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心方-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冷不热地说完这句,她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檗抖了抖被雨打湿的浓眉,去将解忧追回来他倒是极想的,可相夫陵立在这里,虽然不说话,但只要他一动,相夫陵定会有千百个法子阻拦的。

    反正他是不信,解忧和黄遥这么轻松地出城逃离,没有相夫陵的一份在里面。

    “回去罢。”相夫陵缓步上前,回头望了望满城雨色,暗暗叹息,黄遥和解忧应当已经走远了吧他们都不是优柔寡断之人,纵是心中再有千般滋味,应当也不会犹豫的。

    走远了吧走远了就好,他还要将此事象征性地告知景玄。

    檗纹丝不动,他受命看着解忧,却将人看丢了,这便是他的失职,除非景玄亲自命他回去,否则他绝不离开可自从景玄听闻解忧不见了之后,便一人闷坐在内抚琴,直到此时也没歇下来,实在令人忧心。

    “陵自有计较,去罢。”相夫陵摇头,将一个油布裹着的小包劈头扔到他怀里,“仔细染了风寒。”

    檗再次拧拧眉,一把捏了药包,大掌抹去满头满脸的雨水,大步离开城头。
………………………………

第二百一十章 心死

    确认来人的身份并不可疑后,解忧将黄遥也请下车,劝他随自己一道渡船离去。

    黄遥心绪很差,想了一想无甚不可,便应下了,奎伯则准备驾车返回庞城。

    解忧已上了小船,见奎伯在暮色中调转车架,忍不住唤住他:“奎伯,不归可乎”

    她情绪已经渐渐平稳下来,已经能够思路清晰地衡量起利害得失。

    她知道,奎伯这样回去,乃是一人担了三人的罪责,难免不引起景玄的怒气虽然景玄待奎伯素来敬如亲长,可他终究不是啊,奎伯这样回去,会不会受到牵连

    “医女不必担忧。”奎伯沙哑的声音随着“哑哑”的车马声,愈来愈远,“医女救仆两番,今以性命报之,仍过轻矣”

    解忧待他的恩情太重,他这条苟延残喘的性命,实在报不起只能为她做一些事情是一些。

    解忧听见这话时,船已荡出了很远,无法再返回岸上追回奎伯。

    黄遥目送车马被夜色吞没,回头宽慰解忧,“奎伯尝欲报医女之恩,今求仁得仁,医女勿复伤悲。”

    解忧愀然,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她不承情也不成了,只得坐回船头,望着映在湖水中的星辰出神。

    “医忧欲往何处”斥候将船撑到湖心,停了下来,询问解忧的意思。

    解忧一怔,这青草湖北通洞庭,南连湘水,她与医沉本来的约定是在洞庭再见,可南下湘水,她可顺流行至无假关。随着那里的墨者一道返回狐台,而且方才黄遥不是说,他有一件与无假关相关的事情要说么

    她有些犹豫。

    去洞庭,便意味着她提前开始隐居的生活,只需等着医沉便是;若去了无假关,只怕这些麻烦的事情再没有头了。

    黄遥只正襟坐于舟中,远目看向远处水天相接的尽头。等着解忧的决定。

    “南行。入湘水。”

    少女平静的声音在水面上漾开层层涟漪。

    作出这个决定后,解忧懒懒靠在船舷旁,伸出小手将水中的星光搅得碎去。再不说话。

    黄遥看着她稚气的举动,暗暗摇头,仰头看着满天完整的星辰,头一次生出的无力感溢满胸中。

    他活了近六十年。幼时便熟读兵家典籍,为孙武子的兵书写下闻名一时的注。亦阐明了自己在兵道上的非凡看法,甚至有人私下将他比为昭阳、吴起一类的名将,认为他堪为令尹。

    可他在三十余岁上前往楚国兰陵追随迟暮的荀卿学习儒家经典和帝王之术,深深为儒家的道义之说折服。渐渐改去年少时的锐气。

    过去的数十余年中,他从来没有一条谋算落空,亦没有一人会怀疑他黄公对于景氏、对于楚国的忠心。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他背叛了故主,甚至还“拐”走了夫人。这是他从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黄遥倚着船舷,疲惫地闭上眼,是啊,一切都不同了。

    江山帝王术,本是孟子口中顺其自然的王道,如今却变了味道,以严苛的律法和血来压下一切反对的声音,一切的确都不同了。

    他自己就像一个古老的陶碗,一枚磨损的骨针,已经跌破了,损坏了,无用了。

    庄子说过,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啊

    可是他现在还不能死呢,还有一件事情要做,是的,还有一件事。

    黄遥睁开眼,看着那个倚在船舷旁,同样怔怔出神的少女。

    “医女。”

    “唔”解忧回过神,将已经冻得僵硬的小手捂回狐裘中取暖,抬眸看向黄遥,“黄公何事”

    “医女欲至无假关耶”

    解忧点头,“闻黄公所言,忧虑于心,故往。”她顿了一下,沉吟片刻,“黄公愿同往耶若不愿,可告知于忧,忧遣斥候送黄公南下,归寿春可也。”

    她自己一旦到达无假关,就能得到楚墨的庇护,倒是不怕景玄再寻她的麻烦,但黄遥这次叛主而去,只怕景玄不会罢休,只有去秦重兵守卫的寿春,才是良策。

    黄遥摇头,“医女厚意,然此事绝密,长圯欲亲至无假关告之。”

    知道的人越少,危险也就越小解忧还是不要知道了。

    不过他仍是存了私心的,那事的确是景玄做错了,但他希望由自己去解决,竭尽所能将事情化到最小这是他能为景玄做的最后一件事。

    那自幼读着浪漫的九歌长大的少年,实在不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兵道固然是好的,但一味追求胜,追求得,却不用儒家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或是道家清虚无为的念头来平息内心的杀戮,只会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看着景玄长大,将他视作小辈爱护,他受的亡国之痛,谁人不是感同身受但这样的行为实在太偏激了。

    解忧那日在城头上与景玄的谈话,黄遥是知道的。

    解忧说,秦终是要灭的,但她又说,能够取代秦的,不会是任何一国,而将是一个无根无基的平民,真是这样的么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些图谋灭秦复国的六国贵族都去了何处

    黄遥只能想到两个结果归顺和被杀,没有多余的结果了。

    “医女。”黄遥郑重地看向神情平淡下来的少女,坐直身子,“若医女所言验之,医女能否动楚墨之力,护渊一命”

    黄遥严肃地看着解忧,一双微微浑浊了的眼眸中,透出期待的光芒。

    他知道解忧的心很冷,但他也看到解忧这些日子的哭泣和消沉,那个人,毕竟曾是夫君,生离她尚且不舍至此,难道她能够再承受死别之苦他想,解忧一定会答应的。

    “黄公,成败在天,生死有命。”解忧摇头,“忧自幼畸零,楚墨即忧之血亲;世间无以血亲之命,换”解忧一顿,苦笑了一下,“妾不愿效齐之太史女,公其谅之。”

    黄遥一怔,解忧所说的“太史女”,是齐国太史敫的女儿,齐的君王后,因少时私通落魄的襄王而被父亲太史敫斥责,终身不可复见母族的亲人。

    解忧说,她不愿意做这样一个女子,那便是说,她将永远以自己的“亲人”为重。

    未完待续。

    ps:前面两章都已经改回来了~不过网络有点延迟,可能还没显示,给大家带来不便了,很抱歉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计可施

    “长圯唐突。8小 说‘”黄遥抬手为礼,以示歉意。

    虽然他秉持儒家的思想,但在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解忧的回答无可厚非。

    当初郑国的祭仲专权,郑厉公便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的妻子雍姬知道了,便在归宁时候询问她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的母亲则回答:“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将雍纠的计划告诉父亲祭仲,助父亲逃过一劫,而雍纠则被杀死。

    将血缘至亲看得比任何人都重要,这是雍姬的选择,她忠于自己的本心,因此史家不曾对她置喙。

    如果解忧一定要将楚墨视作自己的亲人,她这样的回答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黄遥沉沉叹口气,倚入船内,疲惫地闭上了眼。

    既然解忧都这样说了,他也不强求……

    死生由命,成败在天,如果真是气运如此,也罢了。

    人人皆有一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