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10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称“天下第一洞”,正式名称为“芙蓉洞”。

    首次进洞的村民,发现了五只青铜箱子,正面有虎形图案,侧面有犬形、蛇形图案。

    村民将青铜箱子抬回村子里,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大失所望,只有数十册尚未腐坏的竹简书,上面刻的是一些弯弯拐拐,似图非图,似字非字,无人能识。

    村民不知这几只箱子是巴人的青铜器,十分珍贵,当作废铜烂铁放在村保管室一角,多年里无人问津,灰上了比青铜还厚,更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去向政府报告邀个奖。

    有一年,一个男疯子,年约三旬,不知姓名、何方人氏,来到了村子里。

    因这疯子每次见到美女游客,便上前打问:“1+1=几”,当地人便戏称他为“二先生”——据与这疯子过交往的当地一个民办数学教师说,二先生曾经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的学生,因高考录取时被从“数学专业”的志愿调剂到了“考古学专业”,认为自己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做第二个陈景润的希望破灭了,对人生失去信心,尚未毕业,便疯了。

    一天半夜,二先生溜进村保管室,费了王八恁大个力气,偷走了五只青铜箱子并竹简书籍,将书中内容疯疯颠颠翻译出来。

    一年之后,“二先生”将翻译出来的稿子送给酒友尘禅,世上才终于有一个酒精中毒后神志半清半醒的无聊之人,知道那书名叫《丹涪水志》,乃是用巴人文字所写。

    不久,二先生不知所踪,随同他一起失踪的,还有巴人的青铜箱子和简书(因为太重,二先生不可能随身带走,有猜测可能被其沉入了芙蓉湖中,或者被藏在一个尚未发现的洞子里,因为当地神秘的溶洞太多了)。有种传说:“二先生”是到名刹当和尚去了,没有确切消息。

    且说得到《丹涪水志》翻译稿的尘禅同志,B话大于文化,俗不可耐一人,也能勉强看出二先生那翻译稿中错误很多,漏洞百出,狗屁不通的文字,混淆不堪的史实,简直是侮辱斯文,但想到二先生在把书稿交给自己后便与巴人的青铜器、竹简一起不明不白失踪了,认为与自己对他说过那几只箱子是国宝,要报告政府有关,觉得二先生认为是自己贪图奖励,觉得愧对二先生,于是决定将书稿录入电脑。

    尘禅见翻译稿中有不少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称呼称谓、名词术语,稀奇古怪,又半懂不懂,胡乱二次翻译,搞得面目全非。

    边录边改过程中,尘禅想到当时二先生交给自己书稿时,说过的一句话:“人若疯癫,便是自在”,于是将那书作古正经取名为《乌江巴人》;并在17K小说网上剽窃“大背兜”之名开始发表,后来在老师、朋友的指教下,更名为《乌江战纪》——这便是本书之来历也。

    公元1994年4月30日,乌江下游的边滩(武隆和顺镇境内)发生岩崩,传说是水龙木莽子的复活了,从岩崩处出了暗河。

    木莽子这一出来,却又引出一件大事来。

    且说,当年“五龙将军”取五龙剑时,蟒天王盐龙身中巴国龙飞将军巫城一怒之下扔出的青龙剑(事见本书第417章《万念俱灰》),羞怒难当,撞向盘瓠湖堤,撞出一个缺口,自己随湖水流进丹涪水(乌江),自觉得无颜见丹涪水父老,于是远离丹涪水,无意中潜入鸡尾山下(今武隆区铁矿乡境内),进了一个不知是天然生成还是巴人取矿后留下来的大空洞之中,忍痛将身上的青龙剑取下,流泪长叹道:“我曾对兄弟们说,我得一支宝剑足也,却不知是这种得法!”

    蟒天王盐龙感慨良多,于是与世隔绝,专心修行,实在无聊时,才在洞口处吸点新鲜空气。

    过了两千多年,蟒天王盐龙那只被巴国龙胜将军木莽子刺破的残眼、被神鹰抓破的破嘴修得完好了,叉舌也不分支了,于是出洞子来,才知道巴国第一美人瞫梦语化为仙女石的事,暗想:“原来她果然是仙女下凡,也不枉我糊糊涂涂、鬼使神差、失魂落魄、轰轰烈烈地地暗恋她一场”。

    到了仙女山仙女石下,蟒天王盐龙无法言表心境。以后,每年花节月份,他都要到仙女石处去凭吊、怀念。

    这时,他发现“巴人们”已经完全变了,很多东西完全没有见识过,自己就像一个傻子,比当年的木莽子还要傻。

    蟒天王盐龙还打听到:有传巴国龙胜将军木莽子复活了。盐龙估计,同样吞了龙珠的巴国龙武将军瞫梦龙、龙威将军荼天尺、龙腾将军樊云彤、龙飞将军巫城,也怕是复活了。

    转眼到了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蟒天王盐龙在鸡尾山下的洞中,感觉地动山摇,急出洞来避祸。

    当他又一次来到仙女石下,见其中的一根石柱,也就是被人们传说是瞫梦语所化的那一根仙女石,已经倒了,心痛如切,洒泪离去,回到鸡尾山下继续潜修,却再也不能静下心来。

    公元2009年6月5日,蟒天王盐龙在洞中,越想越不是滋味:“一个不说话的仙女石这点念想,也不肯与我留下,欺人也太甚,定然是那木莽子所为;那个好色之徒木傻儿复活了,不知又要去引诱多少良家女子!是可忍,熟不可忍!”

    蟒天王盐龙却不知道,那方仙女石的坍塌,实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震动造成。

    越想越怒,越怒越想,蟒天王盐龙大怒道:“我当出洞了!”

    蟒天王盐龙一冲而出,却未想到自己又造了一个大孽:致鸡尾山“6。5”大滑坡,七十余人丧生。

    不知蟒天王盐龙这次出洞来,又有何事发生……

    (全书完。叩谢所有朋友们!)
………………………………

结束语——梦想与神话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至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神话。

    如果你所知道的有关巴人及乌江下游地区的传说、神话、典故,甚至于史实,与《乌江战纪》有严重出入,或者您所希望的乌江巴人的神话和故事与本书彻底地不同,除了证明你的完全正确之外,还可以证明本书不是抄袭。

    背兜相当肯定地说:“您心中的神话,比我的更美妙!”那或是另一些人物在乌江下游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更加精彩的演义,因为在无法考证的年代和可以纪元的年代中,乌江下游本就生活有巴人的祖先及祖先的祖先,以及他们的后人及后人们。

    曾经生活在乌江下游的每一个年代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鲜活的人,甚至于每一个动物,每一颗花木,每一方石土,都可能创造过奇迹,书写过神话!

    而这一切,都在喜欢巴人,喜欢乌江的每一个人的共同的神话之中。神话,是与梦想不可分割的,好人就有好梦。

    没有梦想,也就没有神话,就像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一样。而梦,越真越久,越久越真……
………………………………

深深的谢意

    (一)深深的谢意

    《乌江战纪》经过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完稿了。想得最多的,是“感谢”。

    在习作《乌江战纪》完稿之际,谨向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徐中舒、管维良、邓少琴、童正恩、任乃强、白九江、王善才、董其祥、张良皋、周集云、宋仕平等许多老师(非常遗憾,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虽然背兜没有机会当面聆听过你们的教诲,这是我相当遗憾的事情,但正是你们的不朽巴史专著,将我引到了古代巴人的面前,让我为之所倾倒!同时,让我学习到了有关巴人、巴族、巴国的不少历史知识,当然只是学到了皮毛,并感受到了巴史的博大和无穷魅力,并运用在了《乌江战纪》的写作中。

    在完稿之际,对未经作者本人同意,引用了一些当代诗人、网友的诗词,虽然注明了出处,仍表示万分歉意,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向乌江韵语先生、北岩老道先生、张忠群先生、湘妃竹吟女士等致以特殊的敬意!若看在共同热爱乌江山水和背兜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的份上,不追究本人文责,是您的大度,若追究,背兜甘愿认罚。

    在完稿之际,特向17K小说网站的未来老师、一秋老师等编辑老师及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在完稿之际,特向指教、提携、支持背兜的所有作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特别特别特别向所有读者朋友们叩谢!

    (二)坚持自己的梦想

    几年前,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