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苴蛮子大哭道:“她们既然成仙了,我只有死了去陪她们!不然,我如何对得起夫人、公子、木莽子,还有如云、毛狗、兰回!”

    相真道:“你以为但凡是个说人话的,死了就能成仙吗?梦语、如烟是回天上呢,你哪里能去陪?”

    几人苦劝了一回,苴蛮子才住了哭。

    瞫梦语、如烟神秘失踪,朴雪梅、相真、相月红、苴蛮子等一路伤感,回到村子里。

    冬去春来,积雪消融,众人再去看那悬崖边上的两根石柱。见那两根石柱,形似美人。

    在这些巴人的眼中,其中一根石柱有几分像瞫梦语,另一根有几分像如烟。

    看着两根巨大的石柱,朴雪梅道:“原来两个妹妹,果真不是凡间的!”又禁止不住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后人称这两根石柱为“仙女石。”

    巴国两大美人(在巴人们看来,如烟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巴人了)化石成仙,有巴登徒子仿作《仙女石吟》为记:

    雪落雪飞雪漫山,

    山河破碎最堪怜。

    一朝梦断剑光里,

    满天愁思凝神石。

    残阳斑斑心泣血,

    断云片片肺裂绝。

    两千三百六十年,

    风雨雪雾又雷电。

    白马哀鸣奈若何,

    乌江咆哮泪成河。

    天尽头,何处是仙楼?

    痴人年年到痴地,

    又见杜鹃啼别离。

    两处思来两处忆,

    天高地厚两不知!

    天尽头,何处是仙楼?

    未若寻常百家女,

    尚有几春梦真时。

    如梦般来如梦去,

    巴人千秋呤传奇!

    虎安山大部族巴人听说瞫梦语、如烟化为巨石,伤感、感叹不已,却不知其中有来由:瞫梦语乃是花神女夷之妹,如烟乃是灵山十巫中唯一女巫巫姑之妹,被大神西王母贬至凡间来的。

    后人在虎安宫夫人巴永秋之姐巴永春遗留下来的孤本《山经补遗》(《山经》,指后来《山海经》中最原始的部分)中,发现上面记载了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西王母大寿,各处神仙齐聚瑶池,花神女夷带上自己的妹妹若梦,巫姑带上妹妹若烟,也都是得了道的仙子,一起来拜寿。

    寿宴上,若梦、若烟不胜酒力,带上嫦娥的玉兔儿去西王母的御花园里玩,与灵山十巫之一的巫姑之子巫奾相遇。

    为了逗不笑的巫奾发笑,若梦打开了五行山水图御花瓶的八卦盖儿,引起巫奾仰天狂笑。不想,若烟怀中的玉兔儿,被笑声惊吓,跳到花台上,将那五行山水图花瓶蹦下台来,落入凡间。

    为此,西王母将巫奾打入禁神宫,将若梦、若烟,以及看守御花园的三个护花神将(原来是为黄帝巡山的“二八神”中的其中三将)打入凡间。

    巫奾到了禁神宫,与先前因为灵山十蛇的事,被巫咸天师打入此宫的灵山十巫的四个徒儿,关在一起(欲知详情,请看本书第28章《灵山十巫》、第409章《五龙剑来由》)。

    四个师兄和同样是犯了事的小精小怪备好酒菜,为巫奾洗尘接风,正在喝得高兴,只听头顶如炸雷一般。

    原来是那只五行山水图御花瓶从西王母的瑶池落下之后,正遇狂风(估计是风伯发酒疯),见风疯长,长成数里直径大小,在那风中东飘西荡,多日之后才落到凡间,正好落在禁神宫顶,花瓶的瓶盖儿砸出一个大窟窿,将正在喝酒的巫奾等砸死,魂儿飞出禁神宫,转投到人间去了;而花瓶儿中的十六种神奇花种,洒了出来,通过各种缘分,转化为人间之美人精灵(事见本书第013章《竹枝小调警秋梦》)。

    且说这一处禁神宫,不在别处,正是在虎安山第一大险地天坑的地底下,不知多深,并有暗道与外界连结,当然只有西王母、巫咸天师这样的大神,才能打开暗道。

    禁神宫里,不见天日,却也有各种用具,还有小精小怪们把守和服务。

    正是那只变幻无穷的西王母的花瓶儿,见风长大,砸破了禁神宫顶部的一部分。

    龙胜将军木莽子、龙飞将军巫城、虎安宫瞫梦语和木莽子之妹水仙,曾经进入过以前的禁神宫(即地心洞),当然他们不知道这地心洞与自己有何关系。(前事见本书第269章《地心处旅》)。

    这也是当地的先人们传说天坑中飞出过龙的原故。

    虎安宫夫人巴永秋的姐姐巴永春再聪明,也不会将《山经补遗》中记载的这个遥远的故事同自己的侄女瞫梦语和自己的妹妹巴永秋,以及与自己联系起来。直到多年以后,才有人发现其中的前因后果。

    经过不知多少今生来世、来世今生,到了这一世人生,“灵山十巫”之徒,终于聚首人间。其中,巫姑之子巫奾便是木莽子,其余九人,分别是:瞫梦龙、荼天尺、樊云彤、巫城、瞫瑞、杜清涟、巫贞、邓鲁、巴永春。

    同样缘故,月宫玉兔儿便是三苗寨的盘月儿。

    其余人物,包括“二八神”、“十六花”等,若有意去对号入座,请回看本书正文前面的《乌江战纪人物表》。

    且说瞫梦语、如烟两大美人,化石成仙之事传开,很快传遍巴国、楚国、蜀国、夜郎国等地。

    于是,当地人便称瞫梦语、如烟姐妹所化的那两座高大的石柱为“仙女石”,称虎山女为“仙女山。”

    仙女山,如今是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南国第一牧场”、“东方瑞士”等美称。

    仙女山,距重庆武隆区城,仅二十几公里,距同样驰名的“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更近。

    后来又有传说这山上有仙女下凡之事,仅录一件如下:

    大约在宋代,此山下住着一对婆媳,婆婆为人忠厚,积善好施;媳妇勤劳俭朴,采药耕织。一天,婆婆突然晕倒过去,醒来时眼前一片漆黑,双目失明。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媳妇天天上山采药。一次她累极了,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刚闭上眼,便恍恍惚惚看见一位年轻美貌的姑母,手捧着一只鲜红的大蜜桃笑盈盈地向她走来说:“你把这桃子带回去给婆婆吃了吧,她的眼睛就会好的。”媳妇惊喜交加,忙睁眼一看,姑母已无影无踪。说也奇怪,婆婆刚吃完桃子,只觉得浑身发热,眼睛发胀。不一会工夫,双目重现光明,而且比先前更清亮。大家都说这是婆婆心好,媳妇孝顺,感动了救苦救难的仙女。——此是后话,也是传说。

    据有人推测,当地后世所传说的数次仙女下凡之仙女者,疑是瞫梦语、如烟两姐妹不忘虎安山草原,时有变化为女子下凡之举也。也仅供参考。

    以上又是后话。

    书归本传。

    巴国东南部的巴氏、瞫氏、共氏、蚺氏四大部族沦陷之后,以伏牛山(郁水)盐泉及其周边为战争目标,巴楚两国之间又经过数次争夺,最终为楚国所控制。

    后来,秦国、楚国在巴东南地区争夺长达八年之久,最后属于秦国。

    “虎安山之战”后几十年里,曾经的军事强国巴国,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越来越虚弱,先迁都亵江(今重庆合川),后迁都阆中(今四川)偏安。

    公元前316年,蜀王出兵攻打与巴国关系良好的苴国(今四川广元境),苴侯出奔到巴国,苴、巴两国向秦国求救。

    秦惠文王采纳了名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趁机率军经石牛道攻蜀。蜀王亲自至葭萌抵御,兵败遁逃,被秦军杀死,蜀亡。

    同年,张仪贪巴国之富,攻苴国、巴国,当年秋天灭蜀,十月便灭巴,巴国主被俘,巴亡。

    又后,秦灭楚。

    秦国在大约今渝东南、黔北、湘西部分地区,置黔中郡。

    巴国虎安山瞫氏大部族活动的大致区域,秦汉时期,为枳县管辖,隶属巴郡;蜀汉,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东晋,汉平县并入枳县;南北朝,南齐至北周复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隋朝,徙汉平县于涪陵,开皇十三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宋朝,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复名“武龙县”;明朝,武龙县并入彭水县;洪武十三年复置,因与广西武龙县同名,改为“武隆”,隶属涪州………“武隆”一名,没用至今。

    现在,巴国虎安山瞫氏部族活动的大致区域,为重庆直辖市武隆区。

    巴国郁水侯部族族活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