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道笔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凌薇显然能明白其中之意,回了个眼神:“嗯。”随后便转移了目光。这一幕短暂的很,玄真等人都未曾注意到,除了——元柳,玩味的笑容逐渐霸占了她的脸,弄的玄真三人一脸茫然。

    “难道师傅她发现了?”这是凌薇的眼神,脸上出现一丝绯红。

    “发现就发现,随她去。”李煦宁一脸随意。

    “不是你师傅自然随意啊。话说你师傅是谁啊?我看不像是玄真道长,就他那两憨货徒弟,显然可以猜得出他不怎样。”凌薇注意力被转移。

    “我师傅叫元玄真人,不过我也没见过他。”李煦宁耸耸肩,用眼神回复。

    “元玄?就是几百年前你们崇光塔那个飞升的元玄真人?他怎么收你的?”凌薇一脸惊骇。

    “咳咳。”玄真道人终于出声了:“既然诸位都来齐了,那我们就出发吧。”说完便带头而出。

    不是玄真道人不想再多说,而是如今场面实在是有些怪异,李煦宁凌薇两人在眼神交流,而元柳在旁一个劲儿盯着他两,至于那两憨货则在刷微博没停,玄真道人只好赶紧走人。

    约莫一个小时,一行人来到麻姑山脚下,此时李煦宁已有些站不住了,靠在路边长椅上进行呼吸法调理,反观其他人则并没怎么喘息。据李煦宁所知,凌薇和憨货二人组皆是炼炁化神初级阶段,元柳与玄真并未透露,估计最少也有化神阶段甚至炼神阶段。

    莫要以为这很低,如今广为人知的五大阶段皆是非常模糊的划分,好比第一阶段炼己筑基,细分完全可以分为炼己和筑基,何况如今天地剧变,纪元将止。炼神阶段的早已是凤毛麟角,难现其踪。

    一行人行走在路上还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先不说玄真师徒三人一身道袍,光是元柳凌薇这两位面容姣好好似仙女般的女冠便足够吸引眼球了,李煦宁与他们比起来就毫无吸引力了。

    与玄真三人相比,元柳凌薇并未怎么接触过世俗之人,一路上被盯得尤为不自在,来到车上后便唤常臻常徴赶紧发车离去,留下一地议论纷纷的吃瓜群众。

    麻姑山到龙虎山不过一百余公里,一个多小时便已到达龙虎山景区大门处,并在附近休整。

    龙虎山位于yt市东南二十公里处,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云笈七签》载其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之第三十二福地,历代天师及杰《龙虎山志》则称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有“仙灵都会道教第一仙境”之誉。

    “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正一派也叫符箓派,以符咒为特征,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在宋元明时期,张天师被赐封一品,统领江南道教,总领三山符箓(北宋时,龙虎、阁皂、茅山分传天师、灵宝、上清三宗经箓,称三山符箓)成为中国道教传播发展中心。

    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六十三代,奕世沿守一千八百余年天师世家世代相袭,显赫一方,与sd曲阜孔子世家并受朝廷重视,故有“南张北孔”之说。

    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龙虎山总面积达两百多平方公里,共分六大景区,包括: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王湖。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

    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在龙虎山嗣教的张陵子孙二十代张谌,二十一代张秉一,二十二代张善,二十三代张季文分别建真仙观、张天师庙,和另一座三清观,并且带领龙虎山道教兴盛,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因龙虎山占地过广,顾念凌薇的情况,一行人决定直接乘坐观光车前往上清古镇。

    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上清古镇是龙虎山景区内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群山环抱,依水而建,古镇名胜古迹甚多,长约两公里的上清古街将长庆坊、留侯家庙、天师府、留侯第、天源德药栈等景点串成一线,从龙虎山景区大门到上清古镇大概有六、七公里远,有观光车接驳。

    一行人来到沿江的老街,街道的中端就是著名的嗣汉天师府,也是历代天师居住的地方。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

    一路穿过仪门,文坛、斗姥、玄母、慈航等殿后,进入二门来到玉皇殿,此时玉皇殿已有数十游客,众多惊异的目光投向李煦宁一行,全场瞩目。

    连忙来到殿后天师“私第”,入眼的是一座江南式院落。私第门旁雕刻“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的对联,门楣横幅为“相国仙府”。

    玄真与元柳当即向前迈进一步,常臻常徴紧随其后,显得端庄肃穆。

    李煦宁凌薇见此对视一眼,同时跟上。

    ;
………………………………

第十二章 天师赐符

    “诸位是?”

    天师私第门旁,站在两侧的守门道士在玄真和元柳即将踏入的时候,拦了下来。其中一人开口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开口问道。

    “崇光,玄真。”

    “丹霞,元柳。”

    “前来天师道拜见各位道友。”玄真、元柳对视一眼,迎着守门道士的目光,简短回答道。

    两守门道士细细思索一番后,之前开口的那名道士出声:“原来是崇光塔和丹霞派的道友,之前行事切莫见怪,主要是曾不止一次的出现过欲装扮道士混进私第的人。诸位请随我来。”说话道士转身引路,另一名道士则继续守卫私第大门(私第本是能进的,小说需要)。

    玄真遂带头跟进天师私第。

    这一幕令得周围人群立马陷入吵闹之中,了解内情的心想:奇怪,私第不是不能进吗?那些人怎么就那样进去呢?这到自己这里怎么就变呢?

    不了解的则是想到:这私第难道不能进去吗?怎么还有道士守在那门口。

    且不论外面的人群如何,此时李煦宁已跟随着众人进入了天师殿(原叫三省堂),天师殿有前、中、后三厅,前为过厅,中为会客厅(亦名狐仙堂),与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到了。”随着守门道士的带路,很快李煦宁一行人便来到了会客厅。。此刻的会客厅大门紧闭,看起来里面没有人的样子。

    “诸位请先在次等候片刻,我去通知下天师。”看门道人回身对众人说道。

    “无事,道友先请。”玄真道人回话道。

    抬起右手挥了挥,玄真道人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身为客人,未通知主人便前来求见,是为惊喜。但有的时候,只剩惊而没有喜了,毕竟自己带了一大堆人前来。

    在玄真道人回话之后,守门道士才转身推门进入会客厅,可谓做足了礼数。李煦宁暗自点头,不愧是天师道,不愧是道教始祖张天师所传。

    当然,这礼数自然是得做足的,玄真道人代表着崇光塔一脉,元柳代表着丹霞派一脉,这完全是门派与门派的交流,更不用说两者都是属于道教,这礼数自然不能怠慢。一旦出现差错,那可是打天下第一派天师道的脸面。

    更何况丹霞一脉和崇光一脉并非普通小派,毫无背景,丹霞一脉是传自麻姑娘娘,麻姑娘娘是谁?那可是寿仙娘娘,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