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穿越慕容世家-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ǖ阕骸=辖纳蕉ド嫌屑缚榘自疲孀湃粲腥粑薜奈⒎纾叵蛭髌巍S械陌自圃诔筷刂新源靤è,有的呈鱼鳞形状,有的薄得像一缕轻纱,边沿处化入蓝天。就从那白云飘去的地方,传来布谷鸟的鸣声。

    河岸上,几棵垂柳,嫩叶翠绿,而最嫩处仍带鹅黄;长条在轻轻摇曳,垂向水面。靠岸有几丛小竹,十分茂盛。

    慕容博带苏遮幕出来,决非一起散步换换心情那么简单,而是有要事要与苏遮幕详细谈谈。他有心直接问,又不知从何说起,先问道:“苏先生起兵反辽,以很少的兵力,竟然能攻取云州,可称虎口拔牙,真是令我佩服。”

    苏遮幕此时也知道不是在中军帐内,心情比较轻松,说话也更放得开,道:“可汗谬赞了,我起兵非为谋取名利,只为我燕云百姓能早ri摆脱契丹人的荼毒。结果天降可汗您于草原上,击败辽军,也顺便帮了我们,我们内心对您是既尊敬又感谢。”

    苏遮幕的话很诚恳,慕容博听了很喜悦,但细琢磨一下,又有了一些领悟,听出了一些话外之意,道:“先生说话暗含机锋,我虽然愚钝,但还是听出先生有教益于我,请先生不吝赐教。”

    慕容博决心招揽苏遮幕,他想,古人刘备能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今天自己也要放下身段,才可能招揽苏遮幕这样的大才。

    苏遮幕此时已经将自己看做摩尼军的一员了,毕竟慕容博已经打算招揽整个云州的义军了,但即便如此,苏遮幕对慕容博的一些深层的想法不了解,又考虑到了以后的一些情形也是他要避免的,想了想道:“可汗几年前起于草原,短短时间就能把队伍发展成这么壮大,在大辽的国土上建立了一番基业,这才让我辈敬佩。可汗现在所想的必定是如何再进一步,彻底灭辽。我有一些想法,想请教可汗。”

    慕容博道:“先生请讲。”苏遮幕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居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可汗将取云州,云州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这段话自然难不住熟读三国的慕容博,这是三国志上荀彧谏曹cāo的原话,看来这个苏遮幕是想让慕容博在云州建立都城。

    慕容博道:“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再灭辽,我也曾想过,但不知先生注意没有,这云州四战之地,西有夏国,带甲号称五十万,南有大宋,云州百姓大多为汉人,必然心向大宋,我以这里为根基,能安稳吗?”

    苏遮幕道:“这云州虽说是四战之地,但山河形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被誉为“天下之脊”,兵家必争之地,北魏道武帝将国都由盛乐迁到平城,诚具不凡眼光。正因占据有利地势,作为帝王之基,北魏才能一统中原。只要可汗用一得力之大将镇守于此,作盘马弯弓之势,不必忧心夏国。宋、夏交恶,可汗您据云州地利,正好是坐山观虎斗,两国都将引摩尼军为援。至于云州汉人心向大宋,这也不是不可化解。我看可汗在奉圣州并没有纵兵劫掠,而是注意得人心,足见可汗对如何治理汉地早有成算,当今乱世,百姓只图个安居乐业,只要治理得好,云州百姓也不至于叛可汗而投宋。再则,眼下可汗灭辽,缺的是jing兵,缺的是练兵的时间,缺的是军粮,可汗只有据住云州,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云州户口过百万,且山险之地;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jing兵之地,只要cāo练得法,可得jing兵十万。云州出产粮食占大辽少半,若得云州,才可与大辽作持久战。”

    慕容博感觉苏遮幕说的有道理,自己有部分听进去了,道:“先生高见,我意已决,保守云州,只是我摩尼汗国一向只在草原治理,到了中原汉地原来的一些惯例恐怕不利于争取民心,眼下如何得云州民心是最为重要,先生是本地人氏,人脉极广,正适合物sè合适人选代我治理地方,足食足兵。至于如何具体做,先生现在已经是我摩尼军的一员了,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商量。”

    苏遮幕听了,正中下怀,还是装作微微苦笑一下,说:“可汗想的也有道理,容我再想想。”
………………………………

第六十五章 重逢

    ()  慕容博与苏遮幕一起回到了奉圣州城中,两人谈得很是投机,有些意犹未尽之意。到了第二天,慕容博又约苏遮幕出来一起散步,苏遮幕也不好拒绝,仍然重复了第一天的活动。苏遮幕也看出可汗是要拉拢自己,想将自己罗织其帐下为他效力。苏遮幕作为可汗的下属,不能公然违抗可汗的旨意,但他本心是忠于戚少商的,甚至某种程度上,他潜意识倾向于大宋还要多于摩尼汗国,毕竟,苏遮幕是汉人,而汉人在儒家传统的忠义思想的熏陶下,无论身处何地,都本能的将大宋看作自己的jing神祖国。苏遮幕此行的目的可以说初步达成了第一步,可汗已经同意收纳云州的义军,并派出了去蔚州的兵马,相信云州面临辽军反扑这一眼前最大的困难就算不难度过了。苏遮幕现在最关注的是下一步,摩尼可汗究竟想怎么做。第一天的谈话,慕容博一直没有露出声sè。到了今天,慕容博必然会问起自己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策略。苏遮幕也想好了应对之策。苏遮幕第一天之所以建议慕容博在西京道以云州建立自己的基业,是有几方面的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苏遮幕深信摩尼可汗虽然不会在西京道建立自己的都城(毕竟地理位置不是最合适的),经过苏遮幕的一番话,摩尼可汗必然会有所触动,决心固守西京道,不会放弃占领。摩尼可汗只要决心固守西京道,就必然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守得住。同时,固守西京道对于摩尼可汗来说,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目标是扩大力量进攻辽国,与辽国的战争只会暂时休整一下,而不会终止,这样摩尼可汗带着的将领将继续用于对辽军主力的作战,防守西京的重任将落在谁的头上呢,这是苏遮幕最想知道的。

    对云州的义军的未来安置,苏遮幕相信,不外三种办法。第一种是上策,委任云州义军留守西京道,摩尼军主力出击大辽;第二种是中策,留下摩尼可汗的心腹大将守西京道,将云州义军带在可汗身边征战;第三种是下策,留下云州义军的全部或一部,对云州义军不予重用。以苏遮幕的推断,通过这三种做法的选择,能判断出摩尼可汗有没有成就大业的资质。如果摩尼可汗选第一种做法,那就说明摩尼可汗真正有帝王的潜力,敢于放开手脚,放手一博;如果可汗选第二种做法,那他就是黄巢、项羽一般的人物,可以称霸一时,终不能长久;如果他选第三种做法,就是败亡之道,云州义军最终也会离他而去(苏遮幕心中最不相信堂堂摩尼可汗会这么做)。所以,按照苏遮幕的设想(这也是最符合逻辑常识的选择),摩尼可汗要做的是观察一下云州的义军将领的情况,能不能担此重任。

    苏遮幕所料不差,慕容博今天和他一起出去散步,问起了云州义军一些情况,特别是有关各个将领。苏遮幕对于这个问题是决无隐瞒,将云州义军将领主要是四兄弟都介绍了一下,听得慕容博是瞠目结舌。慕容博也是久在中原武林,要说对中原江湖的情况算是比较了解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些在他看来武功不高的人也能靠勇气、智谋和团结在异国建立起一番基业。

    常言道“闻名不如见面。”苏遮幕提到结义四兄弟中的老三燕狂徒也随自己来到了奉圣州,想给摩尼可汗引见一下。摩尼可汗确实内心在反复权衡如何安置义军,正想借一切机会了解义军主要将领,马上欣然同意。

    当天下午,在摩尼可汗的中军帐内,慕容博第一眼看到来人的时候,激动不已,险些老泪纵横。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被苏遮幕称为“燕三燕狂徒”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失散半年之久的儿子慕容复,他一脸风霜之sè,比留书出走的时候消瘦了不少,但jing神仍然矍铄。慕容博好玄没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表现得有些不自然,让苏遮幕有些怀疑两者之间的关系。慕容博感到奇怪的是,慕容复竟然不认识自己是谁,是在苏遮幕面前刻意的伪装,还是自己认错了人,这个人只是长相象而以?幸亏公冶乾和风波恶关键时刻打了圆场,用别的话题将父子重逢导致的微有变化的气氛又扭转了回去。他们也有心和慕容复相认,但见慕容复不认识他们,都摸不清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