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战神探-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城那边到底什么情况,元徽有无动静?”在营中巡视了一圈,萧章召集蛇灵的高层,盯着顾美人。

    帐中的顾美人是顾玉梅,顾大娘子。没有遮面,此刻是以九堂堂主的身份在座,另有几名蛇灵堂主,率领手下在军中听用。

    “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动静!”顾玉梅摇了摇头,不动声色地答道。

    烦躁地“嘶”了一声,萧章很想发发怒,不过被其生生抑制住了,只是叮嘱一句:“让九堂的弟兄,给我严密盯着鹿城元徽军的动静!”

    “嗯!”顾美人淡淡地应道。

    “要是成功将元徽杀了,我等岂有如今左右为难之境地?”不阴不阳地瞥了眼旁边抱怀而坐的虺文忠,萧章冷冷道。

    闻言,虺文忠身体似乎放松了下来,抬起头望着萧章,慢悠悠地问:“你想说什么?”

    被闪灵一盯,那不带感情的目光让他心中发寒,捏着拳头,别过头,暂时不去惹这厮。

    被虺文忠慑住,自觉丢了面子,萧章深吸一口气,暴躁地劈头问另外一名堂主:“城中的大总管、大将军们,还在搞小动作吗?”

    “不曾断过!”那名堂主脾气看起来也不怎么好:“既已起兵,凭我们蛇灵的实力,何必再仰借其力。干脆抛开他们,我们自己干吧。。。。。。”

    面皮抽动几下,萧章摆摆手,有些心累。他突然深刻地认识到了,蛇灵的人,还是更适合杀人放火。。。。。。

    “也不知,大姐,那边是什么情况?”

    。。。。。。

    信都叛军这边还在讨论下一步动向,在鹿城窝了几日的元郎君,终于动了,数千步骑,大张旗鼓南下,直扑衡水。意图很明显,是要自衡水渡河,南下攻打信都。

    叛军很快便收到了消息,一番决议,终于有了明确的动向。由萧章领主力北上,将“伪周军”拦在漳水以北,甚至打着半渡而击、歼灭元徽的好算盘。

    有意思的是,萧章领军北出之后,信都城中的“新唐高官们”喜笑颜开,因为,没有人掣肘他们了。。。。。。


………………………………

第409章 元大都督

    衡水县临漳水之阳而筑,距离州城信都并不远,不过三十来里的距离,叛军北上,却是足足耗费了一整个白昼的时间。

    既至,却不见官军的踪迹。

    临河立阵,与北边的县城隔水相望。衡水县里是有“义军”的,见主力大军之来,县中的“将军”惶恐的心理顿安,立刻遣人谒拜,言准备好了船只,请求大军从速渡河,以应付南下的官军。

    面对这样情况,箫章迟疑了,未敢贸然渡河,在来使希冀的目光中,下令全军就着河谷暂歇,待天色晦暗后,则下令就地安营扎寨。

    箫章,是在等着元徽那边的具体消息。

    “鹿城的元徽军辰初宣布动兵南下,一直到正午后,方开拔,徐徐进兵,行不过三十里,便就地扎营!”简陋撘就的军帐中,一名蛇灵九堂属下,向箫章汇报着探得的情况。

    “三十里?”箫章闻言便盯着案上的地图细细观察,手里比划动作,估摸着距离:“那官军距离衡水县,还有近六十里的路程?”

    “正是!”属下答道:“堂主命属下回报,官军似乎并不急着南下!”

    “出动了多少人马?”

    “鹿城官军,几乎倾巢而出,有步骑三四千。”

    “这元徽,想要干什么?”箫章心里纳闷极了,凝着眉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背着手在帐中踱了几步,一咬牙,严肃吩咐道:“继续监视官军动向,另外,让闪灵、小梅带着他们手下弟兄,将官军的斥候都解决了!”

    “是!”

    其人受命而去,箫章脸色却更阴了,眉头皱得厉害,一副脑壳疼的表现。与马行慰等商量,他领军北上,是欲借漳河之险阻元徽南下,甚至击败歼灭之。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他领兵到了,但官军未至。那接下来,轮到他做选择了,是在南岸等着元徽兵临衡水,还是先行渡河,借城池以挡官军。

    若选择前者,那表现得太挫了,他手握两万大军,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且元徽若慑他军威,不敢南渡来攻,那他又何从击灭之?

    且坐看衡水县的“义军”被灭,那可不利于人心敛聚。再者,衡水义军恳求大军,如盼王师,也不好过拂其愿。。。。。。

    身边的人,无提出可建树意见者。萧将军,一时间陷入了反复纠结之中。

    犹豫几许,箫章选取了一个这中的做法。趁着官军未至之时,派三千人连夜渡河,抢先进驻衡水县城,占住脚,他则率主力,待翌日天亮后,从容涉水渡河。

    按照元徽那边的进军情况,他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些动作,哪怕有什么意外,先行渡河的军队,足可成为后续大军渡河的保险屏障。

    届时,正面相抗,他以五倍兵力对敌,又有蛇灵好手为骨干厮杀。怎么想,都不会虚元徽那数千卒。

    箫章是这般考虑的,且越想,越觉得可行。咬咬牙,便对还在扎营的叛军下令,折腾。。。。。。

    不管叛军什么动向,元郎君这边却是稳稳地,不疾不徐地准备着平叛事宜。

    就像箫章能及时得知元徽的消息一样,叛军的任何风吹草动也是第一时间便传至元郎君帅案前,且消息要详细得多。

    有内线相助,信都的叛军在元徽眼里,是无所遁形。

    这几日下来,别看各州闹得挺欢,叛乱起兵层出不穷。但元徽的目光始终放在信都这边,只要信都叛军被剿灭,其余各地,反手可平。

    而驻兵鹿城的这段时间,元徽坐观信都风云变幻,眼瞧着信都叛军力量不断集中,他心里是不忧反喜。

    叛军声势闹得越大,平叛的功劳也就越大,且至少在冀州境内,元徽存着一劳永逸的心思。

    就在昨日,元徽收到了来自神都的诏制。

    河北叛乱起,皇帝闻之,龙颜大怒。下诏讨逆,暂设冀州大都督府,以元郎君领大都督,就近调动地方兵力,组织义武,扫灭群寇。

    一个不小心,元郎君又升官了,乃遽升。按照任命制书的意思,元徽这个冀州大都督,虽然是暂设,但权力是一点不小。全权主持平叛事宜,是可节制整个燕赵之地的官军。

    可以说,元郎君仕途的一波小高峰来临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也是娶了太平公主的好处了。当然,也仅仅是太平公主,若尚了其他什么公主,只怕出个洛阳都不自在,更遑论掌重权了。

    对以冀州为中心爆发的叛乱,皇帝的态度便是坚决地镇压。武曌已然降下诏令,动员河南道诸府府兵,组织大军北上支援平叛,甚至下诏幽燕的边军南下。。。。。。

    事实上,在元郎君看来,皇帝根本用不着这般大费周章,他有信心,在南北军队来援之前,便将叛乱解决了。这次冀州的叛乱,各地响应的虽多,却是一盘散沙,比起当年的扬州大叛乱可要逊多了,甚至不如十年前越王李贞父子那场叛乱。

    夜下,原野上的军营沉浸在一片肃穆之中,零星的灯火,点缀在其间,士卒们皆枕兵而卧。虽然不虞有叛军偷袭,巡逻于营内外的官兵却未尝有丝毫放松。

    中军大帐中,元郎君正拿着一张军事地图研究,面色沉稳,认真的表情让他本就英俊的面庞更添几分魅力。

    “大都督!”一道人影缓缓步入帐中,躬束着身子向元徽行了个礼,呈给他一封军报,嘴里禀道:“瀛州来报,瀛、莫诸县并乱,数千叛军围攻莫县。”

    来者便是元徽的朋党萧至忠,乱起之时,被他请调至身边,委以参军之职。官虽然不大,也无实权,但参赞军机要务,有此次资历,再加元郎君这层关系,萧至忠必当崛起。

    萧至忠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心里剔透,抓住这个机会,狠狠地表现,十分卖力地替元郎君参谋。

    在元徽看信之时,萧至忠在旁边解释着:“据瀛州刺史报,叛军声势浩大,莫州刺史尽忠朝廷,召集军民,拼死相抗。不过,亦危在旦夕,请求大都督与朝廷尽快派援兵!”

    言罢,见元徽脸上无动容之色,萧至忠开始谈起他的看法了:“大都督,莫州的叛军不同其他,与冀州相类,来得迅猛,准备充足,贼众甚多。莫州若失,可是将燕赵给阻断了,不可忽视啊。。。。。。”

    嘴角扬起些弧度,脸上带着点微妙的笑意,元徽抬手道:“无妨,莫州自有人去对付。”

    看元徽那淡定的表现,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