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说话那人顿时沉默,屋内好一晌寂寂无声。
    看样子,局面陷入僵持之中。
    其实,他们讨论的,也正是殷玉瑶最近苦苦思索的——她虽然有开通海上贸易的构想,却也更清楚,现在的条件和时机并不成熟,绝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后果如何,孰难预料。
    可是财政吃紧,民生并不富足,却也是事实,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这样的状况呢?想来不单是她要思考的,也是朝中每一个有识之士,都要认真思索的。
    “或者,可以试试开通与仓颉、也牧的边贸,这些东西,都是他们需要的。”
    “元孟兄,你想得太简单了,且不说仓颉人凶悍,向来只知‘抢…劫’,毫无‘交易’的概念,再则也牧人……也牧人……”说到这里,话音停顿,继而微微上扬,“说不定,可以试试,与也牧人通商。”
    也牧?殷玉瑶心中也是“咯噔”一声响——这些年来,她和燕煌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流枫金淮仓颉等地,倒是忽视了也牧那大片风沙漫漫之处——只因也牧人由数百个零散部落组成,迁徙流动性极大,是以许多年来,从未有一位君主,将其视作“国”来看待,又因其地苦寒,其民彪壮,也没有什么人,对其起侵吞兼并之心,是以,反让也牧人一直相对平安地生活到现在。
    如果,在燕国与也牧的边地,设立互市通商,后果会如何呢?
………………………………
第362章:机会
    殷玉瑶正暗自思索着,不提防紧闭的门扇突然打开,从内走出两个人来,陡然看见她立在阶下,俱务大吃一惊,尔后伏倒在地,重重叩拜道:“参见皇上。”
    殷玉瑶回神,摆手令他们二人起身,凝目细看之,却并不认得,当下出语问道:“你们是——?”
    “下官乃议事院书办,申元孟。”左边面白无须的男子,率先开口言道。
    “下官也是议事院书办,姓童,名铭。”
    原来,都是议事院新进的书办,难怪自己不认得,不过,观他二人形容,似乎比一般的书办年长些,难怪言行举止皆与众不同。
    “怎么,”殷玉瑶的视线掠过他们,朝屋内看了看,“都这个时辰了,还没有退衙吗?”
    “启禀皇上,今日该我二人当值。”
    “这样啊,”殷玉瑶点点头,抬步走进门内,口中继续道,“似乎,你们正在讨论如何开源之事?”
    “是。”申元孟看起来,比童铭更加能说会道,这次也是他接过话头,侃侃言道,“主之忧,臣所虑,皇上一心要兴国安邦,微臣等自当殚精竭虑。”
    “很好,”殷玉瑶赞许地点点头,“不知两位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皇上,请跟微臣来。”
    申元孟自小饱读诗书,也是个颇想有所作为的人,两年前千里迢迢赶赴京城,一举得中,很快从同届士子中脱颖而出,被洪诗炳选入议事院,任书办一职,这段时间以来,眼见着大燕国蒸蒸日上,而殷玉瑶治政贤明,正想寻个时机,向皇帝一展自己的才华,不想时机,却在不知不觉间降临。
    在桌上摊开张宣纸,申元孟笔走龙蛇,往日脑海里那些模糊的构想,在这一刻忽然变得无比清晰:
    “皇上,据微臣所知,也牧共有大小部落一百三十余个,老少人口两千余万,这样庞大的一支力量,我们从前却甚少注意,况很多有识的也牧贵族,向往我国文化,一旦开通边贸,他们将习惯向我们购买一应物品,如此,我国丰盈的产品,将能变成大把大把的银钱。”
    “可是,”殷玉瑶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你忽略了一个事实——也牧人很缺‘钱’!”
    “缺‘钱’?”申元孟闻言,顿时一怔。
    “不错,他们有大片的沙石地,有一片片绿洲,有骆驼,有商队,却缺钱!他们与他国人交易,通常都是以物换物,不得已才动用钱钞。”
    申元孟愣愣地看着她,一时作声不得——他一直以为,殷玉瑶不管如何有见识,到底只是个“不出宫门”的女人,目力所及,能涵括整个浩京城,便算不错了,而此番谈话,显然给了他不小的冲击。
    “如果要想和也牧人交易,”殷玉瑶的目光重新落回纸面上,“就必须先让他们有‘足够的钱’。”
    “皇上的意思是——”申元孟何等聪明,一点便透,“先大量购买他们的物品?”
    “不错,也牧人所出产的珠玉、驼绒,向来是诸国贵族最喜欢的,我们可以购进加工之后,再转销他国,最重要的是,”殷玉瑶说到这里,顿了顿,“他们的沙地里,埋着无穷的金子!”
    “金子?”
    “对,金子,本是铸造钱币极好的材料,可是也牧人不会冶炼锻铸之术,淘出金沙来,也只能大斗大斗便宜地买给他国,根本不能实现其价值,故而——”
    “我们应当先派一批能工巧匠,深入也牧,淘金锻金,使之成为可以流通的货币?”申元孟异常兴奋地接过话头。
    “直接以金铸币,过于高昂,且不便流通,不如仍打造成金条,让当地的也牧人,用金条兑换我国的铜币……”
    申元孟越听,越是心惊——如此一来,不但大大提高了燕币的含金量,而且,照此方案继续下去,不消十年时光,便可通过贸易,将偌大的也牧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是,这样的法子,殷玉瑶想得到,为何其他诸国,却从不曾有人打这样的主意?
    殷玉瑶瞥了他一眼,似是看出他的想法,淡然道:“流枫地大物博,自然不将这样一笔小利放在眼中,陈国和金淮则是鞭长莫及,而我大燕幅员辽阔,与诸国多有接壤,得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天予其便,为何不取之?”
    申元孟茅塞顿开,深深伏顿于地:“微臣愚钝,多谢皇上指教。”
    “你并不愚钝,只是对域外民风民情所知不够详细,而我朝也并无人著述此类书籍——”她说着,目光忽然一闪,“倘若朕派你往域外考察,你可愿去!”
    “微臣愿意!”申元孟喜之不尽,迭声答应。
    “微臣也愿前往!”童铭哪肯放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赶紧着也表态道。
    “你们也别开心得太早,”殷玉瑶扫了他们一眼,“也牧黄沙漫漫,条件极其恶劣,你们到底能不能深入其腹地,尚是个未知之数,倘若此行不能完满,朕必会重罚。”
    “是!”两人肃容应声。
    “这样吧,自明日起,你们便开始详细地做功课,查阅各种相关之处,若有不懂之处,多向他人请教,朕会令人给你们配备相应的物资,待准备完毕,你们便启程吧。”
    申童二人再次敛衽施礼,恭恭敬敬地将殷玉瑶送出门外。
    “想不到,皇上虽为女子,却有这般见识,实在难得。”回到院中,童铭忍不住脱口称赞道,申元孟却紧抿着双唇,一言不发。
    “你怎么啦?”童铭奇怪地瞅他一眼。
    “我在想,皇上常年呆在深宫之中,如何知晓数千里之外的事?”
    闻得此言,童铭也是一阵愕然,继而摊手道:“似你这般聪明之人,都不能明白个人究竟,更何况愚鲁如我?”
    “你愚鲁吗?”申元孟却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童大人,你其实比在下聪明太多——适才皇上面前,你不言不语,却看在下出乖露丑,最后却抓住时机讨了个便宜,如此的大智大慧,还能说是愚鲁?”
    童铭脸上的神情顿时变得极其尴尬:“申大人,你着实误会童某了,童某向来口笨舌拙,又是在圣驾面前,哪里敢胡言乱语半句?至于机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咱们两人联袂天涯,至少有个说话的伴儿,难道,不好么?”
    “好,当然好,”申元孟笑了两声,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申某不过就是同你开个玩笑,看看,急出这一头的汗来。”
    童铭却面皮子一派紫涨,扭着他只想解释,申元孟仰头打个呵欠,手掩双唇,借机敷衍道:“累了,还是趁这会儿功夫,小睡片刻吧,明日还要早朝呢,童老弟难道就不怕,在圣驾面前出错?”
    申元孟顿时不作声了,他本就不擅言辞,明知童铭是有心搪塞,却也只能讷讷地丢开手,打住话题。
    次日早朝之上,殷玉瑶果然提出向也牧开放互市一事,向众大臣们询问意见,出乎意料的是,殿堂上竟一片沉默。
    殷玉瑶唇边缓缓浮起丝笑:“看来,英雄所见略同,此言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