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战神探-第3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那武懿宗,执刑之时,刳胆剖心,血盈于前,而言笑自若。用刑苛毒若此,其当真豺狼耶?”狄仁杰脸色更加难看了,朝南厉声说道。怒色张目,估计武懿宗此时要是在他面前,老狐狸敢缚其恶躯以献神都。

    “武懿宗阴险凶残,从来不加收敛啊!”元徽配合着发出一声感叹。

    收到消息之时,元徽也却是惊愕不已,他知道武懿宗会搞出事情来,却没想到他此次搞得这么大。三百多名大小官员,直接杀了,这仇恨是吸引得足够大了。其犹不满足,竟把目标放到那些普通黎庶身上,不将河北搞个血流成河,不满足的样子。。。。。。

    当然,死的人,同半年前的“刘思礼——綦连耀案”差不多,都有李唐“拥趸”之嫌,虽然大都人很可能是冤枉的。

    “似这等狼戾不仁之徒,竟大行于世,掌重权,尊荣无比。。。。。。”李元芳也是义愤填膺,忍不住杀气凛然地对狄仁杰道:“大人,元芳愿舍了这条命,为世间除此祸害!”

    元芳话音一落,狄仁杰还没什么反应,元郎君两眼却亮了。李元芳去杀武懿宗?若是成行,貌似也不错耶。不过,狄仁杰这个老狐狸肯定不会同意的。

    果然,只见狄胖胖挥了挥手:“不可如此。武懿宗此类,多行不义,他日必遭天谴。元芳,你如今是朝廷的将军,万不可任意行事。武懿宗毕竟是大周宗室,皇帝侄儿,就是要处置,也需得到陛下的首肯。。。。。。”

    狄仁杰脸上仍有怒意,但若注意到其眼神就会发现,一直是很平静的。他会被激怒,但是绝不会头脑发昏。这老狐狸,一向是狡猾狡猾的。。。。。。

    将李元芳抚定之后,狄胖胖这才看向元郎君:“河北之地,逆乱方休,正当朝廷派遣能员,抚绥百姓之时。然经过武懿宗如此倒行逆施,河北民间已是群情汹涌,士民怨愤冲天,若不加节遏,必然再生大患。”

    从老狐狸的语气中,元徽听出了那点意思,不待其说完,便开口:“武懿宗来冀之时,是带着皇帝的制书的,手掌生杀大权。当此之时,谁能制之?”

    话落,狄胖胖的眼神就直往元郎君身上瞟,那几乎在明示了。不过,元徽眼神飘忽了几下,扭头去欣赏安静地站于旁边的对A美人了。

    “咳咳。。。。。。”元郎君这不上道的表现,让狄仁杰有些尴尬,干咳了两声,说:“闻冀南急讯,我已具表派人飞骑去神都,请求皇帝降制,解除武懿宗职权。然神都路遥,远水难救急货。冀州那边,亟需人压制武懿宗,止其掀起的沸腾民情啊!”

    闻言,元徽果断拱手:“狄公素著威望,名扬四海,当速速南下,以定人心。”

    迎着元郎君那双眼睛中诚挚的目光,老狐狸心中泛起了嘀咕,这小狐狸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油滑了。

    心中这般想,胖脸上的笑容却是越发灿烂了,那满面春风哪里还有方才一点气急怒骂的意思。只见狄胖胖摇着手:“我现在职权不在冀州,就算能凭这张老脸压制住武懿宗,然依旧有越权之嫌。元徽你却不同,你毕竟还是冀州大都督,署军政之权,身份上又不怵那河内王。眼下,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任由狄仁杰怎么忽悠,元徽就是平静地应对:“可是——”

    刚说两个字,老狐狸却是急了:“元徽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世故了?推三阻四,身为帝婿,朝廷郡公,冀州大都督,竟不愿为治下百姓赚得安宁吗?”

    见状,元郎君眉毛一挑,只得拱手:“元徽愿往!”

    狄胖胖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元郎君哪里还有拒绝的余地。

    元徽松了口,狄仁杰又露出了笑容,脸色变化之快,令人叹观。朝元郎君叮嘱着:“因武懿宗处置不当,那两千契丹降卒复叛,他们是你招降的,你南下当先行招抚其军,以防事态扩大。。。。。。”

    “元徽明白!”拱了拱手,元徽直接扭身而去。

    “大人(恩师)!”元郎君离去后,李元芳与曾泰同时上前一步唤道。

    “还是曾兄你说吧。”元芳主动后退。

    吁了口气,舔灵看向狄仁杰:“方才交谈,您与元都督相互推诿,这可不是您平时的作风。您,似乎刻意要让元都督去冀州善后?这是为什么?”

    闻问,狄仁杰嘴角翘点莫测的笑容,淡淡道:“你们不觉得,让元徽去对付武懿宗,很有趣吗?”

    哪里有趣了?曾泰与李元芳面面相觑。狄胖胖则没解释的意思,面朝南边,重重地叹了口气。

    。m。


………………………………

第434章 元徽的考量

    元郎君同样在猜测狄仁杰的目的,然而绞其脑汁,也没能想明白。只当其想装个莫名其妙的X,不过,元徽也察觉到了,狄仁杰激自己南下,好像没有什么恶意。

    冀州那边是个烂摊子,确实是的。然若说情势果如狄仁杰与曾泰所说那般紧迫危急,却也不见得。武懿宗兴酷狱不假,滥杀戮也不假,但冀州大叛乱才刚刚过去,他手执制诏,打着甄查叛逆的旗号行事,是站得住脚的。

    顶多算是“刑鞫过苛”,“矫枉过正”,哪怕千万人恨之憎之,在皇帝武曌那儿,他并没有太大罪过。至于冤死屈死者,那更算不得什么,自女帝秉政以来,整个天下枉死者不可胜数,冀南那三百来人,也不过多添一笔罢了。

    武懿宗在河北干那些事,目的实则很明显,如“刘思礼——綦连耀案”一样处置议罪扩大化,就是为了打击李氏集团,更直接点,便是针对皇嗣李旦。这几乎是武曌御极后,武家人对李旦的基本操作,谁叫他离皇位最近。

    而此次冀州叛乱,叛军蠢乎乎地亮明旗帜,则给了武懿宗甚至其背后的武氏集团以极大的操作空间。

    冀南诸州,舆情汹涌,那是一定的。而元郎君选择去,也是心存考量的,可不是因为狄仁杰那一两句话,便接下这麻烦。

    武氏集团出手了,元郎君这个李氏集团的女婿,有担当地站出来做点事情,也是无可厚非的。最重要的是,元徽也想趁机收一波人望。

    元徽这几年在大周,也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了,官升得很快,爵进得更快,又娶了太平公主,看起来也算是显赫一时。

    然而,在大周士大夫阶层之中,元郎君的名声并不好,风言风语从来就没有少过。

    出身倒不是硬伤,不管能否经得起推敲,但北魏元氏后裔,拿出来还是有牌面的。再者,随着庶族地主阶级的崛起,出身早不是决定一切的上位要素了。

    关键是元家的崛起的方式,元齐操持贱业,以资财贿武氏,踏着“反武志士”的鲜血平步青云,谄上而谋爵。在扬州,元家也没少干“与民争利、欺行霸市”的事。

    而元徽的崛起,则更惹人注意了。三四年间,遽起遽升,皇帝有偏信偏宠之嫌。而其后,与太平公主之间的勾搭,更显其“面首”的属性,如此一来,元郎君靠着下半身上位,岂能不为人所诟病。

    至于元郎君的能力啊、功绩啊什么的,了解的也仅限于了解,大部分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当年薛怀义还几度上阵,率军出塞讨伐突厥,结果“战胜而归”,然而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很多人都清楚。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元徽实在是太年轻了。且这些年,元徽也做了些打击“叛党”的事,平定冀州叛乱,还就在眼前,他又不像狄仁杰那般德高望重,以一语“公心”便可服众。

    娶了太平之后,情况有所改善,毕竟自那之后,屁股天然地靠“李”坐了。但是,还不够。

    当然,元郎君也不是为了去舔心怀李氏的那些士大夫,他们还不够格。元徽,只是顺势而为罢了,毕竟,将来天下还是李唐的。且他看武氏诸王也不顺眼,元徽,只是对女帝恭顺而已。

    至于另外一层考量,则是那些契丹降卒的缘故。具体情况元徽也得知了,那些契丹人本是难驯之辈,元徽在时,尚能抚之。

    及武懿宗至,就不当人了。视骆务整等降将酋长为奴仆,以其部众为刍狗驱策,骆务整等人怒而怼之,以武懿宗的小肚鸡肠,哪里能放过他们,苛虐愈甚,其后干脆连最基本的吃食都断了供应。

    被武懿宗这么搞,契丹人果断反了,抢夺武器,杀溃了武懿宗派遣监视的军兵,大掠鹿城村野。闻契丹人复叛,武懿宗是不惊反喜,当即自信都派军进剿,结果竟然被打败了。

    此时契丹人正占据着鹿城县,气急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