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嫣的泪越来越多,话一入耳,跟着使劲地点头。男女主果然和好如初,而皇帝也终于愿意相信沈嫣可能是无辜的,那么胆敢陷害沈嫣的必定是十恶不赦之人,他绝不能姑息
转头,皇帝就开始下令彻查此事,尤其是牵涉其中的陈昭仪和曹杏儿。这两人首当其冲,真有什么阴谋诡计针对沈嫣,暗地里肯定还有别的玄机皇帝将此事交由荣王,并且很快就将此二人下狱,等待裁决。
原本,故事结尾是如此的美好,但生活不是连续剧,反派也是有金手指的ヽˋˊノ
四皇子的病在这之后不仅没好,反而越趋越烈,身上竟开始起了红疹。服侍四皇子的一干宫婢眼瞧着事情不妙,在请示过德妃之后连忙去太医署请人,太医根本无需号脉,只一眼就大惊失色,两腿发软
四皇子得的这是天花啊
所有人,包括来的一行太医如同晴天霹雳,呆若木鸡
等德妃和皇帝得到消息的时候,尚且来不及震惊,身边服侍的一干宫人集体却已经是面如死灰了
这几日,皇上和德妃娘娘可全都围着四皇子转啊
皇帝膛目结舌地说不出话来,等他脑子开始运转的时候,跌跌撞撞地走向铜镜。近两日他一直没有在意,还以为是上火,为此,嫣儿还特意为他煮了苦瓜汤他对着镜子,修长的手颤颤巍巍地摸向脸、脖子
淡红色块状的红疹,遍布地一日比一日还多
原来、原来他竟是被传染了天花
同样的事,永和宫也在上演。沈嫣木愣愣地呆坐了下来,她的身边已经无人服侍,谁都躲得远远的,可也只能是躲得远一些,却根本出不了永和宫,因为贵妃娘娘在永和宫和御书房出了事的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又责令荣王把守,连一只苍蝇都不准飞出去。
非常时候行非常事,谁也没有料到不过是德妃复宠的伎俩,最多就是拿孩子当诱饵,怎料会引了天花出来
不过在没有太后和皇后的宫闱,唐贵妃确实是整个后宫的的主心骨,在所有人心中惶惶的时候,她首先站出来,强势地封锁了两宫天花传染源,下令将皇帝和德妃两处但凡有过来往的宫人再拘到一处隔离,然后开始烧被子、烧衣裳,只要有可能碰触过两宫的所有东西全部烧尽。
另一边,又纠集了朝臣商议,在大家都没有异议的前提下,责令荣王暂代朝政,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辅佐,又追加一条,任何一道御令必须兼有唐贵妃手上的凤印方可上校下行。
这一日,就跟打了一场仗似的,人累,心更累
唐诗回到万寿宫的时候,天已擦黑,初夏备了热腾腾的饭菜等候,而万寿宫上下宫人都憋着一股气,既有人惶恐不安,也有人觉得万寿宫自此扬眉吐气
唐诗一脚迈进宫殿,见廖迁伸过来搀扶的手,终究不忍心冷待他,可一想到有这么多人可能连命都要被剥夺,脸色顿时淡了下来。
“是你把天花带进宫中的”直到仅剩下他们俩人,唐诗毫不意外地问出了口。她虽是问话,却是肯定的语气。
廖迁脸上的笑意一收,缓缓地在她身前跪了下来,脸仍然抬起来看着她。
唐诗只是想让四皇子同从前那样病上一病,自有其他部署,可廖迁却直接使了一条毒计,连带着把皇帝也给算进去了。当然结果是好的,一劳永逸,但伤害面实在是太广了,尤其天花这样的病毒,一不小心整个后宫都要遭殃
这么一想,她对着廖迁这张在灯光下尤为温和的脸虽然不忍心斥责,却也对他的胆大妄为实在是心里气极,一脚就踹了过去:“你实在是胆大妄为”
廖迁见她一脚踢过来,心头一跳,说不上为什么,顿时有些激动,手已经更快一步抓住了她的脚。
他握着她的脚,俯下身,闭着眼,拿脸去贴了贴,暗哑的声音带着眷恋和深情:“我就知道娘娘不舍得罚我”他这样说着,脸稍稍一侧,隔着鞋面就亲了起来。
要不要这么变态啊摔╯‵′╯︵┻━┻
唐诗有些脸红心跳,把脸一扭,又踢了踢,却怎么都挣脱不掉他强而有力的手。
“你快松手,我都站不住了。”
廖迁果然松了手,还没让她有喘息之机,就已经揽着她的腰坐到了一桌的晚膳面前,一边随手为她挟她爱吃的几样菜,一边道:“你放心吧,所有和天花感染之人接触过的,我的眼线早就全部记录下来,暗地里已经将人全部关押隔离,不会出事的,就算整个后宫都感染了天花,我也会让你和延儿平安无事。”
他知道唐诗最在乎什么,也知道她定然有所顾虑,便一一解释道。他赞同贵妃把最终的矛头指向皇帝,只有皇帝下台,他们才能安心落意,但是太慢了他等不及了。
唐诗侧过脸,看着廖迁漠视人命,一脸的淡然,说不上为什么,心里一片惆怅
………………………………
第22章 霸气贵妃
; 天花,是被史学家称之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它的威力可见一斑。被隔离起来的两处宫殿的所有人,几乎已经等于被宣判了死刑,谁都没有抱着还能活下来的希望。
朝臣们自入宫之日开始,一片愁云惨淡,连出宫回家的事情都压根提不起劲儿来想。对皇帝陛下的担忧一日胜过一日,更重要的是,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关系到整个皇朝的根基,于是,在深深的忧虑和万般无奈下,集体就开始考虑尽早立太子一事。
在皇帝还龙精虎猛的时候,也曾在朝堂上有过提议,但此事因为各种原因,还来不及商议,就暂时搁浅了,可事已至此,总是要解决的,尤其在无人再对皇帝的生命还有所期待的情况下,早日立下储君方能安民心。
皇帝意属四皇子,这谁都知道,可如今四皇子也得了天花被隔离起来,大皇子和二皇子出身委实有些上不得台面,何况文治武功向来都不出挑,在宫中一直如隐形人一般的存在,五皇子和六皇子又年纪太小,怎么坐得稳龙椅于是,毫无疑问地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都集中到了三皇子身上。
世事难料,自从六年前三皇子被唐贵妃带去万寿宫,一朝翻身,自此多了一重高贵的出身、实力强劲的背景,还有一干家世雄沃的追随者。直到后来,大家才发现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三皇子,实际上文武皆修、德行兼备,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极为出挑,已经具备了一个身为皇储的资质。
毫无疑问,选三皇子为储君,似乎是无可争议的。
陈太傅虽然也可以支持五皇子,但兵权掌握自唐家手里,他们自知五皇子年幼,原本就胜算不大,何况唐贵妃母子也向来积极拉拢他们,依着目前形势来看,日后保五皇子一个太平王爷绝对无恙。所以,即便是其他铁杆的皇帝嫡系们,也没有能力力挽狂澜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事一旦提上议程,便不能一拖再拖,众臣又再度与贵妃商议,谈及关于尽快立储的相关事宜。
唐诗当然是一推再推了,但众人趋避厉害,几度比对下,似乎当真只有三皇子最为合适,尤其以荣王为首,朝臣殷殷期盼下,只得勉力同意了。
此事宜早不宜迟,册立太子的仪式向来是宫廷中较为重要而隆重的几大仪式之一。册立当日,朝廷百官身穿朝服,齐集在宫中大殿。专司宫中礼仪引导的渴者郑重地引李延到御座前,李延手持太子玺缓,神情庄重地拜三稽首,行太子册封之礼。
揭过这一页,事情几乎已经尘埃落定了。
永和宫和御书房隔离期间,李延便暂代了皇帝之职,有荣王从旁辅佐,朝堂很快又恢复了新一轮的平静。
皇帝和德妃的病情,每日都有人将真实情况反馈到唐诗的案上,不出所料地每况越下,渐渐地,她也只是把这些当作日常作业,再没有持续地有热度地关注了,反而她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便宜儿子身上。
李延自小尝遍人情冷暖,他天生就情商智商双高,懂得如何伪装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他的这些特质,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唐诗的看管下,日积月累的日益精进,到了现在,混迹朝堂简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了。
他上头的帝皇现如今不过一个虚名,原身可还躺在御书房里头缠绵卧榻呢,如今的三皇子再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小鬼,他已经是储君,未来也会是至高无上的掌权者,无从更改。
他终于兑现了曾经在心里许下的愿望,他要让母妃过得更好,享受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