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然是凌操!不对啊,凌操是三国前期武将,不可能召唤出来的啊?
有了疑惑,刘远询问系统。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不可能召唤出来,那他就是本土武将了呗。”系统调侃道。
原来是本土武将啊,刘远恍然大悟。随机召唤的武将太多了,潜意识里总以为明将都是召唤出来的。
随即刘远嗔怪道:“既然凌操就在我的治下,为何你不告诉我?”
“这从来不是我的义务。怪只怪你派出去寻找武将的人瞎了眼,不识人才。”系统道。
不应该啊!我搜寻武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啊,每个县都全力招募了,不应该有遗漏啊?难道余杭县对政策执行不利?回去得好好问问县令。
“还有个水战的特殊属性,之前没见过啊。”刘远嘀咕。
“现在不是见到了。”系统道。
“水战”属性不用问就是可以统领水军,适应水战。
刘远不再多说,等祝融夫人接生完,设法收服凌操才是正事。
武力81的二级武将,并不是太突出,但总还是能给刘远一定帮助的。他麾下部长的空缺还多着呢。
别说武力81了,就是70多,刘远也来者不拒。况且统帅75,也不低了,统帅几千人马,防御的县城,完全没问题。
而且,“水战”这个属性很关键,刘远麾下如今还没有善长水战的将领呢。作为扬州的势力,吴郡怎么能不因地制宜,发展水军呢?
刘远已经打定主意,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任命凌操为水军都督,操练一支水军。
半晌后,刘远又冒出了个想法。
“凌操的儿子凌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刘远问系统。
“公元189年。”系统道。
“那岂不就是今年?今年凌操的媳妇总不可能再生吧?即将出生的婴儿,应该就是凌统凌公绩!”刘远自言自语。
“历史上是这样的,不过,可能有意外啊。”系统道。
怎么会有意外?我就算改变了历史,幅度也不算大,还不至于影响凌统吧。刘远并没有把系统的话放在心上。
二个时辰后,婴儿出生,还算顺利。刘远可是听说过,有一天一夜都没生出来的。
可是,让刘远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女孩!竟然是女孩!难道凌统是女扮男装的?这怎么可能?
“究竟怎么回事?你一定知道什么!”刘远质问系统。
“有果必有因,无可奉告!”系统道。
怎么可能啊!我改变历史,能影响凌统?我是怎么影响到的?我根本没见过凌操,也没来过余杭县啊!
刘远百思不得其解。系统一定是知道的,可他就是不说。
凌操、凌统、凌操、凌统!刘远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这两个名字,完全凌乱了。
这也不怪他,脑子中逻辑混乱了,任谁都得急。
突然,刘远想到了一个可能。立即问系统:“凌统是不是我在召唤羊祜时,已经随机召唤出来了?”
系统没理他。刘远知道,它默认了。
………………………………
第八十八章 空城计?
当时,系统告诉刘远,随机召唤出了十多个将领。刘远仔细算了算,羊徽瑜、王濬、兀突骨、邓艾以及蜀国五员将领,已经出现了九个将领,魏国肯定还有几员将领的。完全可能还有几员其他将领,他没发现。
蜀国、魏国的后期将领都出现了,难道吴国的将领也会出现?可是姜维和邓艾都起势了,却没他们的影子啊。或者他们分散在各处,没形成势力?
想到这里,刘远决定,要再次搜寻武将,把羊祜带来的随机武将都找出来。
孩子的诞生,让凌操兴高采烈。但高兴过后,他自然不会忘记向祝融夫人及刘远夫妇表达谢意,并一定要留下三人吃饭。
正想收服他的刘远自然不会拒绝。
饭桌上,气氛很融洽。因为想收服凌操,刘远直接向他表露了身份。
“你竟是太守?这两位是扈三娘、祝融夫人?”凌操大惊,都没来得及用敬语。
“是的,这次也赶巧了,我们正好路过此地。”刘远道。
凌操心中波澜起伏。这三人的大名,他当然听说过。作为二级武将,对于天下和吴郡的局势,他是十分关注的。
正因为这样,他才不敢相信,坐在他面前的两个女将,竟是如此的有名气。
他不由重新打量起扈三娘和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外露,扈三娘内敛。但以凌操的经验看,这两人气质虽然不同,却肯定都会武,而且武艺不低。
刘远三人也没理由骗自己,于是,凌操接受了现实,慌忙起身拜见刘远。
刘远上前把他扶起,趁机问:“我观主人家不俗,不知有没有官吏上门来征召你?”
“是有来过,不过我家娘子有孕在身,所以我谢绝了。”凌操道。
原来是这样,看来余杭县令并没有失职。刘远肯定不会让手下强行抓人入伍。因而,凌操拒绝后,就没有人再征召他了。
毕竟,那些官吏也仅仅看出凌操健壮,适合当兵而已。武艺有多高,他们也不知道。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刘远提出想征召凌操的想法,许诺给他部长之职,并给他安排下人照顾老婆、孩子。最后,又告诉凌操,可以延后参军,先在家陪老婆、孩子。
一入军队就是部长,上司又是他的救命恩人,还给他安排仆从。凌操如果还拒绝的话,就是不识好歹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刘远直接回到县衙,让县令派仆从去凌操居所。看到下人到来,凌操也不墨迹,辞别了妻子,直奔县衙找刘远参军了。
两日后,大军稳步向富春县进发。行至半路,探子报前方道路突然变窄,隐约看到两侧崖壁上有旌旗浮动。
秦良玉下令停止行军,并征求陈宫意见。
陈宫道:“如今,我们以堂正之师,讨伐富春邓艾,不追求速度。一切可能的威胁都应消除,而不应忽视。我建议全军原地休息,并派人上去打探。”
秦良玉听从陈宫的意见,派人上山打探。
刘远由始至终未出一言。这些将领,本就应该独当一面,而且,他们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以后,可能会面临双线作战,或多线作战,刘远不可能事必躬亲。刘远的目标是皇位,没有哪个皇帝每逢战事都御驾亲征的。
而且,刘远目前的能力本来就不如秦良玉和陈宫,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去办更好。
当然,刘远也有他自己的优势,就是超越所有人近两千年的知识。有时候,利用这些知识,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一个时辰后,探子回复,岩壁上只有旌旗,没有一个人。
结果已经出来了,这完完全全是疑兵之计。
秦良玉不再犹豫,继续上路。
路上,又遇到两次疑兵,秦良玉、陈宫等人坚持谨慎的态度,一一探查,最后证明伏兵全是假的。
三次疑兵,使刘远部队多耗费了不少精力,一时间,人心有些浮躁。秦良玉发挥她的统率力,想方设法振奋士气,取得了成效,但还是没有完全消除邓艾疑兵之计的影响。
邓艾毕竟是邓艾,随便一个计策,就降低了自己部队的战力,而他却以逸待劳。刘远意识到,此战绝不会好打。
秦良玉有意放慢了前行速度,两日后,刘远部队抵达富春县城下。
县城城楼上,一个人都不见,也没有任何声音,气氛很奇怪。
难道又是空城?秦良玉心里嘀咕。如果真是这样,拿富春县拿得也太容易了。
陈宫望着空城,眉头皱了起来。上次姜维撤离很容易理解,斗将失败,兵少,不想长期耗下去。
可邓艾不一样啊,人数劣势不大,依城而守,这么轻易就放弃了?总要打一打试试吧,就这样被吓跑了?
刘远同样心生疑惑,他知道,邓艾是不可能被吓跑的。如今,他对邓艾麾下的武将一无所知,也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他有些理解司马懿为何会中空城计了。同样,也理解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了。谋略越高的人,想的也越多,很多时候不想轻易涉险。
“公台,你怎么看?”一路上未出言的刘远问道。
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虽然知道陈宫也在纠结,刘远还是要征求他这个手下第一谋士的意见。
“敌情不明,我建议进城探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