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和一边哭,一边不时一用手揽快要流到嘴里的鼻涕,很随意地在衣服上搓了搓。
李小九看在眼里,更相信他说的话了,这是典型的沿街乞儿的标准动作啊!
安和自己也感觉有点恶心,看表演得差不多了,心想:
按老家伙教的,我再向李小九讨点封赏吧!
但他对古代官职的设置实在了解太少,不知道要个什么官职合适。
至于要多少赏赐,他心里也没底,只知道历史书上说这李小九除性格柔弱,爱给他老爹戴绿帽,喜欢姐姝淘(把武媚、武媚的姐姐、武媚姐姐的女儿全都收到怀中了),其它方面记载甚少。
他的光芒被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父亲李世民,空前绝后的旷世女皇妻子武则天给盖住了。
也不知道这李小九是不是个大方人,如果是个小气鬼,要多了,他一生气,再随便找个理由,还把自己丢进诏狱里,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不过这长安城的确繁华,是个好地方,如果在这能有套房子,将来接林一山来这住几天,到各大坊转转,看看长安城的风景,这孩子还不高兴死啊!
就像后世的首都北京一样,虽然,是一个雾霾多得呛死人的地方,但人一辈子不到首都北京旅游一次,哪也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想到此,安和挺了一下腰接着说:
“陛下,小子穷怕了,也流浪怕了,小子本身也是个淡泊之人,这辈子也没什么大的要求,只求能吃饱住暖就行了。如果陛下认为小子还有点功劳的话,能在长安城给小子找个安身的地方,再给俩……给俩闲钱,随便安个闲职就行了。”
尉迟大炮一听,差点笑尿了:
你这也叫淡泊之人啊!不但要钱,要职,还变着法子向皇上要房子,你要是淡泊之人,长安城大多数官员只能去为庙里当和尚,去观里当道士去了。
李小九听了就很高兴,原来这小子不过就是想要俩钱花花,找个地方住住,弄个闲官当当,也没多大的志向啊!我还怕他将来夺了朕的江山,挖了朕的龙脉呢。
看来原来把他投进狱中完全是多此一举了。
李小九哈哈大笑说:
“这些好办,魏顺安,传朕旨意,着户部赏安和黄金一百斤,铜钱八万吊,至于住的地方嘛?尉迟爱卿,你与侯君集是邻居,侯君集谋反被抄家后,他居住的房子可曾用于官用?
尉迟大炮忙回答说:
“禀陛下,未曾用作官用,一直闲置在哪里,不过侯君集在坊还有一处宅子,据说也无人居住,院内的草都长老高了。”
“魏顺安,传朕旨意两套房子一并赏于安和。”
安和脑子急速地运算着:
一百斤黄金,按现代的价格每克三百元左右来算,一百斤就是一千五百万。
这侯君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抄家前曾任兵部尚书,他的宅子也小不到哪里去,两套宅子至少也有两千多平方,按现代首都北京郊区的房价,每平方两万元来算,两千平方就是四千万,再加上八万吊钱……
天啊!自己岂不是……岂不是成了亿万富翁了?
安和以为自己算错了,脑子又飞速地算了一遍………
安和惊呆了,眼珠子都不转了,心里面像擂鼓一般“嗵嗵”直跳,心想:
这也太他娘的也太爽了,李小九一句话,自己就由一名穷小子变成亿万富翁了。
李圣乾、李泰这些货就该死一边去,这皇上就该让李小九来当。
你看李小九那眼睛多明啊!那玉面多英俊啊!那眉毛多粗多黑啊!小鹰勾鼻一弯,多像刘德华啊!
生来就是个当皇帝的料!
想到自己将拥有这么多钱,安和淡泊之人也不淡泊了。把能想到的关于美好与伟大的词语都用到李小九身上了。
各位看官,码字不易,您就投张推荐票,并收藏一下吧!
………………………………
第六十章 加官进爵
这李小九一生下来就是皇子,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钱财的概念是很淡薄的。
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现在他是大唐的龙头老大,整个大唐都是他的,何况钱财。
放眼整个大唐,李小九称得上是最慷慨的皇帝,他是给皇子、亲王、大臣们的赏赐是最多的,动不动就赏赐成车的钱财。
看到安和张大嘴巴,眼珠子一动不动的死盯着自己,一句话也不说。
李小九心想:
此时这小子该叩头谢恩才对啊?
一句话不说啥意思啊,难道是嫌少?
这小子也太贪心了,给这么多钱,外加两套宅子还不满意啊?
脸上一沉,稍显不悦。
他那知道此时安和心的早飘出体外了,就像那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儿童们放的风筝一样,浮在高高的空中,一颤一颤的,晕晕乎乎,没着没落的。
凉风一吹,实在是舒服极了,要不是下面有根绳系着,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安爱卿,对朕的赏赐可否满意?”
李小九的话就像风筝线一样把他拉了回来,他以为不是在叫他,可看看殿里也只有他们三人,不是叫他还能叫谁。
这李小九都叫上自己爱卿了,还真有点不习惯,不用问下一步是就要封自己的官啊?
安和头磕得如同小鸡刨食一般,连连谢恩:
“小子……臣谢陛下天恩,臣何德何能,承陛下对臣这般厚赐,臣万死难报陛下之隆恩!
安和心想:
自己是咋了,原来不是一直标榜自己是个淡泊之人吗?
怎么一听到李小九这么多的赏赐就哪么激动,以至于行止言语失态呢?
原来自己内心深处和别人一样对财富有着强烈渴求,原来所谓的淡泊只是想得财富而得不到的一种自我安慰啊!
难怪有人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入世之前,都是道教徒,一副超然物外的样子。可一旦入世,统统变为儒教徒,热衷于经世之学了。
李小九看安和兴奋得语无伦次的样子,心想,原来这小子不是不满意,而是高兴呆了。
哼,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你喜欢钱、官帽、女人三样中的一样,朕就会让你甘心做我的奴隶。
“至于官职嘛?你没来长安之前,一直在永城县,朕就封你为永城县开国伯!朕知你通星象之术,就跟李淳风一起在太史局做个承议郎吧!”
安和一听,心想:
开国伯是个什么鬼?
这官名好象有点老,我小小年纪咋就成了开国伯了呢,貌似老大爷的样子?
承议郎又是个什么官职?
安和虽然是大学金融系毕业,但术业有专攻,历史类的书除了《资治通鉴》他没事时,常在手机上翻阅外,别的历史书虽说也看了不少,但大多没深入研究过,象这种专业的官职名称,而且突然由李小九口中说出,他理解不了也在所难免。
唐朝的爵位,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xx郡开国侯、xx县开国子。
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
封爵的主要经济权益是凭爵品获得永业田,数额为:
亲王一百顷,郡王五十顷,国公四十顷,郡公三十五顷,县公二十五顷,县伯十顷,县子八顷,县男五顷。
安和是伯爵,可分得10顷永业田,也就是150亩地。
安如果只封永城县伯,虽然为正四品上,但只是个虚职,有了虽然是从六品下的承议郎职务后,才享有食邑,可食邑七百户,他的俸钱、俸料加在一起一年相当于现在的70多万元。
怪不得唐朝哪时贪官污吏哪么少,有这么丰厚的待遇,谁还冒杀头的危险去贪污啊!
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来说,有这样的封赐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
安和偷看一眼尉迟大炮,尉迟大炮向他点了点头,安和赶紧又磕头如捣蒜。
“臣谢陛下隆恩!”
李小九干脆好人做到底,接着说:
“朕知你初到长安,又无亲朋,虽然朕赐你了宅子,但偌大的院子怎能没有仆役,先皇去世时,原宫中宫女大多遣散回家,一部分在感业寺出家,还有一部分才貌双全的宫女留在宫中,朕改日让魏顺安给你挑上几位,送到你的府上,照顾你的饮食起居。”
李小九心想:
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