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顷,就见云峰大步走进了舱室中。刘振华微笑着看着身前这员虎将,说道:“云峰大哥,地方都安排好了吗?离着天黑也没几个时辰了,待会让先到的人员辛苦一点,带着船上的战士们趁着夜sè掩护离船。休息一ri,明ri赶往京城后再集中。”
“嗯,都已经安排妥当。前ri我们租下了天津卫郊外的一处旧货仓,天黑后就让兄弟们分成十来人一队,分批下船赶过去。”
“好,一会你就去安排吧,枪支弹药单独运送时要慎之又慎,千万出不得岔子。我可不想看到动手之时大家没有武器使用。”刘振华点点头耐心交代着。
想想自己前世加上今生,都算不上啥了不得的人物,如今却敢带着一帮虎狼之士图谋大事。而且现在已至蓄势待发的关键时刻,他心中也难免有些忐忑。对行动的细节之处格外注重,唯恐出一点岔子。
“云峰办事,少爷你就放心吧。我这就去安排分队离开和留守的队员。”拍拍胸口,云峰笑着转身。
“云峰大哥,此次斩首行动咱们须慎重行事,任何环节都不能有半点差错。”
“是,少爷。云峰会铭记于心!”
……
满清di du西城月牙河边是柳荫胡同,胡同南北走向,北起羊房胡同与后海南沿相连,东侧是恭亲王奕訢的王府,西侧就是怡郡王府,如今的主人是爱新觉罗·载滢贝勒。
时已进入五月间,京城天气渐热,怡郡王府后园却是绿柳成荫凉风习习,倒也清凉。靠园内湖岸的凉亭中坐着两人,一个是那载滢,另一个身形瘦小干巴的则是载漪。
“二哥,你去蒙古办差几月,前ri才回京城,今个来找兄弟我到底有何要事?这府里何处不可说话,还非得神秘兮兮的到这亭子里来吹风?”载滢问着话,还端起亭中石桌上的茶碗啜了一口。
“二月皇上大婚,太后老佛爷恩旨给你我加郡王衔之事。你怎么看?”载漪老神在在的捻起下颌鼠须,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二哥却是谨小慎微,皇上大婚,赏封群臣,加个郡王衔,这是多大个事啊?。”载滢未曾听出载漪话中的含意,随口应付。
“兄弟啊,你不觉得太后她这样做,其中另有深意吗?说不定其中就包藏着祸心啊!切莫大意将其等闲视之。”载漪语重心长的摇首概叹道。
“二哥此言谬也,这顶郡王的帽子是咱们本就该得到。加郡王衔却只是虚头巴脑的东西。虽说是换了郡王的袍服仪仗,其实和现在还不是一样。称呼不变,连爵位也未曾增长半点。”载滢不在乎的答道。
载漪还是摇头道,“你啊,该动动脑子啦,别成天就只会好勇斗狠。也不想想,二月,当今皇上大婚chéng rén。按照祖宗律法,幼帝一经大婚之后就开始亲政。敕封众臣工之事本该皇上亲政后施行,可如今的情景想必你也是看在眼里,宫里头那位老佛爷可曾有一星半点放权归政的意思?”
“哦,按二哥的意思是说,这加郡王衔的封赏实乃老佛爷玩的收买人心那一套不成?”载滢虽xing子鲁莽,却亦不笨,闻言稍作一寻思,立时反应过来。
“是与不是,都不好说啊!如今大清北洋水师初建,老佛爷以筹措海军军费为名,大把的捞取银子。可这些银钱海军却未曾见到分毫,兄弟你交游广阔,该不会不知道此事吧!”
载漪未予实际的回答,却将话题一转,扯到了当今慈禧太后的行事作为上面。
“二哥差矣,此事只能在你我之间牢sāo几句,切莫出去乱说。风闻老佛爷五年后六旬大寿,想重修那颐和园接受朝贺。可眼下朝廷银钱缺乏,就连朝中的大小官员皆领半奉。故才以海军军费名义敛聚钱财,再挪作他用去建园子。这些,与加郡王衔又有何干系。”
载滢对这个自幼就心思活泛的二哥倒是推心置腹不加避讳,将他知晓的个中内幕和盘托出。
“我大清地大物博,丁员众多,倒也不差这点银子。此事我早已知晓,如今海军衙门是醇亲王主政,他对挪用钱款建园子之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无须我等cāo这份闲心。”载漪素有心机,却都只是小聪明,还沉湎于大清盛世的虚幻中不能自拔。
见载漪依然绕着圈子,不说出真实的意思。载滢有些不悦,催促道:“二哥,你就干脆点实话实说吧!这两件事有何联系,其中又有何祸心可藏?你所说的话究竟其意如何?”
“哈哈,我想提醒兄弟的是,当今皇上对老佛爷挪用军费之事是大为不满,私底下已与翁同龢有过多次非议。宫里上下可都是老佛爷的耳目,那些大不敬之语早已传到了太后的耳中。宫中必然会有一番争斗,给我等加郡王衔,只是太后笼络臣子的手段而已。你我则面临选择站到何方,可要好生考虑才是。”
听载漪大笑着把话挑明,载滢急切的问道:“依二哥之意,我等又该如何抉择才好呢?”
“此等重大要事,最好还是去请益过你阿玛恭亲王后再做决断。千万莫要急着作出决定,你我如今皆未立于朝堂之上,过早参与进去亦是无足轻重之人。二哥送你一个字,等!”
就在两位满清贝勒谈论朝事之时,刘振华等人已经化整为零悄悄的到达了京城。再次踏脚这座拥有古老历史,悠久传承的文化名城,与三年前离开时的心情又有不同。
………………………………
第九十三章宣布任务
如今的满清zhèng fu,正陷于属国朝鲜内乱的战争中无力他顾,而高高在上的朝廷权贵们目光短浅,并未将身边最大的敌人倭国放在心上。只知道粉饰太平。
近代倭国看穿华夏外强中干的本质,起于甲午海战。而这一切的最终源头又是从1884年的朝鲜之乱开始。
自从与外国缔结了一系列的通商条约后,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朝鲜的侵入。一批改革派人士谴责主要的当政者依靠外国势力,他们试图实行改革,以改善社会状况,使人民富裕和增强国力。
朝鲜激进的改革派金玉均和洪英植等主要关心的事是使现代改革开始进行。士族闵氏家族发生军队反叛以后,王朝严重依赖华夏,导致满清的军队占领了首都。
改革派策划在1884年12月4ri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暗杀与华夏关系密切的显要官员,但是这项计划没有完全付诸实施。改革派首先到皇宫谒见高宗极力要求他允准他们的改革方案。
12月5ri,在军队指挥官们和大臣们前去朝见国王的途中,改革派在宫廷大门之内暗杀了他们。可是,改革派被迫逃走,没有宣布他们的14点综合改革法令。那金玉均和徐载弼逃到仁川,登上一艘倭国船前往倭国避难。
之后,倭国通过订立天津条约,解决了同华夏悬而未决的问题。双方在该约中商定:(1)双方同时把远征军撤出朝鲜;(2)双方不派教官去训练朝鲜军队;(3)如果一方决定派军队去朝鲜,要事先通知另一方。
然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满清官员仍留驻在汉城,干涉朝鲜的内政,而狼子野心的倭国并不愿甘拜下风,随时准备抓住一切适宜的机会进行侵略。
1889年,当咸镜道和黄海道农作物歉收时,倭国zhèng fu却以本国商人蒙受了所谓损失为由。向朝鲜索取了高额赔偿。导致朝鲜的大多数农民陷于贫困境地。
农民们认为他们的悲惨境况是由朝鲜统治阶级造成的,因此向他们发泄怒气。他们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起义,朝鲜国内已乱成一团。就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刘振华抵达了满清的京城。
京城西面,西口袋胡同里有一座大宅院,这座宅子的面积着实不小,后院中还有一块可跑马骑shè的演武场。这家人的祖上曾在入关时的八旗军中官至将军,而这一代的继承人却因沾上鸦片将祖业败尽,已到了坐吃山空家徒四壁的地步,目前正四下托人出售祖宅。
可这宅院面积太大,房舍又因年生久远显得破落不堪。加上要价偏高,根本无人愿买。没成想,这里靠近怡郡王府的地理优势被如今不差钱的刘振华一眼看上,花费万余两银子让云峰出面买下。
此次来京之人超过三百,其中更有属于暗剑小队的两百余名jing英队员。为了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这些队员都是化整为零分时分批才聚拢到大宅会合的。
“少爷,最后一批也战士到了。我已经将他们安排好了。”前院厅中,云峰向刘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