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心方-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惊艳了。

    毕竟她才活了多少年,方才也听医沉说起,这女孩不像另有师承,那么她这样年纪轻轻就能归结出这个道理,那是很了不起的。

    “忧所言得之。”方才出言询问的长者打破了寂静,看向她的面色更和缓了几分,“然忧何以断为出疹?疹已出否?为顺耶?为逆耶?”

    解忧抿了抿唇,整理一下思绪,“小儿有热,流泪畏光,下睑有血线,故忧断其为疹。忧以为,疹当出于三日内,此儿身体健壮,当为顺疹。”

    麻疹是有顺疹、逆疹之分的。

    若是患病机体本身体质较好,麻疹能够顺利发出,自行退去,几乎没有他证并发,疹点消退后疾病自然消退,称为“顺疹”;反之,若小儿身体虚弱,自身正气不能驱散麻疹之毒外透,疹点就会呈现出紫瘀之色,并发肺部、心包和喉部的重疾,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患儿死亡。

    此时战乱频发,自然条件也较差,孩子多半体质偏虚,一旦患上麻疹,逆疹的概率极大。

    “若为顺疹,此儿天生福相。”长者眉头刚舒展些,随即又拧上,“然……忧可知其他小儿有无此证?”

    麻疹潜伏期最长可达十日以上,在那孩子出现这种症状之前,他还接触过多少孩子?那些孩子是否也沾染上了麻毒?

    这个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一场违反时令的麻疹大流行早已埋下了祸根,只待一夕的时间,便能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让已遭水患困扰的乡野再次陷入恐慌。

    其他墨医眉头也紧紧锁住。

    墨家秉承“兼爱”思想,不会像管理一方的三老、乡愿之职那样,为了防止病疫范围扩大,轻易将患儿隔离至人烟稀少的地方,但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和患儿体质,想要尽数救治,太难太难。

    “忧,随我来。”医沉拉了解忧小手,将她领回她昨夜歇的院落里。

    “诸医有事商议,忧且候此间,汝兄不时便归。”吩咐下这句话,医沉转身就走,但刚踏出去半步,便觉袖子被一股很小的力道牵住,低头看正是那软糯的女孩,正眨着一双大眼瞅他。

    解忧微微鼓着腮帮,心里衡量着该如何称呼医沉。

    就唤他名字肯定是不妥的,可除此以外又没甚好说法,想了一会儿,觉得他同剧连关系不错,索性软软糯糯地呢喃,“兄可少待乎?”

    医沉显然没有料到面前的女孩子这么不见外,愣了一下后,俯身抚过她额角,“尚痛乎?何以少待也?”

    头还在痛么?否则为什么唤我暂且留下?

    解忧也怔了,她没有想到医沉看起来待人冷淡,竟会轻易应了她这一声唤,墨家一诺千金,医沉这一回应了,可是要同剧连一般处处护着自己的。

    “解忧?”医沉见她出神不应,又揉了揉她的额角,“卿不适乎?”

    “……无,无。”解忧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小小地心虚了一下,忙不迭退后。

    她前世就有些莫名的头疼、心口疼之类的隐痛,她当时将这些隐痛归结为精神方面的暗示,并未放在心上,这回穿越之后换了具身子仍是带着旧疾,看来果真是与精神有关。

    不过她唤住医沉,并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是想通过他说服墨医接受她,同他们一道应对此次的小儿麻疹流行。

    她之前在荆楚一带就有些许医名,又因是一个服丧的幼女,体格特征明显,识得她的黎庶很多,此次若能随墨医一道出诊,那她的名声定会更大。

    她为自己定下的那个“闻名于当时,流芳于后世”的计划,就能实现一半了。

    医沉一下就洞悉了她想一道出诊的小心思,忽然扶了她柔软的肩向上一提,将她抱进屋中后,吩咐她乖乖留在屋内,“卿亦小儿也。”

    虽说麻疹的主要感染人群是五岁以下的幼儿,但解忧生得柔弱,医沉一点不觉得让她过多接触患儿不会出事。

    “然,忧已……”解忧蓦地噎住,她本想说,她前世是接种过疫苗的,定然不会染上麻疹,但是……这种东西,应该并不能带来吧?

    说道理不行,解忧只好撒娇,拉着他的袖子不放,“兄……”

    “卿既已沉为兄,当从长者言。”医沉仍不答应。

    解忧语塞,医沉果然没有剧连那般爽快,才认了他为兄长,就立刻拿出兄长的名头来弹压自己。

    可话是自己说的,他也应承了,现在她总不能再翻脸不认账吧?这一回根本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解忧只能自认倒霉,乖乖留在院中,百无聊赖地趴在廊下发呆。

    剧连好容易从热情的墨侠之间脱身,一踏进院落就看见那个倚在低矮的围栏上瞌睡的孩子。

    因为此处并没有备着小儿的袍服,赶制不及,解忧依然穿着那身缟白的麻衣,长至腰臀的发丝披散下来,沿着娇小的身子起伏,现出极柔软的样子。

    “阿忧。”剧连瞧着她睡眼惺忪的模样,愈发觉得自己认的妹妹实在可爱,“午后有龙舟会,众人均往。”

    解忧茫然地揉着眼,这才恍惚想起,这端午才过了一半,清晨的时间人们用以采摘香草,踏青除秽,午后则聚集在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不过这会儿的“龙舟”实在简陋得很,解忧看惯了前世那样热闹纷繁的场面,对这种过于质朴的比赛不感兴趣,只是拉着剧连询问墨医的情况。

    剧连与医沉相熟,与其他几位墨医很是熟稔。

    据他所说,今日为首的那名老者唤作医缓,其他几位分别是医弦、医迟、医代、医革等。

    解忧初初听到医缓这名字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跳,想当初她学习医古文课程的第一篇,就是《秦医缓和》,讲述医缓和医和两位上古医者的行医经历。

    不过那位医缓是晋景公时人,离这会儿百十年的时间呢,再说还有传说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呢,可见这个名字在医者中极为常见。

    。。。
………………………………

第十五章 请信我

    黄昏时候,几位墨医匆匆离开舍馆,分头去往附近村镇寻访有无患儿。

    解忧没被允许跟随,只能将屋中的长案搬出,坐在阶下抚琴。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横木为门城墙之畔,可以供人幽会,罕无人迹的泌水之滨,可以解除相思之苦。

    难道想要吃鱼,必定要河中的鲂鲤?难道想娶妻子,必定要齐姜、宋子?

    齐国姜姓,宋国子姓,诗中所谓齐姜宋子,即便不是一国之王女,至少也是贵族之女,身份尊贵。

    这首诗出自《诗经・陈风・衡门》,叙说陈地一对男女幽会时的场景。

    郑声陈歌,内容多叙儿女之情,用高雅有德的琴来伴奏,实是有些不妥的。

    剧连听着这琴声也不禁蹙了眉头,往解忧身边随意一坐,坐得几乎四仰八叉,毫无仪态,“吾妹何以知此?”

    解忧曾说她是昭馀解氏族中嫡女,除了织素缝纫外习些诗书并不奇怪,但试问哪一族学会将这种男女幽会的情诗教与一个幼女?

    再说陈灭亡久矣,若非此歌尚且收录于《诗经》残卷之中,能有多少人记得?

    普通的黎庶,更是很少有机会知道其他地方的民歌。

    解忧不语,她自然不能说是自己前世瞧来的。

    隔了一会儿,解忧才轻叹:“忧记得,那妇人自称‘宋子’。”

    先秦时期的女子称姓不称氏,像史上留名的齐姜、夏姬、褒姒、息妫、怀嬴等,或以母国之名加上姓,或以夫国之名加上姓,真实的名字早已不可考。

    据说秦宣太后芈八子原是唤作芈月的,多半也只是后人附会,做不得真。

    依照这样的习俗,解忧确实该被称作赵姬,但她偏偏不喜欢这个名字,听着好似自己是为人献舞的歌舞伎一般。

    “妹以为,此妇为宋之后?”剧连理解了她的意思。

    那妇人先是自称为“宋子”,多半是宋地的子姓女子,后来又说是“吴子”,则是随了夫家所居吴地而来。

    且那妇人虽然形容狼狈,但举止礼数倒有几分样子,尤其是那肃拜之礼,可不是任何一个庶人都能知道的。

    解忧认为她乃贵族之后,确有几分道理。

    不过剧连没能明白解忧提起此事有何用意,带着几分疑惑瞅着她。

    “兄。”解忧将琴搁在一旁,挪到他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