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一出口,身后却没再传来回答声音,顾淮看着亭中的一桌二椅,只是顾自说道,“却差一樽酒。”似乎感觉到某些异动,他转过身去,果然已空无一人。
“唉,可惜佳人也离去了。”顾淮只得往回走,“还是回去饮我一人的酒罢!”
顾淮笑,怎么遇见睿亲王,所谓的金大腿属性就会增加呢?他也没多想,摇摇头回屋。
不过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屋内的话题扯着扯着,竟然也扯到他了。
顾淮刚回到雅苑门口,就听到他走时拍沈麟马屁的那名官员的声音,他内心默默敬佩了一下那人的肺活量,正打算敲门进屋,就听到那人提到了自己熟悉的人名。
“沈大人的堂兄长沈战将军也是一位人中龙凤啊!随镇国公驻守西北边疆,卫我大尚和平,真乃国之栋梁!将军夫人更是一代巾帼,不畏边疆寒苦,随军定居西北边城,还推进了边疆蒙学的发展!也只有卫国公府才能教养出沈夫人这般女子,卫国公素有雅名,祭酒大人才学八斗,祭酒夫人……”那名官员正列家谱时夸着人呢,突然就卡壳了。
众人正看戏看得精彩,许多人都瞧出沈麟的不耐了,就等着他什么时候彻底失去耐心。但许是这名官员太能掰乎,沈麟竟还忍着听了下去,想着听听别人怎么评价镇国公府也是极好的。
但当这人开始扯到他那凶神堂兄长沈战时,沈麟内心就隐隐感到不安了,他正想打断,往顾淮那边一看,还没回来。他想了想,还是没喊停。
果不其然,这人果然提到了他的堂/嫂,也就是顾淮的同母胞姐。
卫国公府嫡长孙女顾芷凌,这是位毁誉参半的女子。当年西北战事起,沈战领皇命出征时,顾芷凌刚生下长子不过百日,权衡之下,她却抵住来自各方的压力,毅然抛下亲子,坚持随军西北而去,这一去就是两年。
在穷困的西北边陲城镇中,她一介柔弱的女子之身,却凭满怀才气,一腔赤子之情,令城中一干书生秀才羞愧难当,然后心甘情愿为其折服,随她创建蒙学,免除家境贫穷的幼童束脩,让他们有机会习得一字半文。
若是一名书生放弃原本优渥的生活,跑到贫苦的边疆兴建蒙学,教书育人,那可是人人传颂的善事,但问题就在于提倡并实行此事的是一名女子,还是一名原本应待在闺阁之中相夫教子的妇人。碍于该妇人背景雄厚,大家也不敢指责人家“抛头露面,不守妇道”,但他们也羞于谈论此人的功绩,才学品行已是不如,岂能再大大落读书人的脸。
况且人家的夫君沈战都没表示什么呢。
顾芷凌此人,今时今日许多读书人都羞于谈论,但在十年前,顾芷凌及笄论嫁时,那却是京城许多权贵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顾芷凌出身镇国公府大房,乃镇国公嫡长子顾世安的嫡长女,顾世安现任国子监祭酒,从四品,不小的官了,但如今年过不惑,镇国公还未请立世子,这就足够令人琢磨了,当然细细一究镇国公府内境况就可知缘由——大房一脉府内权势旁落,现任卫国公府夫人乃是二房生/母,宗族继承之事中,向来是再亲厚之人也能为了一亩三分田争夺不休,何况是爵位罔替。
当然此乃顾芷凌当年难嫁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却是因为京中传闻,她的生/母史馨如,即顾世安正房夫人是个失心疯,疯子的女儿,高门大户都避之不及,唯恐到时再生出下一代疯子。不过当年事实究竟如何已不可考,都是卫国公府内的秘史了。
只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卫国公原配夫人和老镇国公夫人早年便为顾芷凌和沈战定下婚约,作为当年京城四大英才之首的沈战被一个疯子的女儿给采了,当年不知有多少闺阁少女诅咒顾芷凌。
如今顾淮连中三元入翰林,这事早已被人深深埋进心底,不敢再随意提起。毕竟只是传闻,牵扯到的人却已不是当年谈笑中随口间叹一句“可惜有这么一个生/母……”的年幼孩童了。权贵后代,入仕翰林,疯子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
………………………………
第084章
《业余奸商'位面'》独家首发jj文学城,谢绝转载!
宴席散尽时已近一更,戌时末便是宵禁,家中住的稍远的人此时回家已经有些赶了,幸得明天便是休沐日。众人在天香楼门口略作三两句寒暄,向沈麟表完谢意后便各自散了回家。
最后也只剩的沈麟与顾淮,这两位住在京城西面的权贵后代上了各自府中的马车,一前一后的往家中方向赶。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马车稳稳地停在了镇国公府门前。刚撩了帘子,顾淮竟然意外地看到顾老夫人身边的赵嬷嬷自门前迎了上来,脸上带着三分和煦。
见即顾淮,赵嬷嬷话中带着些微客气,与往日里态度着实大为不同。顾淮也不做受宠若惊状,听着赵嬷嬷道,“三公子,老夫人请您到寿安院里一趟。”
此时天色已不早,顾淮却也不问是何事,朝赵嬷嬷微微点点头,这时同样迎了上来的常旻立即会意地塞了几枚银两到赵嬷嬷手中。
“有劳嬷嬷了。”顾淮说着,跟着赵嬷嬷进门,同时吩咐常旻,“随我一道去寿安院。”
卫国公一爵沿袭了上百年,国公宅院多年扩建修葺,府第面积不自觉却是占了京城内偌大一片。寿安院自来位于国公府东南处,端的一处好方位,自是取光遮阳皆不错的一处三进院落。顾淮到了寿安院,便等在了门前,稍等着赵嬷嬷去里头得了传召,方进了大堂。
不用说,这寿安院的规矩是照着宫里头来的。寿安院这里头住着卫国公夫人杜氏,一品诰命在身,不但如此,她还是如今后宫里头最受宠的惠贵妃的嫡亲姑母。
凭着这个身份,遑论整个卫国公府,便是整个京城里的大小贵妇人莫不敬她三分。杜氏秉持着地位不凡,连院里规矩都照着宫里头搬了过来。
夜幕降临,这寿安院大堂里头却正是热闹,老夫人端坐在上方,面容带着三分肃穆,一旁坐着一位华服丽人,装扮好不艳/丽,此时正侧着身子,右手拈着一方香帕抿着唇,眼角隐隐带着一抹幸灾乐祸。这便是二房顾世平的大夫人小杜氏杜璃玉了,她是老夫人娘家侄女,与老夫人向来是再亲厚不过的,与大房所出的顾淮却是没多少婶侄情分,这番姿态当是寻常。
顾淮一进门第一眼看见的却是坐在老夫人下方一处角落里的母亲,史馨如此时正轻抿口中香茗,看见儿子进来了才朝他微微颔首。顾淮却是皱起了眉,这气氛不对,就在这时,系统疯狂地响了起来。
他定了定神,双掌掌心向上,手背贴地,双膝齐齐跪下,朝老夫人行了个大礼问好。“孙子给祖母请安,愿祖母福寿安康。”脸上的恭敬没有一丝错处。
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却还是摆了摆手,让顾淮起来。“使不得行如此大礼,你如今可是得了圣上青眼,如此行径可得让圣上嫌了我折辱斯文。”
顾淮却如同没听出来老夫人语气中的嘲讽,微笑着起了身。“祖母此话当真是折煞孙子了。”他眼神清明似内心一片坦荡,“幸得孙子知道祖母是体贴孙子呢。”
老夫人被哽了一脸不自在,要不是之前听侄女跟她说了一道,她是压根不想见上顾淮这个油皮货一眼的,跟他那母亲一样惹人不喜欢。但想想侄女跟自己说的那些,她轻咳了两声,忍了下话。
一旁的小杜氏这时轻声笑了出来,“淮儿对老夫人的孝顺便是天子也是感动的,当今圣上以孝治国,淮儿这连中三元,可见得淮儿自是孝感动天的典范。”
她直接将顾淮此次一举夺下解元会元状元,得圣上一句“天纵英才”之夸全冠在了一个“孝”字上面,论着由头是把顾淮所有才学给忽略得一干二净。说着她又换了个话头,“倒是可惜啊,可惜啊——”
不过转瞬,她脸上的笑意便收成了泪水,“可惜我那妹妹啊,腹中孩儿都还没来得及出来跟他淮儿哥哥论一番孝道,便折了啊——”
听到小杜氏这一番哭,称得上是唱作俱佳了。一直在角落里的史馨如却是恍若看不见半分也听不见一毫,竟自饮茶。顾淮心中了然,这寿安院中人,何曾怀过半分好意。
这些日子里,寿安院一脉的这些位眼高于顶的人待他态度温和许多,多是托了他今年科举一夺三元,琼林宴上天子夸其“天纵英才”,直接授予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