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战神探-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默啜这边道明想法,底下诸贵族面面相觑,都反应不过来他这是什么打算。将突厥分为三部?

    不过,有机灵者,反应极快,当即出列拜倒:“遵可汗令。愿为可汗尽忠效死!”

    这是默啜的弟弟阿史那咄悉匐,一直生活在两个哥哥的阴影下,跟随两代可汗四处征战,在突厥地位很高。不过在默啜面前,很谦恭。

    他不管默啜是什么打算,至少如此安排,他手中实权便大大增加,统治一部,总有个十几万部民。。。。。。

    默啜的儿子匐俱反应则慢了许多,不过还是出列谢恩,他今后可就是“拓西可汗”,虽然是小可汗,那也是地位的象征。

    比起匐俱反应更慢的只剩下默棘连了,他很是迟钝,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喜从天降了。默啜竟然给他一部之民,给他一种极不真是的感觉。还是被阙特勤推了一下,方才傻愣愣地谢恩。而将其表现尽收眼底,默啜更满意了。

    默啜的意志,并没有人敢反驳,尤其在他们身在汗庭,周边都是虎师精锐的情况下。点头之后,默啜开始操刀划分蛋糕了。。。。。。

    默啜的动作,实则是对突厥“集权”的一种尝试,将如今突厥汗国下诸部、诸族、诸军,整合成三部统治,大大地削减突厥部下贵族们的自主性。

    而三部的统管者,匐俱是他儿子,咄悉匐臣服已久,默棘连怯懦无能,都可让他放心。他已可汗无上之尊,凌驾于三部之上,操控百万军民。

    并且,他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余者,皆由汗庭亲领!翻译过来便是,剩下的军队部众,都由他中央直辖。

    如今突厥的势力,虽不如默啜嘴上吹嘘的那般强大,但人口百万,控线之士二十万,拼拼凑凑总归是有的。而三部照他的划分法,合起来也不如他直辖势力的一半,整合下来,更可继续动作,强干弱枝。

    当然,想法永远是美好的,如何将之执行落实,让诸贵族配合,那才是需要默啜去头疼的。而默啜的打算,也很简单粗暴,不服者杀。

    不可避免的,是国内矛盾会加剧,尤其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而转移矛盾的方法,默啜与元珍、暾欲谷也商量好了,发动战争。

    在对大周的战争中,整合军队,收纳精锐,消除异己。

    在默啜的强力之下,最先到位的便是“拓西可汗”部,尽取降服的西突厥处木昆十姓部众与匐俱,简兵四万,又与其一支主力鹰师,命其先行西进。

    随着突厥的动作,一片名叫“战争”的阴云,开始向陇西之地笼罩而去。。。。。。

    ()


………………………………

第485章 元徽无辜?

    难得来一次神都,元齐在洛阳待了不短的时间,元郎君侍候在侧,一尽孝道。一直到暮春三月,方才依依惜其离去。

    元徽曾有意让元齐留在洛阳,被元齐断然拒绝,他说,洛阳不适合他那样的人待。像宗主这样的人物,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待在洛阳当孙子,哪有在地方、江湖“称宗做祖”来得逍遥。

    元郎君一番思量,也很快息了心思。他们父子,还是更适合别居两地。再者,他日元郎君若事有不济,还有个投奔的去处。

    至于长子元悱,当然是随祖父回扬州去,那小童与元郎君,当真没什么感情。甚至,元徽从来就没有承认过有这么个儿子,名义上,元悱是颖公的养孙。。。。。。

    元齐离去后,元郎君又开始了平淡无奇的咸鱼生活,两府一观,三地来回跑,连轴转,难得放个假,偶尔还要去皇城、咸宜楼打打野食。忙得是不可开交,一度耽误了公事。

    元徽这个夏官左侍郎当了不过三两月,十分地低调,只按规矩办公,不搞事情。至多,只提拔了萧至忠当兵部郎中,召至属下任职。

    萧至忠这挚友“追随”元郎君的时间也不短了,元徽在左豹韬卫时,他是左司阶;元郎君成侍郎,他便调任郎中。总之,此人才干摆在那儿,元郎君用得很顺手。

    一月的时候,皇帝以武攸宁“德行不足”将之罢相,寻转职冬官尚书。

    夏官尚书的位置一下子空了出来,而元郎君成了距离尚书最近的人,不过对那个位置,元郎君想都没想,他资历还浅,年纪还轻,差得远。继续无聊地钻研着大周舆图,了解着中央、地方诸多武职官员的情况。

    果然,皇帝直接将姚元崇扶正,仍同平章事。姚元崇可是个能人,也是个君子,协助其视事,比起武攸宁可要轻松得多。

    元郎君是想要低调点生活的,他心知眼下还不是搞事情的时候。不过,没来由的,一则流言,在洛阳上层贵族间不胫而走。。。。。。

    “你与李裹儿,是怎么回事?”踏入后堂,未饮口茶,便闻公主殿下凝眉质问。

    仆侍早被屏退,堂间只余夫妻二人,望着太平那张冷面,元郎君心头不由颤了下。神色自然,走至侧边一张案后坐下,翘起二郎腿搭在案上,慢悠悠地问:“那些中伤之言,你也相信?”

    “若是别人,我或许不信,但是你元徽,呵呵。。。。。。”太平的神情愈见冷淡。

    公主殿下显然已是怒极:“现在,你我二人的脸面已经丢干净了。早就提醒过你,神都不是你肆意妄为的地方。你外边那些女人,我已经够容忍了,为何还要去勾搭李裹儿,嗯?长幼**,元徽你真是好大胆。你这是令皇室蒙羞,你这是让我们成为天下的笑柄!”

    面对太平呵斥,眉头也不禁蹙了起来,元徽直接与其对视着:“公主殿下,这不问是非,不论曲直,不经查验,便对我一顿责骂,这是要元徽一死以谢天下?”

    “你!到现在还不知悔过!”看元郎君这态度,贵妇益怒,直接扶案而起,气息急促,起伏之波澜,对着元郎君不断点头:“真是死性不改!无可救药!”

    这件事情,元郎君是真的冤,他敢发誓,最多调戏了一番李裹儿,玩了玩暧昧,都没怎么上手。再者,那小美人比他还主动。这突然便传出此等“毁谤”之言,元徽也大感无辜。

    心中有些发怒,直接腾身到太平面前,元郎君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强抑着怒气,有些“委屈”地说:“以你的精明,当真相信那点流言蜚语,无稽之谈。”

    “元徽胆子再大,还不敢去干些去天理、逆人伦的事!”元郎君这话,说得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一直观察着元郎君的眼神,见他当真一点也无心虚之色,太平的怒容方稍稍收敛,不过神情仍旧冷淡,眉头皱得更紧了。迟疑少许,方沉声道:“纵使空穴来风,来必有因。你若循规蹈矩,行为端直,岂有谣言因风起?”

    当公主殿下冷静下来的时候,元郎君也松了口气,叹息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凑近太平,嗅着美妇身上的味道,元郎君探手抚上肩头:“夫人且息怒,为些许谣传,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

    肩膀动了下,抖开元郎君的手,公主殿下想了想,偏头瞥着他:“依你之言,我倒想知道,是谁在散播谣言。”

    提及此,元脸色转冷,漠然踱了几步,目光瞥着太平:“说出来,你恐怕不会相信。。。。。。”

    蛾眉益蹙,贵妇人心思微动,语气仍显严厉:“说!”

    “你那长子!”仍旧犹豫了小片刻,元徽说道。

    “不可能!”这美妇的第一反应。不过美眸闪了几下,望了望元郎君,不作话了。

    “夫人若不信,尽可使人调查,一查,便知真假!”元徽身体放松下来,幽幽说道:“现在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此事?”

    元郎君的声音,透着阴冷,哪怕在太平面前,也未有丝毫掩饰。见状,公主缓缓回案,落座,思量了好一会儿,盯着元徽,严肃说道:“这件事,我会查清楚的。你,不许插手。若果然。。。。。。”

    “果然如何?”元徽逼问。

    吸了口气,太平强势说道:“我自会处置!”

    “还有,你最好给我老实些。否则,日后切莫后悔!”没了继续交流的兴致,在元郎君临出门前,公主殿下又冷冷地提醒了一句。

    “元徽,日后,从来不会后悔。。。。。。”

    出堂之后,元徽大舒一口气,将太平糊弄住了,事情就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只要美妇人不闹,那点“逸闻奇谈”便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宫廷间的丑陋事,太多了,如今不过再添一桩,还是未经实锤的流言。

    此次,薛崇训倒是真给了元郎君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