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心方-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碍于景玄,暂且无人说话。

    墨医的名声在荆楚很好,一众游医见医沉和解忧又是这样的风姿,无一将他们作为主导,眼风止不住往他们身上飞去,只望有人能出言狠狠呛医喜这老家伙几句。

    但解忧只是噙着一丝笑意看手中简牍,医沉则淡然立着,目光漠然,不知落在何处,竟似没听闻医喜的讥讽一般。

    众人不禁纳闷,这两位,究竟是墨家的,还是道家的?怎地涵养一个比一个好?

    黄遥请了几人来,自己也没走,见医喜老不自重,很不客气地呛他一句:“主所藏医方,医令尚不能全然识得,由此可知,纵医有三世,亦无用也。”

    医喜确然不能尽识那方子上药物,但他为人高傲,既是认不得,也不愿胡诌,梗着脖子冷笑,“其上药物多有敷衍,定为凡夫乱拟,以图沽名钓誉耳!喜素来不屑。”

    上面的药物稀奇古怪,名字也不是常见的,说是沽名钓誉都是轻的,他就一直觉得,那是人家故意写了戏弄景玄的!

    偏偏这小子还真这么多年坚信不疑,缠着他定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
………………………………

第六十五章 上医医心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解忧终于收起手中断简,悠悠然抬头打量了医喜一眼。

    医喜约莫五十过半,须发早早地全白了,想必是早年思虑过甚所致,但他不过一介医令,又非谋士,解忧想不到他有什么可以思虑――大约是当初一心想着如何爬上医令的位置,太过操劳了罢?

    总之那副形容,只让人想起枯木衰草,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不想多看一眼。

    解忧移开眸子,抿唇笑了笑,仍是一言不发。

    有一名青年医者忍不下这口气,霍然立起身,“墨家为贤者,岂能如此忍气吞声?!”

    解忧不为所动,重又埋头琢磨手中上了年头的简牍,飞快地在记忆中搜寻关于这一份简牍的史实。

    比《神农本草经》更早的医书,她暂时只能记起一册被定名为《五十二病方》的帛书,可其中内容与手中的简牍大相径庭,显然并非同一部书籍。

    至于比《五十二病方》更早的本草著作,还有什么呢……?

    解忧正一心一意地想着,不妨手被人轻轻一触,惊慌之下,手中竹简坠落下去,被景玄接住。

    解忧轻咬了一下唇,看着被他捏在指间的手腕,强自镇定地笑了笑,“冢子通脉诊乎?”

    “否。”景玄放开手,将竹片放回案上,缓缓攥起手,指尖微凉,似乎还残留着方才一触之下的柔软滑腻。

    他并不认为,一个少年的手会如此柔软。

    此人,究竟是不是解忧?很像,但又缺少最有力的证据。

    他还需要博得解忧的好感,教她留在自己身边,自然不能随意逼问她的身份。

    “《礼》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令之言不无道理,不知医忧可有说乎?”

    解忧抬眸,略有些空的眸子落在景玄身上,他那一袭暗红色的楚服,像要在眼中燃起烈火一般。

    她从不认为,自己能够给人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

    但通过景玄的所作所为,似乎能够认定,他对自己有怀疑。

    他将那份医方保存经年,想必这么多年来也未必没有遣人搜寻过她的踪迹吧?即使如此,留在九嶷是否妥当?

    飞快地权衡着利弊,口中却淡淡回应了一句,“忧以为,上医医心,中医医国,下医医人。”

    最高超的医者,能够引导人心;稍次一点的医者,可以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只有最下等的医者,才是以治疗病人为务的。

    “何谓‘医心’?”景玄将对她身份的猜测暂且搁下,“秦医和尝云,‘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医忧以为不然?”

    上医医国之说,出自左丘明所撰《国语》,其中有文子询问医和,医疗之事与国家相关与否,医和即回答说,最高明的医者能针砭时政,为国除患祛弊,挽救危亡,次一些的则为人医治疾病。

    但解忧的意思是,最高明的医者,能够引导人心动向,而能医国的,不过算是中等医者罢了。

    “岂非如此耶?”解忧笑笑,双手笼入宽袖,斜斜倚在一旁的书架上,神态悠然自得,“民之所向,胜之所往。秦律法严苛,待六国遗民暴虐非常,纵收天下金铁,忧不以其能长久。而喜为昔楚宫医令,高矣,贵矣,竟不能劝讽先王,兴利除弊,沦为亡国之余,尚以医令之职为幸耶?不过下医而已。”

    民心聚集的地方,才是能够取得胜利的一方。如今秦朝的律法严苛,待原本六国的居民非常残暴,失尽人心,纵然收聚了天下的铁器铸造出十二个铜人,我依然不认为它可以长久存在。

    如今医喜作为过去楚宫的医令,在医者中至高至贵,却不能讽谏劝慰过去的楚王负刍,兴利除弊,导致楚国灭亡,竟还以自己曾担任医令之职为荣?殊不知,这不过是最下等的医者罢了。

    斜堂中鸦雀无声,只有外间石田上流水渐渐,提示着堂中之人时间流逝。

    黄遥最先反应过来,点头称许:“孟子云,‘天时,地利,人和’,若得人和,确为上医!”

    景玄心中一凛,解忧虽然是就医术高下发表了几句议论,但其中的道理远非止于医术。

    这样的远见卓识,即便她不是当初洞庭之畔相识的小医女,留她下来也未必不可。

    诸医看向医喜的目光转为嘲讽,但后者只是面色阴沉着,看不到一丝尴尬。

    等堂中的议论声停歇下去,医喜才缓着声开口:“医忧所言,终不免低位言高位之得失,泼醋而已。”

    一句话,将解忧方才所说,等同于出于妒忌的污蔑之辞。

    有人拧眉,有人叹息,也有人咬牙切齿――这世上怎有如此不要脸的老头?

    “忧飘然自在,行走洞庭,所活之人不下百,而医师之考,期年十人则为嘉,如此,忧何惧处江湖之远,幽居荒草之中?”

    我飘然自在,于洞庭一带行医,一年救活的人有一百多人,但做了宫中的医师,一年只需救活十人就能被评为高等,领得十足的俸禄,正因如此,我宁可做一介庶人,而不要为医官。

    一干游医纷纷点头称许,这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原本楚宫中的医师们则暗自低头,面有赧然之色。

    医喜依然不怒,只看向解忧的目光中掺满怨毒。

    真是不知进退的小儿,也该做些什么事情教他晓得,这老姜可是碰不得的。

    堂屋之门被霍然推开,转午的阳光有些刺眼,直直照射进堂中。

    “兄长,奎伯来矣。”那袭明快的栀子色楚服再次出现在解忧面前,来人正是景兕。

    “奎伯……”解忧敛起眸子,她自然还记得,当初这份医方,便是为奎伯留下的。

    “闻冢子有贵客,伯来迟矣。”一个老迈的身影艰难地挪动进来,饶是有景兕在一旁搀扶,依然走得蹒跚不已。

    景玄搁下手中竹简,亲自上前迎接。

    堂中之人,不管是识得奎伯,还是从未见过此人,都发觉景玄对他极为敬重,只有少数几人明了,奎伯不过曾是个下贱的驭手。

    。。。
………………………………

第六十六章 何以疗蛇毒

    奎伯在景玄和景兕两人的搀扶下,终于缓缓挪近堂中。

    “伯,此乃医忧。”景玄将目光落在解忧身上,细细观察她的神色。

    但方才景兕早已说出奎伯的身份,解忧缓过一缓,有了足够的时间恢复淡然之态,景玄并未从她眼中看出任何情绪。

    “忧……”奎伯看向解忧的目光变得悠远起来,掺着莫名的疼惜之意,“伯尝为蕲蛇所噬,幸得一女解忧相救,苟活至今,今生若能再见此女,当顿首为谢。”

    “蕲蛇?!”有人惊叹,蕲蛇毒性极烈,而观奎伯,除却年老龙钟之外,并无肢体残疾,那么当初救人的女子,是完全解去了蛇毒么?

    什么样的人竟能有如此高超之医术?

    “不知其人以何物疗愈蛇毒?”一名年轻的医师站起身,走至奎伯面前作了一揖,“请尊长赐教。”

    奎伯耷拉着的眼皮抬起一些,随即又垂下,黯然摇头,“惭愧,伯无以识荒野之草。”

    解忧当时不过随手扯了两把青草,还没待所有人看清,便被她揉成了碎屑和青碧的汁液,隔了这么长久的年岁,自然更不能忆起是何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