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侦探作家陈容国记-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33章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一路无话。

    这一天,一行人等终于进入衢州。

    衢州位于zj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南接fj南平,西连jx上饶、景德镇,北邻ah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衢江之畔,素有“四省通衢”之称。

    他们先经过衢州烂柯山。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位于衢州东南,此山黛峰翠嶂,景极幽邃,被誉为“围棋仙地”,西临乌溪江,群山盘回,景色幽邃。相传围棋之发祥地则在烂柯山。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烂柯山历来为全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汉代朱买臣;三国贺齐;晋代殷浩、毛琚虞喜;南朝谢灵运;唐代孟郊、白居易、刘禹锡、黄巢;宋王安石、苏东坡、赵忭、朱熹、陆游;元马可波罗;明徐谓、徐霞客;清左宗棠、李渔、洪升,都曾经来过这里。唐代孟郊《烂柯山石桥》诗有“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烂柯一典已盛传棋界,成了围棋的别称。

    蔡包子等人因为寻金牌心切,哪有心思欣赏风景名胜,一行人先找了一家五星级客栈安顿下来,这旅馆老板叫王保强,自幼喜欢交朋好友,送给蔡包子一本《衢州地图》。

    次日,众人离开五星级客栈,便直奔衢州的鸵水河而去。

    这鸵水河边造船业发达,景色优美。放眼望去,湖泊千顷,碧波荡漾,渔妇在岸边劳作,十分热闹。

    胡资质对蔡包子说:“据我打听,衢州城只有这一条大河,看来我们只有到这条河的北岸找那艘海船了。”

    “可是――这谈何容易。”蔡包子望着河北岸旗杆林立的船只说。

    “这个容易,当年您祖父留下书时,暗喻这块金牌在衢州河北岸的一艘海船上,时隔久远,想必那船应是最古老、最破旧的一艘。”

    “对!”蔡包子说。

    于是众人沿河北岸一路行走查找,可是沿岸都是刚刚造好的新船,没有哪一艘象已过数百年的船。

    时至日暮,蔡包子有些颓然,看着远处的马路,胡资质不由得沉思起来。好半天,胡资质说:“时隔百载,我想起书中暗喻的水北岸,是不是应与现在的水北岸不同?因为我观察这条河的河岸很宽,上面都有水流过的痕迹,莫不是年代已久,这河较原来缩小,水退了下去,当时的河岸应还要往北才对。”

    蔡包子说:“你说得有说理,此真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咱们往北走走。”

    果然,再往北走二十多丈,现出了一条石子、贝壳铺就的旧河堤。可是现在旧河堤上已是蒿草丛生,灌木林立。

    一行人便在蒿草灌木中搜寻那艘古船。

    正行进间,一家丁大叫:“大人,不,老爷,这有个旧船板!”

    蔡包子、胡资质急忙围过去看,果然有几块破旧的船板,船钉锈蚀剥落于地,众人大喜过望,忙东挪西翻地找起来。半个时辰过去了,除了找到一些蒙尘的糟网片以外,再无所获。

    突然,胡资质挥手说:“停!”

    “怎么了?”蔡包子问说。

    “不用找了,这船肯定不是。”胡资质说。

    “为什么?”蔡包子说。

    胡资质说:“您看这船帮的铁板上分明铸有‘昌兴造船坊制’字样,而这‘昌兴造船坊’自兴建至今才不过二十年光景,也就是说这船肯定不会超过二十年,怎么会是那艘古船呢?”

    众人闻听,全泄了气,坐到地上都说不出话来。

    夕阳象一只遇到树枝的风筝一般,在西方缓缓落着。

    胡资质见天色渐晚,他思索片刻又说:“我觉得我们对这‘水北海船’的意思领会错了,这鸵水河不接海,因此船只在河中行使,怎么会叫海船呢?不过这金牌在衢州肯定是确定的,待我们回去仔细想想再说。”

    众人皆点头称是。不过他们再想回到客栈,已很困难。因为此地离客栈已是四十多里了,蔡包子坐惯了轿子,今天能走这么多路完全是一股心气顶着,气一泄,就瘫在了地上。大家正在发愁,胡资质见北面二三里处隐约有一村镇,便让两个家丁轮番背着蔡包子去投宿。

    众人好不容易走到那个村子,却发现那村子太小,居然没有一家客栈。庄户人家见他们人多势众又是外地人皆不愿留宿。

    蔡包子不由叹说:“我堂堂一个市委书记竟找不到个栖身之所!”

    忽然,胡资质指着前方说:“大人,您看那有一座古塔,我们不如去那里住上一宿再说。”

    众人一看,果然村北有一座荒废的古塔,便一齐拖着疲惫的身子成走过去。

    这个塔早已年久失修,鼠粪遍地,野物脚印纷纷,灰土绕梁。家丁们忙找来枯树枝扫除。
………………………………

第34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家丁们用枯树枝将塔中正堂打扫出一片干净空地,又捡来干草一捆铺于地上,垫上衣物,算做了个歇息的地方。而后又将塔门关了,准备找一块石头夜里挡门,可是东寻西找却找不到,一名家丁见塔前有一块倒塌的石碑,忙叫过两个人抬了进来,靠在门后。又有家丁找来几支残烛点燃。

    借着烛光,胡资质一眼瞥见那挡门的石碑,不由地高叫起来:“海川塔!”

    “什么?”蔡包子问道。

    胡资质指着石碑上的字说:“大人,这塔名叫‘海川塔’!‘川’与‘船’同音,这诗中的‘水北海船’莫不是指这座位于鸵水河北的‘海川塔’?”

    “这么说这‘金符牌’正是在这塔中了?”蔡包子高兴地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发财全不费功夫!”

    众家丁闻听群情振奋,忙到四处搜寻起来。因为没有太多燃火照亮之物,于是,蔡包子边安慰边逐个扒下家丁的衣服扎成火把,大约一个时辰,众人将墙角、断壁、残垣、塔的前后左右全都搜个遍,却并没发现藏宝之处。

    “大人,这石碑背面还有一首小诗。”一家丁指着石碑道。

    胡资质凑过去,果见石碑背面刻有几行小篆文:

    巍巍海川塔,势拔三丈八。

    来往络绎客,不识旧天涯。

    “我知道了!”胡资质灵机一动说:“在这,就在我们的脚底下!”

    “何以见得?”蔡府尹呐闷道。

    “因为这首诗说得是海川塔有三丈八尺高,可是我们看到这塔至多有三丈高,这就说明塔下有地下室,碑上的诗是将这地下室的深度也算在内了!”胡资质说。

    一名家丁拿起一块青砖敲击地面,果然发出‘咚咚’的空音。另一名家丁找来一个铁杵试图撬开这地下的石板。可那石板却如钢铁浇铸一般纹丝不动。于是,蔡包子与胡资质和众家丁抬来墙外一圆墩,几个人如砸夯般往地下撞去……“轰”的一声,石板裂开,地上现出一个黑幽幽的洞。

    蔡包子急命家丁找来一根绳子,吩咐家丁顺绳下去,众家丁面露难色,胡资质见状道:“来!我下去看看!”说着,他擎一根蜡烛顺绳而下,原来此洞并不深,大约滑下七八尺后,胡资质就感觉脚下踩着了实地。下面竟然是个居室,里面有竹床,有石凳,有石桌,有蜡台,胡资质用手中蜡烛将蜡台点燃,他冲上面喊道:“这洞左侧有一道悬梯,你们可下来,此洞并不深!”

    上面众人见无事,才攀梯而下。众人下到底处,仔细观瞧,只见此屋十分宽敞,有一个书架,但没有书。石桌上尚有笔墨纸砚,不过墨已风干,纸已泛黄且空无一字。再往四壁观看,那墙壁上似乎刻有文字,胡资质和蔡府尹忙将蜡台移近,发现墙壁上刻有三首诗,正是《宋诗选注》中被折页的那三首诗《戊辰即事》、《寄黄几复》、《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选一》再无它字。

    忽然,胡资质发现石桌上扣着一个青花大碗,这瓷碗青瓷白釉,边缘镂刻着一圈洁白的葵花十分美丽,而且这碗要比普通的碗大上一倍。

    胡资质道:“这碗为什么扣着?”说着,他用手将瓷碗翻开,突然发现,碗下的石桌上刻着一行小字:若取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