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世上,有些事情就是如此,不一定要真的追查个水落石出。
李贵妃听说李绪成被放回,登时大喜,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不想,到了晚膳时分,李贵妃正在用晚膳,就听小太监进来禀道:“贵妃娘娘,魏公公来了。”
李贵妃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寝食难安。如今放下心来,胃口也就好了许多。她听说魏刚来了,心中满是愕然,可还是放下碗,漱了口,才道:“请魏公公进来吧。”
魏刚一进屋子,就请安道:“奴才请贵妃娘娘安。”
李贵妃笑道:“魏公公快免礼。”
魏刚谢了恩,就道:“有密旨。”
李贵妃一怔,可却不敢怠慢,忙挥手让屋内服侍的人退了出去。
魏刚见屋内只剩下自己和李贵妃,就从衣袖中拿出一个小白瓷瓶,道:“贵妃娘娘,这是陛下所赐。”
李贵妃看了一眼,已经明白了,心中又惊又骇,忙问道:“为什么”
“贵妃娘娘自己做下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吗陛下说了,贵妃若是能自裁,陛下定然以贵妃礼待娘娘,还能保全李家和贵妃娘娘的小皇子。贵妃娘娘若是”魏刚的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
李贵妃久在深宫,自然明白魏刚没说出来的话是什么。她心中一片茫然,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已经付诸东流了
李贵妃突然觉得活着已经没有了意义,她笑着拿起那个小瓷瓶,道:“烦劳魏公公上复陛下,还请陛下看在妾昔日的情分上,务要善待妾生的孩子。”李贵妃说到后来,声音中已带了哽咽。
魏刚拱手道:“贵妃娘娘放心,奴才自然会将话上复给陛下。”
次日一早,宫中就传出消息:贵妃李氏暴病身亡。
皇上赐李贵妃谥号“思”,“思”字并不是美谥,因此宫中对李贵妃的暴病不由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皇上又下旨令晋封刘才人为婕妤,母养李贵妃所生的二皇子。子以母贵,李贵妃的生子如今反变成宫中地位最低的。
宫中的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这日晚膳后,皇上携着萧允的手沿着一条石子小路慢慢走着。
斜阳洒在路旁的花木上,让花木染上了一层诡异的颜色。
一阵微风拂过,轻轻拂起萧允的一缕鬓发。
皇上伸手替萧允掖在耳后,动作是那般的自然,带着几分亲密。
萧允不觉一怔,只是看着皇上。斜阳照在皇上的脸上,看起来竟似染上了一抹薄红。
突然,腹中的孩子微微动了一下。萧允这才回过神来,不由“哎呦”了一声。
皇上一惊,忙问道:“怎么了”
萧允抿嘴而笑,道:“陛下的儿子踢妾呢。”
皇上闻言,忙俯下、身子,贴在萧允的肚子上仔细听着。
萧允看着皇上,心中满是柔情:皇上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自己自然都明白,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萧允不由想起一句话来不由怜取眼前人,过去已经过去了,过好今后的每一天才是。
皇上抬起头就见萧允正看着自己,目光中带着自己从未见过的柔情,一时心中百味杂陈,但是满腹的柔情只化作一句:“天凉了,早些回去吧。”
两人并肩慢慢往回走去,在身后留下长长的、相偎的影子
尾声
次年三月,萧允产下一子。皇上大喜,次年改元天佑,隐有保佑爱子之意。
就在朝中、宫中无不猜测皇上即将立萧允为后之时,皇上突然下诏封萧允之子为秦王,过继为废太子建元之后。
这委实出乎众人的意料,只有皇上和萧允明白,这无疑是对爱子最好的安排。
李贵妃之事让皇上明白,萧允一旦坐上皇后的宝座,无疑就是置身于无数的后宫争斗之中。但在皇上心中,只愿萧允一生无忧。
故此,终皇上之世,皇上未再立后,因为在皇上心中已有了相伴一生的爱侣萧允。
正文部分已经全部完结,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大家
………………………………
番外 一 静好
更新时间:20130610
“母亲,弟弟回来了。”长乐公主放下手中的绣绷,跳下软榻,就朝门口扑去。
萧允看着女儿的背影,又看了看女儿放在软榻上的绣活,绣得七零八落,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萧允因长乐公主性子活泼,不够安静,因此就让女儿学做女红,想要板板女儿的性子。可是女儿虽然陪着自己在这里做了半日的绣活,可却一直东张西望,不肯静心。
“母亲。”稚嫩的声音响起。
萧允看向自己的儿子宇文清,脸上不由带了几分笑意。
宇文清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就上前在母亲身边站定,满是依偎之情。
长乐公主走到宇文清身边,伸手掐了掐弟弟胖乎乎的小脸,故作严肃的问道:“弟弟今日在学堂有没有淘气”
宇文清皱了皱眉头,有些无奈的看了看自己的姐姐,恭敬的答道:“姐姐,我没有淘气。”
萧允见了,心中越发的好笑。长乐公主性格活泼,加上皇上溺爱,因此越发的无法无天。自己和皇上说过几次,让皇上不再娇宠女儿,可皇上却每每说“女儿就是用来宠的,我大晋的公主就应该骄傲恣意”。
长乐公主偎到萧允身边,拉着萧允的衣袖,道:“母亲,御花园的牡丹开得可好了,我们去看牡丹吧。”
萧允见天色甚好,也就点了点头,携着女儿和儿子一道出了屋子。
暖阳照在身上,让人平添了几分舒适。
长乐公主耐不住性子,自然不愿陪在萧允身边,转眼已经跑在前面。萧允不放心,特意吩咐宫女好生跟着。
宇文清性子甚是沉稳,跟在母亲身边,偶尔陪母亲说几句话。
路过吕淑妃宫室的时候,一阵读书声若有若无的传来,萧允留神听了听,已经听出是吕淑妃之子的声音。
萧允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谢家长女晋封了贵妃,专主后宫内政。只是谢贵妃无宠,因此无子。加上如今皇上一直没有立储,因此这些后宫有子的妃嫔都在暗中较劲,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想要自己的儿子做太子。这些皇子们每日里除了去学堂读书,回到宫中,也要认真读书。
想到这里,萧允不由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皇上封自己的儿子为秦王,用的是皇上未登基时的封号,可见皇上对自己儿子的宠爱。但皇上下了明旨,让宇文清过继为建元之子,无疑是告诉天下,自己的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因此虽然自己的儿子得宠,可后宫妃嫔却没有嫉妒谋害之心。
萧允的明眸中带了几分笑意:皇上用心良苦,深知皇家权力争夺的血腥与残酷,因此才让爱子远离权力纷争的漩涡。在这盛世,做一个闲散王爷,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沉香亭到了,亭外牡丹灼灼,或临风怒放,或含情徐妆,或不语含苞。
长乐公主早已流连花间,欢笑不已。
萧允在沉香亭内坐了,对宇文清说道:“清儿去和姐姐玩吧。”
宇文清行了礼,这才去找长乐公主一起嬉戏。
萧允倚着阑干,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眸中满是温情。
疏影静静的站在萧允身后,一抬眼,却见皇上带着几个太监朝这边走来,忙告诉了萧允。
萧允抬起头,就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离自己越来越近。萧允站起身来,笑着迎了上去。
皇上见了萧允,携了萧允的手,道:“朕听说你在这里看花,就想着和你一道看花,因此下了朝就过来了。”
萧允只是微微一笑,任由皇上牵着自己的手。
长乐公主和秦王见了皇上,忙过来行礼。行过礼,两人就跟在皇上和萧允身后。
长乐公主和秦王到底是小孩子,不过片刻就跑到一旁嬉闹去了。
萧允瞧着两人,对皇上说道:“长乐性子太过活泼了些,陛下倒是说说她。”
皇上笑道:“朕的女儿这般却好,免得她将来嫁到别人家中受委屈。”
萧允不由失笑,道:“长乐不让人受委屈就是了,如何能自己受委屈。”
“你不知道做父亲的心思,唯恐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
皇上和萧允漫步花间,虽然只是说些儿女的闲话,可却满是温情。
皇上见一朵浅红的牡丹开得极好,伸手折下,递到萧允手中。
萧允望着皇上满含笑意的双眸,心中一暖:也许所谓的岁月静好就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