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婶婆知道二婶的抱怨后向阿桃说一个星期到她家打扫两次就可以了,「我一个人住,平常也没人进出,不会太脏的。」
    阿桃没理会二婶婆的话,每天依旧到二婶婆的房子打扫。
    二婶婆的身体还算硬朗,除了牙齿不好外,她算是耳聪目明,二婶婆喜欢看章回小说,她每天看书打发时间,从《三国演义》到《二刻拍案惊奇》,从《红楼梦》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完之后就再看一遍,不过最近几年她也读一些白话文,像《京华烟云》及《胡适文选》,二婶婆说和书本交朋友最不会出问题。
    二婶婆一个星期会外出和她的老朋友吃饭或喝咖啡,她的老朋友不多,和朋友聊聊往事也是她生活中的乐趣。
    孟望堂叔住在加州,孟辛堂叔住在佛罗里达,孟礼堂叔则在纽约,他们一直要二婶婆过去住,二婶婆说什么也不肯在美国常住,她说住在美国就像盲人加上聋哑般的黑暗,听不懂、看不懂、答不上来,她何必去受那种苦。
    「二婶有福不会享,要是我早就过去了,一个儿子住四个月,整年像在旅行一样,多好啊!」二婶跟spa馆的老板娘说,spa馆开在车库的旁边,二婶也是她们的客人,一楼是接待处跟休息区,二楼是芳疗室,三楼是三温暖和冲澡的地方,二婶婆到spa馆是捧个人场,是spa馆的好客人。
    母亲喜欢把屋子租给书店、spa馆、婚纱店这类在环境上会弄得比较干净的店家,像美发院和面店这类的房客比较常出问题,美发院的水管老会阻塞,而饮食店在环境上会油腻一点,不过母亲的原则是必须把店面通通租出去,所以,她不大会挑房客。
………………………………
《人性系列之3 祖产 原创-詩憶。》
    姑姑今年刚从国小退休,退休之后她就常回来,虽然我家才算是她的娘家,但她喜欢到二婶婆那里,有时陪二婶婆聊天,有时就在二婶婆的家里睡午觉,她说二婶婆家里都是书香,是个让人增长气质的地方。姑姑有两个小孩,表哥去服兵役,表妹还在读大学,家里只剩她和姑丈,姑丈去年退休后就迷上围棋,白天的时间都在围棋社打发,因此姑姑就往娘家跑,俩人有时相约在外面吃饭,有时轮流下厨,生活无忧且清闲。
    「还在银行上班?」姑姑问我。
    「嗯!」
    「工作稳定就好,我已经开始担心宇翔退伍之后找工作的问题,现在公家机关最有保障,我叫他去考公职,他说还要考虑考虑,嗐!只有公职才比较不会担心被裁员或公司突然倒闭的问题。」
    「宇翔活泼好动,妳要他整天坐办公桌他哪坐得住?」二婶婆说。
    「他自己也这么说,可是现在的公司。。。。。。说倒就倒。」
    「不然叫他出国读书。」
    「像孟望他们那样?」姑姑的语气有着不以为然,虽然姑姑可以让宇翔到国外读书并且不必打工,但她不希望像二婶婆一样独自守着大房子。
    「看看过两年景气会不会好一些,孟望他们是在那里交了女朋友也找到了工作,只要能顾饱肚子,在哪里工作都一样。」
    「我比较没办法接受儿子娶外国老婆。」姑姑说话的时候看了二婶一眼,孟辛堂叔娶了美国人。
    「也还好啦!回来都很客气。」二婶婆是个知足且谦和的人,她从来不批评别人。
    三个堂叔每年轮一个人回来探望二婶婆,他们都选在圣诞节回来,探亲兼渡假,一举两得。堂叔会借父亲的车子载着全家(包括二婶婆)出去玩个三五天,除了孟辛堂婶需要翻译外,其他堂叔的孩子都会说中文。二婶婆对于儿子会轮流回来探望她感到满足,而每一年堂叔们都会游说二婶婆搬到美国去,同样的问题也同样的答案,二婶婆说她住这里很好,晚辈都照顾她。
    「放心!不会死在家里没人知道。」二婶婆笑着说。
    我的弟弟在北部读书,他读动物学系,妈妈有时会烦恼弟弟将来能不能把祖业管好。
    「我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吗?」家柏说。
    「恐怕不行,祖先的规矩哩!」妈妈回答他。
    「妈!妳为什么不多生一个孩子?这样我或许有其他的选择。」
    母亲呆了半晌,她说:「讲这些都太晚了。」
    「嗐!二叔和爸爸都是命好,尤其是二叔,喜欢玩股票就玩股票,不必每天跟周妈妈、张太太周‘旋一些有的没的。」
    「别羡慕二叔,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再说你还有两年才毕业,接着要当兵。」
    「不要把当兵考虑进去,现在好像已经改成四个月了,四个月,咻一下就过了。」
    「反正还要很久以后的事,我要是像二婶婆那样长寿的话,还可以替你做三十年的活儿。」母亲对恼人的问题不想太早操心。
    我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提过三叔公,他们家的屋子就这样空着,他的牌位在祠堂里,他没有子女吗?有!据我所知他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的女儿大家称她「赵小姐」(虽然我和家伶也是赵小姐,不过人家口中的「赵小姐」称的是三叔公的女儿),至于三叔公的儿子就没听说过了。三叔公忌日时是二婶婆代为上香,这个习惯从我小时候就这样了,大家都不提三叔公一家的事,所以三叔公在赵家只有他的牌位和一间没人住的房子。
    因为没人提,所以就像没事儿一样的过日子。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我都是从办公室那里进到后面),周妈妈从后面叫住我:「梦君,听说妳们家伶要回来了?」
    「嗯!二婶是这么说的。」
    「妳二婶说她是回来订婚的?」
    「嗯!」(都知道了还问我!)我上班时要随时保持笑容,给客户的存折还要双手奉上,并说:「这是您的存折,还有什么要让我为您服务的地方?请慢走!」因此我下班后唯一不想做的事就是「笑」,但是周妈妈等于是客户,我不能不顾着赵家的生意,所以我还是打着笑脸回答。
    「什么时候?」
    「不知道,二婶还没看好日子。」
    「妳二婶说是日本人?」
    「二婶说了就是了。」我趁着回答这句话的时间赶快把脚踏进玻璃门里。
    「是谁?」妈妈在看韩剧。
    「周妈妈,问家伶的事。」
    「喔!」母亲知道分寸,她学着二婶婆不去批评二婶,房东太太的身份就够她忙的了;爸爸不管房屋出租的事,他真正的「工作」是研究日本史,爸爸留学日本,读的是建筑,可是从我小时候起我就知道爸爸在研究日本史,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我不知道!
………………………………
《人性系列之4 祖产 原创-詩憶。》
    父亲好像对研究学问很有兴趣,现在网络发达,爸爸要买日文书籍就更简单了,我们家的包裹几乎都是爸爸买的书。父亲有一间个人书房,书房在屋子的最后面,他为自己打造一个日式庭园,几块大石头中间有着小小的流水,高高的碎石灯笼伫立在石头当中,小水池养了两只锦鲤;他的书桌就正对这个庭园,为了不让阿桃或二婶婆打扰到他,爸爸将大石头堆砌得很高,这些石头挡住了视线,除非存着窥视的心,否则很难看到书房的动静。
    父亲的书房除了书桌外其他的墙上都是书柜,书柜已经有九成满的书,一个小小的桧木桌子和两把桧木椅子和一张单人床是书房里的家具,父亲吃完早餐后到「房东办公室」看了会儿报纸就到他的书房,一个星期有几个下午他会外出,其他的时间大部分都在书房,少部份的时间会有房客来找他,他们看不懂日文说明书的时候就来请教父亲。
    在我的心里父亲是个学者,他虽然没有外出工作,但他的文章会在日本的报章杂志发表,这让我引以为荣,我有一个学者兼作家的父亲。
    引以为荣是一回事,我和弟弟跟父亲都不算亲近,父亲有种不容易亲近的感觉,从小我们姐弟俩很少和父亲「沟通」,父亲在家里不常说话,即使吃饭时大家讨论著当前热门的话题时他也很少加入;要缴学费找母亲拿,忘了带作业则由阿桃帮我们送到学校,我和弟弟顶多是踫到他时跟他打个招呼,偶尔(次数少得可怜)到他书房坐坐,父亲的书都是日文,我想除了他和二婶婆之外没有人看得懂。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和父亲的关系,每年我和家柏的生日爸爸都会买生日礼物送我们,有时父亲也会问我们课业上有没有问题,父亲主动和我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