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邓艾要退军,秦良玉哪还犹豫,挥军而上。
战马的速度差不多,文鸯二人成功退回本阵。栾廷玉和祝彪被叛军阻挡,速度大降。
见已经追之不及,二人无可奈何,只能先杀小兵。
很快,扈三娘赶到,加入战斗行列。
叛军也不硬拼,且战且走,阵势丝毫不乱。
片刻后,秦良玉大军加入战斗。在秦良玉的带领下,将士皆悍不畏死。
一个追,一个逃,高下立判。
见部队劣势明显,邓艾不得不再次让文鸯及王双ding上,连诸葛诞也被派出。
不派不行啊,如果不能抵住秦良玉的进攻,即使几员大将逃脱,士兵的伤亡会很大。招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邓艾好不容易集结了八千人马,哪愿意轻易葬送?
………………………………
第九十三章 紧追不舍
秦良玉见邓艾再一次派出将领,心说来得好!就怕你不来呢!
此战,看着麾下武将一个接一个出手,秦良玉早就心痒。由于身为统帅,责任重大,她一直压抑着内心的冲动。
关键时刻,秦良玉不再客气,策马提枪,亲自迎战文鸯。
栾廷玉见秦良玉选择了文鸯,便迎向王双。
扈三娘单挑诸葛诞,不多时,祝彪也杀到她身旁,两人合战诸葛诞。
诸葛诞哪能敌得过二人联手,几个回合便手忙脚乱。
邓艾急忙亲自上前帮忙,才稍稍缓解诸葛诞的困境。
陈泰擅长谋略,武艺连凌操都远远不如,根本不敢上前。
看到凌操马上就要杀到,兀突骨骑着大象也越来越近了,他知道,硬拼的话,一定会大败。
于是,陈泰高喊道:“士载,我们挡不住了,用最后的计策吧!”
邓艾扫了眼几场单挑的局面。
王双完全被栾廷玉压制。
秦良玉和文鸯,杀得难分难解,短时间无法分出胜负。
自己和诸葛诞也只是勉强挡住了对手,时间稍长就会失败。
而汉军还有武将未到。
看来,陈泰说得没错,必须做决断了!
邓艾不再犹豫,令文鸯、王双、诸葛诞领三千兵马,继续抵挡汉军。之后,他和陈泰领其他兵马撤退。
此时,邓艾已经不考虑死伤了。
听到命令后,文鸯、王双和诸葛诞不再与汉将单挑。他们藏在队伍中,且战且退。
这样一来,叛军士兵阵亡速度大大加快,文鸯三将的危险却小了很多。
汉军又追杀了一阵,虽然击杀的叛军已过千人,但秦良玉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必须得活捉敌将,才能换回祝融夫人。
而之前陈宫已提醒过她,邓艾可能已在某处设下埋伏。
虽然此处地势开阔,不易设伏。但这样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是相当危险的。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必须得完全冲破对方的防线,才有机会活捉敌将。
秦良玉当机立断,选出一千白杆兵,与栾廷玉、祝彪、扈三娘一道,集中力量,攻击对方防线上的一个diǎn,并层层推进。
这就是所谓的“凿穿”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薄弱之处,以达到以diǎn破面,摧毁对方防线的目的。
凿穿战术多用于骑兵,因为有绝对速度优势。但骑兵对战马的要求是极高的,吴郡并没有骑兵,仅仅曲长以上的将领配备了战马。所以,秦良玉用枪兵代替。
邓艾留下的部队的任务是延缓汉军的速度,他们自身的撤退速度是很慢的。因而,用步兵也可以完成凿穿。
“凿穿”对部队战力要求较高。秦良玉四将武力超群,白杆兵战力不俗,完全能达到要求。
就这样,秦良玉四将冲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在数百兵士的协助下,迅速向前推进。
敌阵外围的汉兵,在兀突骨和凌操的率领下,继续着对叛军的屠杀。
面对秦良玉的“凿穿”,文鸯三将没有太多办法。挡不住秦良玉四将,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攻击深入本阵的白杆兵。
虽然也杀了不少汉兵,但还是远远无法和汉军的杀伤数量相比。兵力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不多时,叛军的阵势完全瓦解。
祝彪截住诸葛诞,厮杀起来。十余合后,诸葛诞抵挡不住,欲逃跑时,扈三娘赶上,红锦套索出手,直接将诸葛诞拽下马来,生擒活捉。
“干得好!”秦良玉禁不住喊出声来。终于捉到叛军武将了!
“子全,撤退吧,挡不住了。公休已经被捕。”文鸯道。
“就这样逃跑?丢下这么多兵士?”王双有些不能接受。
“走吧,再犹豫就走不了了。我们已经坚持了足够的时间,士载此时应已到达安全之处了。”文鸯道。
王双无奈答应。
于是,二将逃离战场,一个兵没带。
秦良玉怎能让二人如此轻易逃离?她同样脱离战场,追赶二人。
栾廷玉、祝彪、扈三娘跟随。
陈宫想劝阻四人时,已经晚了。无奈中,他只有与兀突骨和凌操一起,继续带领部队杀敌。
秦良玉四人皆刘远大将,刘远当然要为他们精心准备战马。而邓艾毕竟只占领了一个县城,他寻到的战马如何能和刘远相比?于是,双方距离越来越近。
道路越来越偏僻,左侧岩壁上杂草从生。秦良玉知道此处易设伏兵。
但祝融夫人被捉,秦良玉很自责。她觉得,文鸯和王双武艺过人,如能活捉一个,换回祝融夫人的几率就大大提升。这样,才能给主公一个交代,也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况且,如果岩壁上真有弓箭手,也不敢轻易射箭。因为,文鸯和王双还在这里。叛军中,没人敢不顾两人的生命吧?
这也是秦良玉敢坚持追赶的原因之一。
统帅都如此锲而不舍,其余三将当然也不甘落后。他们可都不是贪生怕死之徒。
“子全,前面不远就是我军埋伏处,到了那里我们就安全了。他们若还敢追来,就把他们一起射杀。”文鸯道。
“这四人几乎是刘远麾下最强的了,如若都被我们射杀,刘远可以直接投降了。而且,里面还有刘远的夫人啊!若把她生擒,嘿嘿……”王双意淫道。
“不过,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快被追上了。”文鸯道。
二人不再多说,拼命催马。
然而,马的速度已经到达极限了,无法继续提高。
一袋烟的功夫后,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了。
秦良玉冲在最前面,与二人的距离越缩越短,五丈、四丈、三丈……
突然,从侧面杀出一个队伍,正是之前邓艾带走的三千兵马,正全力向文鸯赶来。
如果被邓艾大军围住,就只有两条路,或者死亡,或者投降。
秦良玉估算了距离后,还是没有放弃。她知道,关键时刻,容不得丝毫退缩。
双方都在争分夺秒。
秦良玉身后数丈远处,栾廷玉朝文鸯突施冷箭。
文鸯忽觉脑后生风,急忙躲闪,箭矢擦着耳朵而过。
………………………………
第九十四章 秦良玉丧命?
一箭不成,栾廷玉并不放弃,接二连三施射。
文鸯连连躲避,速度大受影响,秦良玉越追越近。
栾廷玉本就没打算射死文鸯。延缓文鸯的速度,才是他的目的。
文鸯知道邓艾来不及救援,危急关头,他心中发狠,转头迎战秦良玉。同时抬头大喊道:“此时不放箭,更待何时?”
见王双要回来相助,文鸯又道:“子全别过来,我一条命换他们四条命足够了!没必要再搭上你。”
王双略一犹豫,还是策马逃了。
左侧岩壁上,杂草从中,一队叛军手持着弓箭。
邓艾竟然在这里埋伏了两个部的人马。
“太远了,没到射程,再往前面走走。”有人下令。
听到命令,岩壁上所有士兵快步向秦良玉的方向移动。
秦良玉和文鸯战在一起。知道已无幸理。文鸯已经做好了拉上秦良玉四人一起死的思想准备。正欲和秦良玉拼命,栾廷玉的箭矢又到了。
就算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也不能白死吧。文鸯被迫再次闪躲。
为了躲避箭矢,文鸯的招式变慢了,秦良玉如何会放过这种机会,手中长枪飞快刺出。
文鸯拼尽全力,险而又险地挡住秦良玉的枪,还没来得及反击,却发现一把弓直朝他脑袋飞来。
文鸯气得牙痒痒,没见过把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