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安皇太后不干涉朝政,但不代表慈安皇太后就什么也不知道,早载淳将自己与慈禧等知近之人的亲戚调离开内务府,并且远离京城之后,慈安就知道载淳不会容下内务府的。但载淳如此照顾自己及慈禧的家人,心中还是很感动的,也知道载淳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其实慈安皇太后这次佛事一是为了死去的咸丰,多的还是为载淳祈福,但听说今日张文亮要菜市口砍近两千人的脑袋之时,心就再也静不来,坐不住了,所以就来到了载淳的住所――北远山村。

    慈安皇太后来了,并没有与载淳谈论今日处斩犯人之事,也没有任何安慰载淳的话,只是一阵的闲聊,使载淳感到了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虽然此事载淳并没出面,但是载淳所承受的压力也并不比张文亮小多少,光是这两天弹劾张文亮的奏折就是一大摞,全是以前明的东、西两厂为鉴,载淳全部都留中不发。

    随着与慈安皇太后的聊天,载淳也渐渐的忘却了这些烦心之事。

    而此时的慈安皇太后见载淳的心情好了许多,心也就渐渐的放下了。脸上似笑非笑的,似乎还带有一丝的戏虐这意,看着载淳,突然说道:“皇儿是长大了,皇额娘听说皇儿外面认识了一个女孩子,也和皇额娘说说吧。”

    载淳一听,俊脸立时就红了起来……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北京城的杀戮(三)

    张文亮菜市口大开杀戮之后,整个北京城都笼罩了恐布之中,街上的行人都稀少起来,而菜市口直到几个月之后,都少有人走,能绕路全都绕道而行。

    张文亮处决完人犯之后的第三天,大清的各大报纸都大骂张文亮,什么阉人乱政,什么张文亮就是大清的魏忠贤。

    同时也有很多文章直指机军领班大臣曾国藩,说曾国藩与张文亮狼狈为奸,曾国藩就是真凶,要严惩曾国藩与张文亮两人。

    而这两个人要说没有影响,那是瞎说,但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这两人也就习惯了,随那些人去吧,嘴长人家的脑袋之上,人家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此时的北京城中悄无声息的又出现了一家报纸,报名叫‘青年’,本来这份报纸还没有一点的明气。但是张文亮处决犯人之后的第七天,一个署名为飞琼的大名人‘青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使得青年一夜之间红遍整个大清。

    载淳再次见了琼琚,并且还说从肃亲王那里得到了内幕消息,将一摞内务府贪污腐化的证据给了琼琚。琼琚回来之后,就写下了一篇名为‘国之驻虫’的文章,并用了大量的数据揭露出了内务府的贪污腐化的事实。

    此文一出,便涌现出了很多的年轻人青年上发表文章,并替军机大臣曾国藩与张文亮明不平,言两人为大清吏治可谓是鞠躬瘁,不惜名声,乃是大清的有功之臣。

    此时的载淳也大圆明园的北远山村之中,亲自召见了军机领班大臣曾国藩与皇家调查局局长张文亮二人,两人从早上就去了北远山村之中,一直到用过午膳之后才从北远山村中出来。

    三人具体的谈话也很快的就传了出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正事,载淳只是与两人唠家长,并且相谈甚欢。后载淳虽没有明着赏赐二人什么,但还是留二人北远山村之中一起用了午膳。

    这也表明了载淳对二人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着说我支技你们二人的亿所作所为,但如此也是表明自己是支持的。

    虽然大清的各家报纸之上,还有对曾国藩与张文亮的口诛笔伐之声,但相对前些时日的语言激烈,已经好了很多。同时有很多年轻人直接表明支持曾国藩与张文亮两人,言对这些国之蛀虫就坚决不能手软。

    而张文亮此时也是大清的名人,继皇家第九军军长周馥的周魔王之后,张文亮也被人送以大号——张阎王。

    此时北京城中的男女老少提到张阎王大名之后,无不浑身起鸡皮嘎瘩。而一些老太太见小孩子哭个没完,就说道:“孙儿,快别哭了,小心把张阎王招来。”而这个小孩子听后立马就不敢再哭了,同时头直往大人的怀里扎。

    张文亮此时还紫禁城中坐阵,这些人犯虽然都被处决了,但还有很多的后事没有处理完呢,主要的就是追缴脏银。虽然此次大部分并没有祸及家人,但是也能凭白的便宜了这些人。但主犯之家还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比如说总管内务府大臣之家,男女皆被发配琼州等岛,此次的清缴脏银也是由户部牵头、警察总署与皇家调查局协肋共同完成。

    清理完之后,立载淳也是非常的惊诧,内务府之人的毫富真是让人不可想象,这可都是从自己身上贪污走的,这帮家伙还真是够狠的。

    户部尚书李鸿藻与万藜青两人也不敢对这些银子做主,因为这内务府还是皇上的家事,而这些银子也都上皇上自己的。

    载淳听了两人的话后,只是轻轻一笑,说道:“朕还真没有想到,这些家伙的本事还真够大的,搂银子的本事还真是不小,居然有一千多万两白银,朕要这么多的银子能有什么用啊,就是天天的看着,也不管饱。

    朕也已经说过了,以后再也不要百姓出一两银子来养活朕了,这些是从内务府中查出来的,但也是国库的银子,还是充入国库之中,为百姓们多做一些个事情吧。”

    户部尚书李鸿藻与成藜青听后,心中均是一喜,虽然这几年户部不缺银子,但是管钱的还怕银子多不成,以后要是与俄国打起仗了,那可是大把大把烧银子的时候。

    两人赶紧拍马屁道:“皇上圣明,皇上真乃仁慈之主。”

    载淳听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又有哪个有不喜欢奉承之言,就喜欢被有骂的呢。那这个人不是脑子进水了就是天生的犯贱。

    进入同治九年六月分的时候,北京城的天气也炎热了起来。历经两个多月的内务府事件已经渐渐的平息下来。虽然偶尔报纸上还会有一两遍相关的文章,但也不会起人们的注意了。

    而此时的载淳再次下旨,对八旗兵制进改革,充许八旗军户从事各种行业,与大清子民一样待遇,停发旗饷。但做为补偿,朝廷分给每一个三十亩土地,并二十两银子。如果有不愿种地的,也可去皇家炼油厂或是皇家采矿公司上班,并给安家费五十两。

    此次虽然要耗费几千万两银子,但载淳认为还是值得的,如果再将八旗兵制之事也一并解决掉,那么自己的中华民族之梦想也就进一步了。因为旗人的那些个特权正一步步的漫漫被消除。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旗人的优越性也就不再有了。

    当载淳这道圣旨出来之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哄动,但是早载淳对内务府下手之时,就已经大清的各大报纸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同时还北京城中的热闹场所贴出布告,并且还派人专门进行了宣传,这也使得这些个旗老旗少们早就知道了载淳的政策。

    同时经过张文亮对内务府之人的血洗之后,也对这些个旗老旗少们进行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大部分普通家廷对此也没有什么,自己有了地,手中还有了银子,这样就可以过上安稳日子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纨绔子弟,整日只知玩乐,没有一点的生存能力之人,就有些不愿意了。载淳圣旨下来之后,就意图煽动闹事。

    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被载淳封为会权大臣,负责裁撤八旗兵之事,当这些个旗人们想要闹之时,载淳又将此时已经名声大皂的张文亮张阎王来协助两人。张文亮再次请旨,向皇家第一军军长长庚借来了当初与自己配合的肖轩旅。

    张文亮此时的凶名还真不是白给的,当张文亮出现之后,这旗人纨绔们立刻就蔫了,再也没有敢闹事了……
………………………………

第二百二十章 吏制变革(一)

    载淳再下完裁撤八旗兵制的圣旨之后,见事情已趋于正常,此时也已经进入到了同治九年七月份,载淳又下了一道圣旨,对大清官员俸禄进行维变革。

    将官员俸禄提升十倍,同时取消所有的火耗,以及京城官员的冰敬碳敬。这对于清官肯定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他们不肯向百姓伸手,那么就靠原来的那一点俸禄养家糊口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由其是一些大城市,真是所居不易啊。现如果大幅提高官员俸禄,那么就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由其是京中的一些冷衙门之中的小吏门。

    而那些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