月矣,稚子云:“不可无序引。”因摅写所怀,并发逸少之孤标,破晋史之妄,以诏儿侄,冀为四笔他日嘉话。庆元二年六月晦日序。
………………………………

卷第一

    晁景迂经说

    景迂子晁以道留意六经之学,各着一书,发明其旨,故有易规、书传、诗序论,中庸、洪范传、三传说。其说多与世儒异。

    谓易之学者所谓应、所谓位、所谓承乘、所谓主,皆非是。大抵云,系辞言卦爻象数刚柔变通之类非一,未尝及初应四、二应五、三应六也。以阳居阳、以阴居阴为得位,得位者吉。以阳居阴、以阴居阳为失位,失位者凶。然则九五、九三、六二、六四俱善乎?六五、六三、九二、九四俱不善乎?既为有应无应、得位不得位之说,而求之或不通,则又为承乘之说。谓阴承阳则顺,阳承阴则逆,阳乘柔则吉,阴乘刚则凶,其不思亦甚矣。又必以位而论中正,如六二、九五为中且正,则六五、九二俱不善乎?初、上、三、四永不得用中乎?卦各有主,而一概主之于五,亦非也。

    其论书曰:予于尧典,见天文矣,而言四时者不知中星。禹贡敷土治水,而言九州者不知经水。洪范性命之原,而言九畴者不知数。舜于四凶,以尧庭之旧而流放窜殛之。穆王将善其祥刑,而先丑其耄荒。汤之伐桀,出不意而夺农时。文王受命为僭王,召公之不说,类乎无上。太甲以不顺伊尹而放,群叔才有流言而诛,启行孥戮之刑以誓不用命,盘庚行劓殄之刑而迁国,周人饮酒而死,鲁人不板干而屋诛。先时不及时而杀无赦。威不可讫,老不足敬,祸不足畏,凶德不足忌之类。惟此经遭秦火煨烬之后,孔壁朽折之余,孔安国初以隶篆推科斗。既而古今文字错出东京,乃取正于杜林。传至唐。弥不能一,明皇帝诏卫包悉以今文易之,其去本几何其远矣!今之学者尽信不疑,殆如手授于洙、泗间,不亦惑乎?论尧典中星云,于春分日而南方井、鬼七宿合,昏毕见者,孔氏之误也。岂有七宿百九度,而于一夕间毕见者哉?此实春分之一时正位之中星,非常夜昏见之中星也。于夏至而东方角、亢七宿合。昏毕见者,孔氏之误也。岂有七宿七十七度,而于一夕间毕见者哉?此夏至一时之中星。非常夜昏见者也。秋分、冬至之说皆然。凡此以上,皆晁氏之说。所辩圣典,非所敢知。但验之天文,不以四时,其同在天者常有十余宿。自昏至旦。除太阳所舍外,余出者过三之二,安得言七宿不能于一夕间毕见哉?盖晁不识星故云尔。

    其论诗序云,作诗者不必有序。今之说者曰,序与诗同作,无乃惑欤!且逸诗之传者。岐下之石鼓也,又安睹序邪?谓晋武公盗立,秦仲者石勒之流。秦襄公取周地,皆不应美。文王有声为继伐,是文王以伐纣为志,武王以伐纣为功。庭燎、沔水、鹤鸣、白驹,箴、规、诲、刺于宣王。则云汉、韩奕、崧高、烝民之作妄也。未有小雅之恶如此,而大雅之善如彼者也。谓子衿、候人、采绿之序骈蔓无益。樛木、日月之序为自戾,定之方中、木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