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俸禄?这事可不能说!不过看在我两是老乡的份上,我偷偷告诉你,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啊。咱们这些人的俸禄是萧都尉直接给,比朝廷给的,多这么这么多……”
……
四百多义从回到军府里之后,军府里到处都是吹牛逼大会,搞得整个军府里人心浮动。说吹牛逼也不合适,那些话十成中有**成也是真的,但是和近乎可怜的朝廷军府待遇相比,在萧家的生活,的确就像是活在牛逼里。
也就五六天的功夫,军府里原先几个各部族的大头目,找上门来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六十五章 乱兵
在萧庭放四百多义从回军营之后几天,军营里的那几个各国带兵的大头目就坐不住了,主动找上了门。
这个义从军府的待遇按照关内上府来的,朝廷负责,按理说也算是勉勉强强过得去,至少衣食无忧,而且由于都是外国人,整个军府没有屯田的任务,按理说日子过的比绝大多数军府都要轻松舒服,更不要说和一般老百姓相比了。
问题是这次他们比的不是其他军府,也不是百姓,而是和那四百多个在萧家的义从同袍。人就怕比较,尤其是和之前的同伴相比。那四百多号人会军营住了几天,把在萧家过得日子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军营里就彻底炸了锅,一开始是不信,进而是羡慕,紧跟着这种情绪就变成了嫉妒,最后变成恨。
能不恨嘛,同样都是为大唐卖命,同样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自己军营里半个月一顿荤腥,还得抢,人家天天大鱼大肉,吃的吐,自己这边四千来号人,至今战马兵器都没有补全,遥遥无期,人家去萧家这才几天功夫,就人手一匹上好战马,鲜衣怒马的回来烧包了。军饷什么的就更不要提了,这四百多人不拿朝廷的军饷,这是上报过朝廷的,一开始军营里的人还觉得占了便宜,可现在听说,萧家搞什么工资补贴之类一大堆新鲜玩意,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发钱,人家一个小卒,各种补贴就已经超过军营里几个大头目的俸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要是这些人不回来不显摆,军营里的人不晓得这情况,眼不见心不烦到也还罢了,世上有钱人那么多,要是都气早就气死了。可偏偏他们回来了,这帮子原本在义从里不太受重视的人,摇身一变变成了军营里的焦点。幸福生活随着他的嘴传遍了整个军营。
据说他们住的地方,还专门有一个养殖场,供应肉食!有几百个专门养猪养羊的人伺候他们,这他娘的也太奢侈了。哪里是当兵的,简直就是部族老爷们才能过的日子。
军营里剩下的那些义从不干了,就三个字,凭什么?凭什么都是一样的兄弟,天神的孩子。天可汗的子民,他们就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咱们就过得猪不如?没这个道理。
基于这个看起来很有力的原因,军府里的义从们纷纷找到了各自的头领,要讨一个公道,要求改善待遇。这些头目的脑袋都快炸了,这怎么改?这是朝廷发的钱,多少钱都是有制度的,不要讲他们几个也就是小小的校尉,就算是兵部尚书也不可能随意更改军府的待遇。这个府提高了。其他府提不提,不提就等着出乱子嘛,要是都提了,朝廷就等着关门大吉吧,从哪来那么多钱。
实际上,一个三流军府的这点要求,朝廷根本不会去考虑,甚至根本达不到兵部尚书那一层。兵部每天要面对这种大头兵闹事的情况太多了,谁都嚷嚷着要提高待遇,兵部要是都当一回事来正儿八经的办。再多十倍的人也办不过来。
几个大头领自己更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们有点私房,可那点子钱用来给四千号大兵提高待遇?这就是开玩笑,一人碗里添一块肉。这点子钱就没了。
这事闹到后来,搞得群情激昂,几千号为了发财或者避难来到大唐的义从,几乎到了翻脸不认人的地步,愣是把几个头领的军帐给围了起来,差点闹出兵变。
说来也有意思。大兵们的愤怒只针对那几个头领,却没有发泄到在他们面前吹牛逼的萧家四百义从头上,更没有人敢提萧兰陵一句不好。这些眼里只有钱的义从们倒是看得明白,自己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造反,将来想要加入萧家,说不定还得靠那四百号萧家义从中的‘兄弟’引荐,至于萧兰陵那可是大大的金主,得罪了谁都不能得罪他。
况且最重要的一点,当初这四百四十个去萧家的名额,是那几个大头目商议之后定下来的,这里面就有意思了,咱们跟着你鞍前马后忠心耿耿的,你却把这好处给了那些平时不对路的人,现在不找你闹事找谁。
有些人敬畏强者,有些人痴迷金钱,当这两个特性出现在一种人身上的时候,这种人就会变得很疯狂很可怕,而如果同时拥有金钱和力量,那么控制这种人也会显得很简单。很明显,被围在大帐中的大头目们,一场大战之后,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已经没什么力量可言,至于金钱,更不能和萧家相提并论。
金钱最后还是起到了作用的,几个大头目实在没办法,每个人拿出了一大笔私房钱,暂时稳定住了乱兵的情绪,有些买路钱的味道,一共六个头目,其中三个势力大点的暂时离开了军营,一窝蜂的涌到了萧庭这里,求这位兰陵爵爷,顶头上司,都尉老爷做主。另外三个势力小点的,依旧被困在军营里,有那么点人质的味道。
“胡闹,居然敢围困上官,这不是要造反嘛!”萧庭重重一拍桌子,满脸的怒气,把薛仁贵的那套说辞改头换脸搬了过来。
“就是就是,还请都尉老爷做主啊!”
“我那点子钱攒了几十年,上有老娘下有儿女,这可是要用来养家的,都尉老爷救命!”
萧庭重重点头:“翻了天了,你们几位就是代表我在军营里的,居然抢了你们,那就是不给我面子,不给我面子,就是跟朝廷对抗!我这就派人,请裴都尉、李都尉还有秦都尉发兵,平了这群乱兵,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一句话说完,几个头目不再符合了,傻了眼愣在原地。
“你们放心,不牵连你们,有什么罪责我一个人承担。杀完之后,所获你们几个平分。”萧庭义薄云天的样子:“都是兄弟同袍,万万不能让你们吃亏,就这么说,我去叫人,无论怎么说,也要帮你们出了这口气。”
说罢就大步朝外走。
刚走出两步,几个头目就从后面跟上来拦住了萧庭。
“怎么,我帮你们出气,难不成你们也要造我的反?”萧庭脸一沉。(未完待续。)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替罪
几个校尉搞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逃出了狼窝,如今好像又进了虎穴的样子。萧庭面子上客客气气,说什么帮你们出气,请兵镇压乱兵,可是要正是把那四千人都镇压了,还要他们这几个头目做什么?手下没了兵,想必朝廷不会那么好心给他们平调到另外一个军府去当都尉,下场八成就是回家种田。能回家种田都是万幸,几个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异族头目,正好是这次兵乱的最佳替罪羊,这几位在各自的国内好歹都是小贵族出身,对于这套把戏还算是熟悉的。
不错,兵乱,不能说是兵变。兵变就是造反,反的是朝廷,当兵的闹出乱子,跟兵变还不是一回事,朝小的了说,是人民内部矛盾,对上官有所不满,和造反的性质天渊之别。
“不平?那你们说怎么办?”萧庭重新坐下来,不急不慢的问:“要不你们再辛苦一趟,回去安抚安抚兄弟们?”
三个大头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郁闷。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再回去,莫非脑子有病?感情花了这么多钱,来见您一趟,您萧兰陵半点心都不愿意操,咱们怎么来的,您就怎么打发咱们回去?那可不成。
“我们商量了下。”吐蕃的大头目小心翼翼的赔笑道:“弟兄们无非就是想过的好点,都尉您是大财主,要不您出面,跟弟兄们说说。”
“我两也是这意思。”另外两个都尉也是点头道。
萧庭眼皮子一翻:“说说?怎么说?要是我没理解错的话,你们的意思,就是让我出钱,好吃好喝的养着军府里的乱兵?让他们跟那四百号兄弟一个待遇?”
萧庭这边一会乱兵。一会兄弟的称呼,搞得这三个头目心里毛毛的,也不晓得这位年轻的都尉老爷到底在想什么。事到如今,不说也不成了,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