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同意后将其妻子儿子迁至岭南,永不得回长安。
但他的宅子,所分的田地,全部收归国有。
位于永兴坊,与尉迟宝林家只隔三户,对着街开的这套宅子原来就是侯君集的。
观十四年,侯君集带兵灭高昌后,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下将高昌国许多宝物据为己有,又将一位年轻貌美的高昌国女人收为小妾。
回到长安后,用他在高昌国私吞的大部分钱财,在离皇宫近的永兴坊买了这所宅院,用于他和这位小妾的住处。
当安和与尉迟循毓兄妹三人,用魏顺安送来的钥匙打开这坐宅子的大门时,还是被震到了:
这所宅子占地近两亩,完全不是安和原来想像的一千多个平方的样子。
宅内筑园建馆,挖坑开塘,楼榭亭阁,高下错落,竟建有各式房屋几十间。
虽然长期无人居住,又长满了杂草,但宅内绿树掩映的楼台亭阁、曲桥回廊,流泉假山;栏画栋,无一处精巧华丽,显示着原主人的富有与尊贵。
尉迟循寂戴着淡青色的幞头,穿一袭圆领窄袖长袍,腰扎一指宽的玉带,手里拿着一把扇面上自己亲笔书就“墨海书香”四个大字的骨质折扇。
虽然天气并不太热,依然轻摇折扇,一副书生风流的模样,看着这偌大的院子,叹道:
“荣华富贵过眼云烟,亭台楼榭皆成过往啊!”
安和听他此言,也是感慨万千,不禁接了几句:
“人世真是变幻莫测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谁会想到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一切都成空,到头来还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前两句是引用刘禹锡《乌衣巷》里的两名诗,后面几句来源于《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歌词,倒也十分应景。
尉迟循寂自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听闻安和此言,很是诧异。
没想到这小子除会做法事、懂占卜、知星象,会武功外,竟然也能出口成章,信口拈来的这几句,可谓字字珠玑,他到底是拜的何方仙师,竟学得这般本事,天下还有他不会事情吗?
尉迟循毓听他俩文刍刍地拽词,牙齿酸倒一排,他不好意思说安和,转过头来喝斥尉迟循寂:
“能不能好好说话,拽什么诗文呢,欺负人家书读的少啊?”
尉迟循毓一看到他这个弟弟拽诗文,气就不打一处来。
原因是尉迟循毓对诗书不感兴趣,儿时在书院读书时,与比他小两岁尉迟循寂同在一位先生学院内读书。
有一次,先生让背论语时,比他小两岁的尉迟循寂把全书20篇、492章的论语全背完了,轮到他背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而……;就而不下去了。
他吭哧半天,连第一章也没有背完。
先生看了看手中已打得断过两截的戒尺,没了脾气,
心想:你看这小子名字起的,尉迟循毓,多文雅啊!咋就是一个笨蛋呢?
尉迟循寂是他亲弟弟吗?如果是,为什么同一个爹妈生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回到家后,自己不怎么读书的尉迟宝林对几个孩子偏偏要求很严,整天黑着个脸,背着双手,一本正经地教育几个孩子:
一定要好好读书,知道不,书里面的东西哪是多了去了,书读好了,就啥都有了。
以后就有官做,有钱花,有饭吃,男子娶个好娶妇,女子嫁个好丈夫,你老爹我就是小时不爱读书,吃了大亏了,要不是老爹我至少也是二品以上的官,说不定都能做到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了,要不是我读书少,说不定也能娶个公主……
回头一看,尉迟夫人不知道啥时进来了,生生地将下面的话又咽了回去。
后世宋朝有个皇帝叫赵恒的,作了首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其实道理是和尉迟宝林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尉迟宝林说得有点粗,赵恒说得文雅些罢了。
看夫了来了,尉迟宝林就让他坐下听几个孩子背书,因为他也听不懂。
尉迟循俨和尉迟阿敏一部论语虽说没背完,但都能背个大半以上,特别是尉迟循寂小嘴“吧嗒吧嗒“地,一本论语全背下来了,尉迟宝林高兴坏了,抱起尉迟循寂就亲,一脸的络腮胡子扎得小家伙直叫唤。
轮到尉迟循毓了,见到老爹,老妈和几个兄妹都在跟前,心里更紧张了:
“子日:学而……而……”
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容易记住的几句话,竟然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低下头,怕踩死蚂蚁似地盯自己的脚尖,用手指甲用力地抠自己的手背,手背都抠出血了,还是没想起下一句。
尉迟宝林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
尉迟循毓眼前黑上几黑,朦胧中听到老爹在骂:
“你个死小子,白给你花这么多钱让你读书了,两年多就给老子学了两个字“雪儿”啊……”
下面说的是什么就听不太清了。
自从哪次后,尉迟宝林在读书上也不太管他了,知道他也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专心练武,没想到,这小子读书不行,在学武上却是个天才,再繁琐的招式,他学两遍就会了,几年的功夫就一身高超的武功了。
尉迟循毓经常想:
要不是弟弟循寂学的哪么好,说不定他还挨不哪么多先生和老爹的打呢?
所以他今天听到安和与尉迟循寂这么文刍刍地说话,才训斥尉迟循寂。
尉迟循寂还真有点怕他,看到他生气,赶忙笑容一收,扇子一合,脚步慢了下来。
看他三人走远,才“啪”地一声把扇子打开,迈着八字步,盯着尉迟循毓的背影悠悠地说:
“莽夫一个,安和不比我说得多吗,为何不说他,偏来熊我?”
上了主页六频广告推荐,这里面有编辑的重视,更有书友们的不吝推荐和收藏,也是俺坚持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目前推荐票和收藏数还是不多,俺就厚着面皮说:请投下您的推荐票,并收藏一下吧!
………………………………
第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
尉迟阿敏听到安和的感叹心里却腾起一丝甜意,原来这俏面小子还文采出众呢!
故意走在安和与尉迟循毓的后面,好在后面看安和
安和其实也一直在注意她,眼中余光一扫,发现她正在后面盯着自己看,也有点不自在起来,故意停下脚来等她,还一面逗她:
“阿敏妹子是不是走得累了,要不要歇一歇再看啊!”
尉迟阿敏俏脸一红,忙跟了上去。
尉迟循毓一边看一边说:
“正如贤弟所说,世事难料,记得小时候,家父常与候叔在一块饮酒,候叔也曾还多次抱过为兄,没成想候叔现已不在好多年了!
这所宅子以前倒也来过,不过当时并没在意,现在仔细看来,这宅子的确不小,在这永兴坊,象这样大的宅子怕也找不出几所了。
安和叹了口气说:
“为了谋求高位或凌驾于他人之上,竟不惜铤而走险,不但自己送了性命,还累及家人,财富再多,还不是终归于他人。”
权势也好,财富也罢,到头来终是一场空,真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初秦始皇啊!”
尉迟循毓深以为然,安和虽然说得也很斯文,咋就比循寂说的听起来让人感觉舒服呢?
尉迟循很是纳闷。
安和一边看,一边将需要改进的地方记了下来,等将整个宅子参观完,已到中午吃饭时分。
尉迟循寂提议去不远的东市吃饭,安和正想到举世闻名的东市去看看,也表示同意。
反正他现在穷的只剩下钱了,当即表示请客是他的。
四人往南步行不远就到东市了,只见来来往往的人络驿不绝,整个东市热闹非凡。刚入东市不远,三人见一新开张的饭店,一张牌匾已经挂起,上书“醉仙居”三个大字。
掌柜的站在一张书案后对着下面黑鸦鸦的人群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