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治对哈伦少校要帮他练兵的建议,不感兴趣,并且深感警惕。兵权就是王道对于野心家,它就如同老婆一样,必须也只能忠贞于他,别人染指不得。
周治拒绝道:“不用了,我的手下,有几个是从新军中过来的,他们也是接受的德国教官的训练。”
哈伦少校见周治不同意他的要求,又说道:“周三少爷不用担心,我们没有插手你的军队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帮你,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毕竟让你更加的强大,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
“我不相信你。”周治直言道。他当然明白德国人,是在帮助他强大起来,但是,那是在威胁不到德国人利益的时候,如果德国人,对周治的虚实,了如指掌,那么一但周治和德国人有了矛盾,拿什么去保卫自己的利益
周治这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不去顾及哈伦少校的脸面,也是在争取掌握话语权,他要主导和德国人的合作。换句话说,是他想要德国人做什么,然后他说出来,德国人去做;德国人如果要人周治去做什么,就得先要看看,符合不符合他周治的利益。
周治不去管脸色阴沉的吓人的哈伦少校,和施密特说道:“施密特先生,你想在我们家的矿山上办厂”
见施密特点了点头,周治又说道:“这么急干什么呢我们周家一时半会儿又倒不了。”
见施密特神情有些尴尬,周治才说道:“不过,施密特先生既然提出来了,我觉得也是时候,在矿山上开办工厂了,可是我有几个条件:第一,办厂所得的利润,你我五五分账;第二,我不希望施密特先生,在矿山上,采出了矿石,然后直接就拉走,我想让施密特先生,和我一起开办炼钢厂,这一类矿石精加工的工厂;最后一根要求,就是希望施密特先生,能为海城县做出一些贡献,比如修路、开医院之类的。”
周治又想了一下,说道:“我还想开一个奶粉厂,请施密特先生给我弄一些机器设备。”
周治又从口袋中,拿出一张单子,交给施密特说道:“我还需要一些军火,和几部电台。”
施密特接过单子,见上面写着“重机枪两挺,弹药若干,电台几部”,施密特看了看一旁不作声的哈伦少校,冲周治一笑,说道:“三少爷的要求真多,不过我得考虑一下,过一段时间才能答复你。”
第七十九章炼钢厂
施密特没有立即同意周治的条件,甚至连那两挺重机枪,施密特都没有答应,给周治设法弄来,而只是笑着说要考虑一下。
周治略想之下,便明白施密特为什么会这样,矿山上办厂这件事,对德国人很重要,德国人想要的,应该只是矿山上的矿石。
他们德国人在矿山上办厂,只是为了开采出矿石,然后把这些矿石,拉回到他们德国去精加工,根本没有在海城县开办炼钢厂,这类的矿石精加工的工厂的意思。
周治却提出要求,让德国人在海城县,开设炼钢厂,这其中的含义,德国人不可能不明白,如果真按周治的话去做,那么周家就将不再只是原材料的提供者,还将会变成加工者,这会挤压掉洋人,占有市场的份额。
纯粹的从经济角度考虑,这不符合德国国内商人的利益。
周治没有能马上得到他想要的,却并没有太失望,和洋鬼子们打交道,就得能沉住一口气,坚守住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一立场不动摇,反正周治条件已经提出来了,德国人答应了,咱们一起做生意,德国人不答应,并且还想要的更多,那周家的矿山,谁也别想能带走一块矿石。
周治起身告辞,施密特亲自将周治送出门外,一路上不停的劝说周治,希望周治能够取消,开设炼钢厂的条件,见周治不为他所动,施密特只能摇头叹息。
送走周治后,施密特回到客厅,见到哈伦少校,一脸冷笑的看着他,哈伦少校冲他说道:“施密特先生,我希望你能够明白,你个人的利益,是和德国政府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德国政府,为你做后盾,你的下场,不会比华夏人更好。”
施密特陪着笑了几声,犹太人就如无根的浮萍,托庇于欧洲列强,才能在华夏人面前,找到一些优越感,施密特当然听出哈伦少校,话里警告的意思。
可是德国人的死活,关他们犹太人屁事,哈伦少校在图纸那件事上,坑他的时候,干嘛去了。
其实施密特,对于周治的条件是动心的,因为这样他便不再只是往德国,送矿石的中间商,而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矿石的加工商,从低端正式挤进高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施密特决定,帮周治一把,劝说施密特答应周治的要求。
施密特劝说哈伦少校的理由,便是德国人在远东的扩张。德国人殖民世界太晚了,当他们开始搞殖民时,世界已经瓜分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残羹剩饭,所以德国人饥渴。
哈伦少校作为德国殖民政策的急先锋,不可能不明白,搞定周家的意义,那意味着德国人,在海城县开辟了新的势力范围,他哈伦少校的功绩,不亚于为德国开疆辟土。
人都是有弱点的,哈伦少校也会自私,他也渴望个人功成名就后的荣耀,被施密特劝说了几句后,立场便不再那么坚定,却还是没有松口。
哈伦少校觉得周治的要求很奇怪,他心里有些不安,周治要炼钢厂,用来做什么呢
周治的图谋甚大,他明着是要炼钢厂,其实真正想要的,却是一个兵工厂。诚然,这时候周治不可能自己造出一个兵工厂来,即便他有了炼钢厂也不能。可是兵工厂所需要的那些机器设备,周治却准备要有自己能造出来的能力,这前提便是要先有一个炼钢厂。
这也还只是一个开始,建造经营一个兵工厂,需要一整套的工业储备,周治会在以后和施密特的合作中,引、诱施密特,在海城县替他完成这些,建设兵工厂的工业储备。
兵权,是王道谋大事者,必谋兵权。可成大事者,更注重兵事,围绕兵权的后勤、补给,是一个成功的野心家,必须去经营的。
周治骑马,在古墩的护卫下,绕着海城县逛了一圈,来到县衙门前时,周治勒住坐骑,停了下来,看向县衙紧闭的大门,周治冲着那紧闭大门的县衙,冷哼了一声,这才再纵马远去。
县衙紧闭大门的后面,海城县令和一干的衙役,正都挤在门后。海城县令趴在大门上,借着门缝,观望着县衙外的情况。
海城县令这段日子,是最失落的,自从周治带着民团,堵了县衙大门那次之后,海城县令便知道,手里若是没有一支,能和周家抗衡的军队,那在海城县,便奈何周家不得。
如今县衙,因为扣押周家机器设备的事,和周家关系搞僵了,海城县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借着徐世昌被调回关内,新来的总督不摸东北情况的时机,从新来总督那里,搞来了一支官军,为自己撑腰。
却没想到,这支官军刚到手里,他都还没捂热乎呢,就被宫本保,那个卑鄙的日本人,忽悠着去攻打周家了,自此以后,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周家抗住了官军的进攻,还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周治摇身一变,成了官军的一个管带,有了和他这个海城县令,相抗衡的资本,而他这个县令,这时候只能退避三舍,期望周治给他些体面,别太让他狼狈不堪了。
今天听到下人来报,说是周治进了县城,海城县令便紧张起来,他以为周治,是来找他麻烦的,忙将差役都召集进县衙,然后紧闭大门,还觉得不踏实,又亲自到大门这里,观察外面的情况。
海城县令在见到周治,来到大门外时,心都已经提到嗓子眼,脸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流,好在周治没有做什么,就这样走了。
县令呼出一口气,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来,冲身后的差役,说道:“好了,现在没事了,你们该干嘛,还干嘛去吧。”
“大人”海城县令将差役解散,准备到后堂去歇息一下,却被一人叫住,扭头一看,见是王天雨。
对于王家的这个大少爷,海城县令一直喜欢不起来,怎么说呢,他觉得王天雨这个人,人品太差,心机手段是有,野心也大,就是谋划事情,爱走偏门。堂堂男子汉,一个大丈夫,行事却不磊落,专门搞阴谋诡计。
故而海城县令对王天雨,一直尊敬而疏远,不敢交往的太深,这时海城县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