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当你们撞的是谁啊!一品太尉、开国重臣,皇上的亲舅舅长孙大人,皇上都让他三分,你们差点把他撞得滚出轿外,要不是看在你们几个老爹的老面上,他会饶了你们才怪,最不济也要把你们几个的狗腿打折,让你们下半辈子也下不了床。都四十多的人了,还跟个老小孩一样,自恃是将门之后,一点不懂得明哲保身!”
骂完还不解恨,又一脚把他踹了个狗吃屎。
又让尉迟宝林老婆看好他,没事不得外出。
尉迟宝林虽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可唯一怕的就是他老爹。
老爹发话了,他哪敢不从啊,待在家里都十多天了,闷的实在不行了,晚上就站在院子里学狼叫,搞得住在隔壁的程处嗣破口大骂:
“你个狗东西,黑更半夜的你叫唤个啥呢?还让不让人睡了,小孩子被你吓得奶都不吃了!”
接到李治的谕旨时,他正烦得不行呢,这下可逮着理由出去了。飞奔着找到老爹尉迟敬德,说是皇上让他去永城办事的。
尉迟敬德虽然有点怀疑,但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去问李治吧,只好放他出府。
旁边一名侍卫向柳文直介绍说:
“这位是左卫将军尉迟宝林。"
柳文直一听忙拉着安和跪倒:
“永城县县令柳文直见过尉迟将军!”
尉迟宝林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屁股也没抬一下,瓮里瓮气地说:
“柳县令,是否是一名安和的少年告知于你要发生地震啊”
安和一惊,心想,柳文直哪信定是已传到宫中,要不然,一个左卫将军不可能来这县城询问此事。
柳文直忙回答说:“正是。”
“不知道这叫安和的少年现在在哪里啊”
柳文直回头看了一眼跪在他后面的安和说:
“就是这位少年郎。”
尉迟宝林好奇地看了几眼跪在地下头也没敢抬的安和问:
“你就是安和?”
安和回答说:“正是小人。”
“站起身来”尉迟宝林威严地说。
安和忙起身,站了起来,当二人目光相遇的时候,尉迟宝林大吃一惊,这少年除相堂堂之外,特别是哪双眼睛,精光四射,英气逼人。
尉迟宝林是习武之人,在战场之上手执一杆丈八蛇矛,腰悬竹节钢鞭,勇猛不在父亲尉迟敬德之下,单从安和眼睛就看出此人内家功力非常人所及。
尉迟宝林走上前来,双手按在安和的肩上,双手暗暗用了五成力,安和纹丝未动,于是将全部的力气压了上去,再看安和,仍然气定神闲,没有显示出一丝的不适之状。
这下把尉迟宝林惊得目瞪口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放眼整个大唐,在武功方面,自己也算得上是数得着的人物,放在一般人身上,自己别说是使出全力了,就是用三成功力,对方也早已瘫倒在地了,而面前这位少年竟然在自己的千斤之压下毫无反应。怎能不令他心惊。
安和还在纳闷呢,这黑大个子这是干吗呢?也不多说话,上来就压自己的肩膀,心想要是被你压趴了,守着县衙这么多人该多难为情啊,虽然感觉肩上有千斤之重,但他拼命地挺着,脸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安和不知,若非他练过哪帛书上的内功心法,怕早已承受不住了。由于大家的支持,本书于今日上了起点的历史类小说精品推荐,这里面也有你们点击收藏和推荐的功劳。追看的朋友,请收藏一下,投个推荐票吧!
………………………………
第四十二章 缉拿回宫
尉迟宝林暗自后悔只带的两个侍卫前来,心想:
这小子的功力绝对在我之上,如果真是要拒捕,自己三人未必是他的对手,看这柳文直和他关系也非一般,还是先用圣旨吓他一下再说吧!
于是脸一沉,从怀中掏出圣旨大声宣道:
“永城县县令柳文直接旨!”
柳文直赶忙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城县少年安和,在朕初登大宝举国欢庆之时,无据而散地震之谣言,乱朕臣民之心,特旨永城县县令柳文直协宫中侍卫捉拿此人,既刻押送长安,不得有误!”
“臣领旨谢恩!”
柳文直一惊,又不敢当面抗旨,只得先应承下来,再做打算。
还没等柳文直站起,尉迟宝林对两名侍卫大喝一声:
“速速将安和拿下!”
两名侍卫一个执铁锁、一个执枷栲,铁链哗啦一声朝着安和当头套下,趁着安和一愣神的功夫,一名侍卫将枷栲迅速地夹在安和脖颈上,另一名侍卫束起铁链便拉,安和双脚仿佛生了根一般,稳稳的纹丝没动。
遇次突发情况,安和本能地双手拉住铁链往外一甩,哪侍卫竟然随铁链被甩出两丈多远,跌翻在地,良久直立不起。
哪枷栲本夹在脖子上并无不适,只是哪侍卫忙中出错,连同安和脖子里的铁链一块住,安和喘不过气来,脸色通红,青筋暴起,几乎背过气去,抬手抓住哪枷栲用力一掰,哪枷栲顿时分为两半。
看着两丈外躺在地上,满脸是血的侍卫,安和拿着两截枷栲,木头一样呆立在哪里,他虽然知道自己气力比以前有增,但却不知力大如斯,竟能轻而易举地将哪枷栲掰断。
安和此举,把哪尉迟宝林和另一名侍卫唬得青蛙一样跳到院内栓马桩处,从马上卸上竹节钢鞭和横刀,分执手中,看着安和,竟然没敢动手。
柳文直见状心中大骇,心想:
安和如此行事,实是抗旨不遵之大罪,传之宫中,不但性命难保,恐诛灭九族之虞,急上前拦住。
“二位将军,且慢动手,容我劝劝安和!”
二人站在哪里,瞪着安和,目眦尽裂,丝毫不敢松懈。
安和本无意反抗,刚才所为,皆是人处危境之中本能反应。此时,自己亦是吓出一身冷汗。心想:
这下坏了,抗旨不遵本是死罪,打伤钦差,岂能独活?还是先随他进宫吧,等今日夜里地震之后,哪李小九(李治排老九,安和称之李小九)就会知道自己所言非虚,定会免已之罪。
想到此,没等柳文直来劝,就跪翻在地:
“将军息怒,小子非是抗旨不遵,只是一时性意,出于本能,才做此蠢事,小子愿随将军即刻回宫,面见皇上,任由处治,绝不反抗!”
尉迟宝林环睁豹眼,喘气如牛,手中钢鞭握得更紧,显然对安和的话不太相信。
安和就让柳文直吩咐捕快从衙中又取来一副枷锁,自已夹于脖颈。
虽然知道哪枷锁对安和全无用处,但看安和自愿戴上,尉迟宝林才放下心来,将哪竹节钢鞭重又挂回马上,又让侍卫将哪锁锁上。
尉迟宝林这才走上前来,在安和胸前轻擂一拳:
“小子,没想到小小年纪,竟有这般功夫,将来定是将军之材,甚对本将军口味,如果此次进宫,皇上能饶你不死,本将军定会将你招至麾下!”
转过头来对柳文直说:“速去准备一辆马车,这小子穿枷戴锁,不便骑马,皇上有旨,让速去速回,我等在这耽搁不得。”
柳文直心想:就看今晚是否真发生地震了,如果平安无事,就是神仙怕也救不了你了。
叹了口气,柳文直就让主簿阮元准备马车去了。
安和又结合后世抗震措施详加交待,柳文直记在心里,尉迟宝林一旁冷冷地看着,心想:
这俩人弄得跟真的是的,还没听说过有人能提前几天预知地震之事,这小子难道是神仙转世不成?
稍时,阮元已将马车准备停当,牵于衙内,尉迟宝林吩咐一名侍卫赶车,一名侍卫骑马,将另两匹马牵于马车后面。
自己抱着竹节钢鞭和安和一块坐于车上,安和让人找来黄大海,让他告知林一山,并加以照顾,然后与黄大海、柳文直挥泪而别。
马车走到林一山被填平的大坑边时,安和看到有十多辆装有木料、砖、石灰的马车停在哪里,劳工们正在往下卸东西,原来公孙恒、王仲田、林长贵三人一大早就组织人员将永城县的建房材料购买一空了。
尉迟宝林和安和分坐在马车两旁,尉迟宝林抱着竹节钢鞭两眼微闭,时而张开,密切注视着安和。
安和隔着车窗将目光投向窗外,路过永城县辖内每个村庄,都能看到在大大小小的空地上,放有有村民从屋内搬出的家俱,青草茂密的地方,有村民放牧的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